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中
摘 要: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成正比的,較強的閱讀能力與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能力呈正相關。物理學習中的閱讀要抓住中心,讀過之后要能抓住中心思想,對于物理知識的闡述或者是一道物理題目的閱讀,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關鍵詞:閱讀能力;文本內容;數(shù)學知識;學習效率
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成正比的,較強的閱讀能力與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能力呈正相關。物理教學中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非常關鍵,沒有深刻的閱讀理解,就沒有高效率的學習。學生的讀題能力往往和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與應用是分不開的。所以在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教師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方面,應該給予高度重視。
一、解決讀什么的問題
我們習慣的閱讀理解一般是指語文科目或者文學類書目的閱讀,而物理教學中的閱讀則和文學的閱讀有區(qū)別。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物理學習閱讀時,要讓學生明確讀什么。首先要抓住中心,讀過之后要能抓住中心思想,對于物理知識的闡述或者是一道物理題目的閱讀,都應該能抓住主干,掌握中心,充分理解文本內容,能夠深入到文本的深度中解答問題。在閱讀中要掌握關鍵詞匯,找出表明問題的關鍵性詞語,這樣才能將文本的關鍵內容抓住。在閱讀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不能被一些生澀的詞匯所嚇倒,善于將已有的認知基礎與目前的新知識進行有效銜接,能夠將所遇到的問題轉換為可以理解的物理模型進行思考。讀什么是將文本內容轉換成問題理解的過程,也是學生建構新知識網(wǎng)絡體系的途徑。
二、解決怎么讀的問題
閱讀是幫助學生理解問題的過程,沒有閱讀就沒有理解,也就沒有學習。因此引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要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解決怎么讀才能實現(xiàn)高效學習。那么,在閱讀中怎么讀呢?首先要提高學生對物理語言的理解,尤其是具有標志性的關鍵
語句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遴選信息的能力,善于捕捉有用的信息,剔除沒有價值的信息。在“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這句話中,學生應該怎樣理解才能將其中蘊含的知識點抓出來呢?那么,可以提醒學生認真體會這個“間”字,物體和物體之間發(fā)生力,一定是有施力的一方,其次有受力的一方,只有這樣才能產生力。還比如“平衡狀態(tài)”一詞,學生在閱讀中要從中遴選什么信息?此中平衡是指什么平衡?運動、靜電、動態(tài)平衡?學生在閱讀中要進行聯(lián)想,新舊知識的聯(lián)想,這樣才能形成知識的網(wǎng)絡。對物理語言的理解也是閱讀能力形成的關鍵一環(huán),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中的物理語言,那么閱讀就是無效的。
三、注意和其他知識的融合
利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也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方法。數(shù)學語言的理解也是物理閱讀的關鍵,我們都知道數(shù)學是物理學習的基礎,學生如果對數(shù)學語言的理解深刻,那么對物理語言的理解也能夠深刻,學習效率自然就會提高。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也是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的明確規(guī)定。因此物理閱讀時注意的是數(shù)學知識和數(shù)學問題。也可以列出提綱來閱讀,這是最有效的一種閱讀方式,對于學生梳理知識和梳理問題都十分有利。學生對物理問題的理解與數(shù)學知識和語文知識都有直接的關系,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獲得物理知識,獲得物理閱讀的能力。
提高學生物理閱讀能力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需要,也是學生獲得更多知識的基本途徑,所以教師要在教學中精心培養(yǎng)學生的文本閱讀能力,將文本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機結合起來,才可以獲得高效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趙鳳池.如何適應初中物理新教材[J].河南教育,2006(10).
[2]黃宏梅.高中物理教學中的科學本質教育[J].物理教師,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