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銘玲
摘 要:從觀察圖畫,感受表達;積累素材,練習表達;激勵評價,鼓勵表達三個方面進行研究,指出只能通過日積月累,學生的“看圖寫話”能力才能得到顯著提高。
關(guān)鍵詞:新課標;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21;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3-0037-01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下稱新課標)在1~2年級的寫話教學目標中指出: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由此可見,小學1~2年級的“看圖寫話”教學是低段教學中的一個重點。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認為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的訓練應從以下三方面進行。
一、觀察圖畫,感受表達
看清圖意是看圖寫話的前提,低年級教師要加強指導學生觀察畫面的方法,明確看圖寫話的意義。這樣,能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畫,初步感知事情的主要內(nèi)容,即時間、地點、人物,在干什么和干得怎么樣,懂得從遠到近、由近及遠、從左到右、從右到左、從上到下、先物后人等基本的寫作順序,從而培養(yǎng)他們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和概括能力。如教師可以向?qū)W生提問:你知道這是什么季節(jié)嗎?圖上有些什么?各在什么位置?它們之間有何聯(lián)系?想一想圖上反映了一件什么事情?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透過現(xiàn)象,深入細致地觀察圖畫,辨別主次,幫助學生明白畫面所體現(xiàn)的思想內(nèi)涵,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二、積累素材,練習表達
1. 學會積累語句
新課標在閱讀目標中十分強調(diào)語言和積累。在課堂上,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在課外,則要求學生去延伸、拓展、深化,通過報刊、課外書籍、網(wǎng)絡信息等各種方式,讓學生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達到新課標提出的閱讀目標。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看到優(yōu)美的詞句就把它畫出來,并且摘錄下來。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積累語句,我提供以下三種方法:(1)集合法。把含有相同的詞語集合在一起進行積累掌握的方法。1)含有相同部分的詞語集合在一起,如春暖花開、春光明媚、春色滿園……2)把由反義詞組成的詞語集合在一起,如虎頭蛇尾、七上八下、南來北往……3)重疊的詞語集合在一起,如平平安安、工工整整、大大方方……(2)講故事法。用講故事的方法積累詞語。有的成語是對一個小故事或一則寓言的概括,有些成語來源于一個典故。如能講述這個故事,就能記牢這個成語,如揠苗助長、掩耳盜鈴、狐假虎威……(3)分類背誦法。把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優(yōu)美語言、生動事例、深刻哲理等摘錄下來,并在旁邊及時寫上自己的想法或是仿寫的句子。
2. 學會給圖配文
低年級的學生對事物的認識總是從圖畫開始的。豐富多彩的圖畫總能吸引學生的視線,并津津樂道地從中“讀”出各種有趣的內(nèi)容?,F(xiàn)實生活中,學生身邊就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圖畫素材:畫冊圖書、家居中的裝飾畫、學生的美術(shù)作品、服飾與學具上的圖案、教室及校園內(nèi)的壁畫、照片等。我們都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素材,鼓勵學生選擇自己所喜愛的圖畫寫一寫。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增加寫話的樂趣,還可以讓他們在本子上自己動手畫一畫,或?qū)⒑线m的小圖片剪貼在本子上,再為圖畫配上相應的解說文字,進行“看圖寫話”練習。有了生活中各種圖畫的啟發(fā),不僅能豐富學生的寫話素材,同時也能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陶冶情操。
三、激勵評價,鼓勵表達
低年級的學生很在意老師的評價,一句表、一句鼓勵,就會讓他們心花怒放,信心十足。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評語應該一改A、B、C或優(yōu)、良、中、差等字眼,評價時多寫“你真能干”“這一段描寫得真精彩”“老師忍不住一讀再讀”“寫得太棒了”等具有激勵性的評價語,不斷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寫話的興趣和信心。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自評及同桌互評,找出錯別字和語句不通的地方,使學生之間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寫作,教師可以采用積分制,完成一篇看圖寫話記多少分,寫得好再加多少分,一周公布一次,對積分高的學生進行獎勵,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利用活動課及班會時間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在這些時間段教師除了必須講的事情外,應將其余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說出看課外書的收獲,說出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生活趣事等。教師可組織學生小組交流,將自己的故事講給同伴聽,再推薦幾名學生在班上講。對于膽小的學生,教師可先讓他們在自己的座位上講,逐漸鍛煉他們到講臺上向大家講。學生在說話的時候,要求其他學生認真傾聽,找出他人的優(yōu)缺點,努力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積極的氛圍,使學生從不敢說到能說、樂說、會說,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得到鍛煉的機會。
四、結(jié)束語
任何一種能力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靠長期的練習方能見成效。實踐證明,只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細心挖掘教材及學生身邊的活教材,創(chuàng)設靈活多樣的訓練方法常抓常練,在日積月累中,學生的“看圖寫話”能力便能得到顯著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金建華.讓“寫話”成為一種習慣——低年級寫話的實驗探索之路[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
[3]楊曉潔.寫話練習不妨從繪本開始[J].安徽教育,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