刑迎春
摘要:在素質教育迅速發(fā)展的時代下,我國在教學模式上有了較大的改變,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更豐多元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給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本文主要探討了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運用情境教學模式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情境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2-0154-01
小學生群體的主要特征比較活波,對于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但對于自己喜歡的事物持續(xù)力不夠持久。在應試教育多年的影響下,我國仍有一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運用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化,不能起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小學英語教師要改善這種情況,可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運用情境教學模式,讓學生可以直觀的感受到教學內容中體現的情感的重點,提高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真正的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1.情景教學模式的特點
情景教學模式是以案例或情景為載體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采用"情景教學",一般說來,可以通過"感知——理解——深化"三個教學階段來進行。這種教學方式有如下特點:
1.1形象逼真。情境并不是實體的復線,而是簡化了的模擬,可以形成于實體相思的形象,所以給學生以真實的感覺,從而引發(fā)學生們對模擬體的興趣,進而可以直觀的了解到實體的特征。
1.2情景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可以開拓他們的思維。情景教學是以生動形象的場景,激起學生學習的情緒,通過老師生動的語言,把情感寓于教材之中,情景教學倡導"情趣""意象",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開拓了一個廣闊的想象空間。
1.3視覺、觸覺、聽覺,感知能力共同體會情景教學。情景教學為了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就運用生活顯示情境,實物演示情境,音樂渲染情境,直觀再現情境,角色扮演情境,語言描繪情境等方法,把學生引入一定的情境和一組情境之中,使他們產生一定的內心感受和情緒體驗,從而克服一定的困難和障礙,形成一定的志向,積極的進行學習。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情景教學法是一個靈活多變的方法,它的靈活性,在于可以根據不同的科目,不同科目的特點,進行不同的情景教學,可以用模型,可以用語言創(chuàng)造現場,可以走出去接觸自然、走進生活。
2.情境教學在小學英語中的作用
情境教學是通過豐富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學習環(huán)境,帶動學生的情感,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英語知識水平,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陶冶學生的情操。在情境教學過程會運用圖像、聲音相結合的多媒體設備,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潛在的學習動力,還提升了學生的審美情趣。
3.運用情境教學模式的具體方法
3.1加入課前生活情境導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最怕陷入學生沉悶不語的狀態(tài)下。要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文化水平,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進行提問,啟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讓學生對教師多提出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思考,進而達到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問題是接生婆,它能幫助新思想誕生,教師創(chuàng)設疑問情境不但可以讓學生從三窮水盡疑無路的困境中走上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勝景。所以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在課前結合小學生心理的特征提出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讓他們在這種氛圍下,敢于向教師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思考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切身的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對學習英語也漸漸樹立起信心。
3.2合理運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好方式。小學英語教師要充分的發(fā)揮情境教學的作用,首先要對文章進行仔細的閱讀,再對文章中的主題和重點知識進行分析,最后進行教學方案的設計,唯有這樣才有利于形成教學與互動結合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這種環(huán)境下進行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熱情,還能夠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對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可以起到促進的作用,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顧泠沅曾經說過,在我看透教學范圍例對教師最有意義的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fā),也就是要讓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學生才會將注意力放在學習上。因此,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要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作為教學的主導方向,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另外,小學英語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以身作則,用自身的一舉一動去感染學生,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對于學生內心情感的變化,要及時的了解,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學生只要對學習英語有了興趣,教師不用再多次的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督促,學生會自主、獨立的去完成學習任務,憑自己的知識經驗去解決問題小學英語教師在運用情境教學方式時,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唯有產生了興趣,才會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完成。
3.3轉換教師的主導地位。受多年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仍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學的過程中,比較關注學生的升學率,所運用的教學方式也較為單一化,缺乏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與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重視數量教學,而忽視教學的質量,長期下去,學生對于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只會越來越厭煩,從而導致對學習漸漸失去信心。加上,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一直都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下,教師是課堂主體,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來安排學生的學習任務,學生只能聽之任之。在素質教育不斷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下,強調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僅有利于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還為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提供了一個平臺,讓學生與教師之間形成一個良好、平等、合作的關系。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明確自己的地位和教學目標,要實現學生全面和個性的發(fā)展,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開展教學活動,鼓動學生積極的參與進來。唯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好積極性。
4.結語
總之,小學英語教師要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在運用情境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要明確教學目標,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從學生實際學生情況出發(fā),實施針對性的教學,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教學內容進行提問,啟發(fā)學生潛在的學習動力,唯有這樣才能,達到實現學生全面和個性發(fā)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