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香
摘 要:激勵是指激發(fā)人的動機,使人有一股動力,朝著所期望的目標前進的心理活動過程。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有效運用激勵手段,對于調(diào)動學生潛在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等具有積極作用。
關(guān)鍵詞:激勵教育;班級管理;激勵作用
激勵教育是指以激發(fā)、鼓勵等為原則,采取恰當?shù)姆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掌握需要學習的知識技能,促使學生自覺遵守各項行為準則,提高學生各方面素養(yǎng)的一種教育方法。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有效進行激勵教育,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等。因此,在實踐中根據(jù)不同的情況,把握住不同的激勵時機,恰當運用不同的激勵策略,達到理想的管理效果。筆者作為一名多年的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運用激勵教育起到很好的效果。
一、激勵教育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在平時的班級管理當中,如何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特別是一些比較自卑學生的自信心,是我們老師經(jīng)常會遇到的問題。我們知道,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尚未成熟,自我意識的發(fā)展有賴于周圍他人的看法和評價。其中,老師的看法占據(jù)相當重要的地位。當學生取得成功或者有所進步時,他渴望得到他人特別是老師的及時肯定和鼓勵。老師的肯定和鼓勵會讓學生感受到“我做得很好”,大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心理學研究證實,自我效能感能更好地促使學生取得成功,讓學生能更加充滿信心地去完成任務。當今社會需要充滿自信又有能力的人。一個自卑、性格懦弱的學生,難以適應未來社會。而教師在班級管理中能夠承認差異,并且尊重學生,相信學生,在恰當?shù)臅r機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二、激勵教育能增強學生的班級榮譽感
學生總是希望自己歸屬于某個群體。我們應當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班級活動。通過某些活動的組織與設計,教師鼓勵學生參與到班級的活動中。在活動過程中以及活動結(jié)束后,老師需要綜合運用各種激勵方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這個班級的一分子。學生身上的激情得到了滿足,感覺到自己為這個班集體做出了貢獻,班級榮譽感也更強了。本人在班級管理中,經(jīng)常通過激勵教育來加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在開展主題班會時,如果只是批評教育,找不足,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但是通過有效的激勵教育,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為班級做事的閃光點,哪怕是順手撿起走廊的一塊垃圾,也應及時表揚,鼓勵學生多為班級做好事,為班爭光,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三、激勵教育能讓學生的情感因素得到滿足
在學校中,學生情感需要一般指向兩個方面,一是希望得到老師的關(guān)懷和喜愛,一是希望得到同學的支持和友誼。如果學生這兩個方面的情感得到滿足,就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我們知道,中學生的自尊心都是很敏感,很強烈的,尊重學生才可能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通過激勵教育,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guān)愛與尊重。
在班干部選舉中,本人鼓勵各層次的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選舉前,對班級的大部分同學進行面談,了解他們的當選愿望。然后有針對性地激勵一些同學主動上臺競選適合他們的職位。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了班主任老師對他們的關(guān)愛和認同,也通過競選,感受到同學對他的支持。
四、激勵教育讓學生更加信任老師
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信任和鼓勵,是一個人成長和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學生與老師之間如果能建立充分的信任感,這對教學工作的開展能起到很大作用。激勵教育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更加信任老師。班級中有這樣一個同學,上課總是睡覺,基本上不聽課。個性很強,基本上不聽老師的任何勸告。但這個學生很聰明,從小學小提琴,參加學校的管弦樂隊。這樣的學生,我知道單純說教是不起作用的。在下課、放學或在餐廳吃飯時,我會親切跟他打聲招呼,或問問他吃得怎樣,或請教學習小提琴的問題,一般不聊學習的事情。久而久之,這個學生對我有了基本的信任,對感興趣的科目開始學習,特別是化學,他學得很好,在班級的幾次考試中都名列前茅。抓住這個機會,我私下跟化學老師溝通,重點關(guān)注,并及時表揚他取得的成績。這個學生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中考還以音樂特長生的身份考上重點中學。
五、激勵教育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分為內(nèi)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動機大部分是外在動機,即為了取得好成績、為了得到老師家長的表揚等。利用外在影響因素激勵學生,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轉(zhuǎn)化為影響力深遠的內(nèi)在動機。教師應正確評價學生的學習行為,鼓勵比批評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如對經(jīng)常受訓、自信心差的學生則應多鼓勵、表揚,提出一些他們努力能達成的要求。有了具體的要求,鼓勵并督促他們付諸行動。當他們的努力有一定的回報時,這種靠外在動機激發(fā)來的需要就會轉(zhuǎn)化為一種內(nèi)在需要,并自己激勵自己繼續(xù)努力下去。
激勵教育是班級管理的一種重要手段和方法。班級管理的宗旨是為了實現(xiàn)人的發(fā)展而引導人的行為活動的過程。在人的行為活動過程中,是否采用激勵,其行為活動的表現(xiàn)及效果是很不相同的。因而,現(xiàn)代的班級管理需要設計一套激勵機制,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使之產(chǎn)生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進而具有積極的行為,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永玉.激勵: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淺論激勵在教學管理中的作用與意義[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8(11).
[2]周程成.激勵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J].考試周刊,2012(60).
[3]趙國芹.激勵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J].讀寫算:教育管理研究,2010(18).
[4]陳曄.教育激勵理論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運用探究[D].蘇州大學,2011.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