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
摘 要:新課標要求小學生課外要多閱讀,保證充足的閱讀時間;對閱讀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閱讀文學作品,可以豐富精神世界;對學生的閱讀效果進行多元綜合評價,可以讓學生獲得成就感。
關鍵詞:閱讀興趣;閱讀習慣;閱讀方法;閱讀評價
我們知道,課外閱讀能讓學生陶冶情操、發(fā)展智力、開闊視野等。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學生沒有時間讀、不知道讀什么書、不知道如何讀等,同時,由于部分語文教師忙于教學和班級管理事務等,無瑕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導致小學生閱讀漫無目的,課外閱讀成了可有可無的“擺設”。這勢必會讓小學語文教學水平大打折扣。那么,怎樣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呢?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課外閱讀指導體會。
一、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筆者認為,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是關鍵。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我主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展示古今中外因讀書而成功的名人及名言,為學生樹立榜樣,讓學生在心靈深處感知讀書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利用多媒體資源向?qū)W生推薦優(yōu)秀的閱讀書目,特別是要呈現(xiàn)作品的故事梗概、主要情節(jié)、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作品的文學成就等要素,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文學作品,以此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為進一步走進閱讀,做好心理準備。其次,語文學習要“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要及時進行拓展延伸,促使學生去閱讀。教材中的許多課文都選材于名篇名著的一個章節(jié),在引導學生賞析課文的過程中,我能積極地進行拓展延伸,鼓勵學生讀整本書。如,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之后,可以向?qū)W生推薦讀《朝花夕拾》;學習完《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后,我會向?qū)W生推薦讀課外讀一讀《史記》。當然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策略還有許多,只要教師能積極發(fā)掘,用心去培養(yǎng)和呵護學生的好奇心和閱讀自信心,相信學生會喜歡上課外閱讀的。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直接影響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讓學生感覺到讀書是人生的一大樂事,認識到?jīng)]有閱讀的人生是平庸的、不健全的人生,因為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道德高尚的人進行對話。因此,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切記不能單調(diào),要讓學生讀大量的書,讀多種多樣的書。要指導學生首先做到閱讀面要“廣”,要從不同類型的書籍中汲取營養(yǎng),開拓自己的知識視野,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其次要增大閱讀“量”,俗話說得好“開卷有益”,讀書總是多多益善。沒有一定的閱讀量作為保障,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根基必然不牢。
三、明確閱讀目標和任務
課標對各學段的閱讀任務都提出了具體而明確的要求。這就要求學生在選擇好閱讀書籍后,要帶著一定的任務去讀書,不能僅僅停留在閱讀消遣這一“語表層面”,要根據(jù)不同體裁的作品特點,去達成自己的閱讀目標。如,讀完一本書,要讓學生讀后能用簡潔的言語去概括作品的的主要內(nèi)容,能向同伴講述自己的閱讀體會和感悟,能對作品中的人物、情節(jié)、情境等做簡單的評判,以此內(nèi)化作品語言。這樣,每讀完一本書就達成一個目標或完成一項預定的閱讀任務,如能長期堅持,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就會潛移默化地逐漸形成。
四、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比閱讀更多的書籍更重要。
1.指導學生靈活地運用“精讀”和“略讀”的方法去讀書
對于一些重要的文章和書籍要鼓勵學生去“精讀”,即反復地讀,做到熟讀精思;但為了獲取更多的知識和信息,還應該指導學生學會“略讀”。當然精讀和略讀也不是完全割裂開的,有時它們也是一個不可分割整體,教師要指導學生靈活地運用這兩種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八拇竺笔俏覈膶W寶庫中的精華,指導學生閱讀“四大名著”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文化積淀。然而受學生閱讀水平的限制,閱讀起來有一定的難度。為了激發(fā)學生閱讀四大名著的興趣,在課外閱讀時間,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去展示作品,采取精讀和略讀相結(jié)合的方法,引導學生去賞析品味作品。由于教師能較好地引領,加之閱讀方法得當,學生會漸漸喜歡上四大名著的閱讀。
2.指導學生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
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我主要指導他們養(yǎng)成以下做記錄的方法。
(1)做摘抄
我讓每位學生準備一本精致的摘抄本,指導他們進行個性化的摘抄設計。同時,我還在班級定期舉行摘抄展覽,讓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借鑒,促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加批注
加批注是學生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形式之一,有助于良好閱讀品質(zhì)的形成。在進行課外閱讀時,我常常要求學生把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在旁邊寫上自己的體會,定期和同學交流分享。
(3)畫記號
在讀書的時候,我讓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地方進行圈畫,隔一段時間讓他們再重讀一遍畫記號的地方,以此鞏固記憶。
五、及時進行交流反饋,檢查閱讀效果
安排好學生的課外閱讀任務后,教師要做到有布置、有檢查,以此促進學生閱讀。交流反饋的內(nèi)容要靈活多樣,可以讓學生談談書名、作者、作品的主要內(nèi)容、好詞佳句;也可以讓學生談篇章結(jié)構(gòu)、人物性格特征,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以及讀書所明白的道理等。在交流反饋階段,教師要適時對學生的匯報進行評價,對學生的閱讀評價要體現(xiàn)多元化,力求通過評價促使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從而獲得成就感。
總之,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有很多,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認為只要是有利于提高學生閱讀水平,易于學生掌握和操作的辦法都是好辦法。
參考文獻:
朱蕾曹.小學生課外閱讀評價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03).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