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群
摘要:作文教學作為整個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新課程改革中的核心問題。新課程也對語文作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當前我國高中作文教學仍然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為高中作文教學創(chuàng)新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新課改 作文教學 主要問題 教學創(chuàng)新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3.055
新課改下的《語文課程標準》在“指導思想”“課程目標”“課程實施”“課程評價”方面對作文教學均有明確闡釋,提出了“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提出了“關心生活,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的總目標。指出寫作教學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善于觀察生活,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有意識地考察寫作的目的和對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提倡自由作文,根據個人特長和興趣寫作,力求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等。那么,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去進行有效的作文教學?本文將就這一問題作一些淺顯的初步的探討,希望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提高教師自身寫作能力
調查研究表明:教師自身寫作現狀不容樂觀。許多理論研究表明,教師的寫作能力影響著作文教學的效果。寫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活動,教師必須具有實踐經驗,這跟“一個音樂教師應會演奏樂器、會唱歌曲,畫家應會畫畫一樣天經地義”。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學生不會寫作文最簡單的原因,就是教師不會寫作文。”因此,必須提高教師自身的寫作能力。就教師而言,必須多讀、多思、多寫,特別是要通過寫下水作文、評語、教育反思或教育敘事等提高寫作能力。就學校而言,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氛圍,鼓勵教師寫作,對于教師的評價,不僅限于學生的分數,而且要評價教師的寫作狀況。這里的寫作狀況既包括教學論文、也包括小說、散文、隨筆等。對于后者,美國中小學成立的“寫作協(xié)會”對我們有一定的啟示。為了提高教師的寫作能力,美國很多學校成立“寫作協(xié)會”定期研討寫作方法、交流寫作經驗。有時還聘請知名作家通過座談會的形式以現身說法幫助教師解決寫作中的困惑。
二、加強語言和思維訓練,培養(yǎng)學生寫作思維的創(chuàng)新
語言和思維訓練在作文教學中占有核心地位。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突出語言和思維的訓練。文章要有新意所運用的語言也必須具有個性。語言創(chuàng)新可以從詞語生動、句式靈活、善用修辭、意蘊深厚方面下功夫。詞語生動首先建立在準確的基礎上。詞語的靈活搭配更需要打破常規(guī),大膽想象,敢于創(chuàng)新,這樣就可以把靜態(tài)的事物寫活;把動態(tài)的事物寫得更加逼真;把平常的事寫得形象動人。作文是思維成果的展示,作文創(chuàng)新首先是思維要創(chuàng)新。作文思維創(chuàng)新,能使文章思想獨到、新穎而深刻。對創(chuàng)新思維的訓練,教師要注重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時,可以有意識地對學生思維層面進行訓練,引導學生進行有序思維,同時將思維訓練與語言表達訓練統(tǒng)一起來。仿寫就是不錯的途徑。
三、加強對學生作文寫作過程的指導
在每次寫作訓練前,語文教師要幫助學生收集資料,培養(yǎng)學生的構思能力,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在寫作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的修改工作,或者組織學生相互修改,促進學生相互借鑒和學習,學習其他學生的寫作優(yōu)點,從而不斷取得進步。在指導學生寫作的時候,要注重對學生作文的修改,讓學生養(yǎng)成修改作文的習慣,在修改過程中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并通過修改取得提高和進步。當寫作完成之后,要對學生的文章進行改正,及時指出學生存在的缺點,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意見,以促進學生將來更好地寫作。同時,在作文教學中要善于鼓勵學生,對學生在寫作上取得的進步應該及時鼓勵,讓他們樹立寫作的信心,激發(fā)對作文的興趣。
另外,在寫作訓練上,特別要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記隨筆的習慣,留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記下現實中智慧的火花,從而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有個性地表達、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盡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從而真正把作文教學、寫作訓練滲透到學生生活中,使作文走向生活,從根本上改變傳統(tǒng)的訓練模式。
四、作文教學貼近生活
新課程提出了“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提出了“關心生活,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的總目標,這無疑為廣大語文教師的作文教學指明了方向。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寫作是生活的再現。只有走進生活,學生才會有真切的體驗。艾青曾說:“生活是海洋,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樂的寶藏。”教師應有意識地安排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然后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描繪生活、欣賞生活。例如,可以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觀、野游,讓學生在活動中觀察大自然的一景一物,審視社會的種種現象,體察各行各業(yè)實情;另一方面,積極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生活,如在“科技節(jié)”中舉辦“科技新產品推介”活動,興趣小組主辦“校園新聞”等等活動,都可以成為作文的素材來源,使過去傳統(tǒng)的作文課上教師對學生的說教和空喊落到實處。
五、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
建立一套多元評價標準是很有必要的。教師要正視學生作文水平和作文能力的差異,全班自始至終一個尺度無疑是違背教學規(guī)律和教育科學的。對學生作文的起始狀態(tài)教師要進行摸排、定位、建立檔案。作文評價要重過程,看發(fā)展,不搞一刀切。在評價機制上,教師不搞一言堂,而是充分發(fā)揚民主,采取學生自評、互評、師生共評等多種形式。生生之間、師生之間要平等對話,沒有高下之分,只有思想碰撞和逆耳忠言。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對一些寫得較差的作文,教師要寬容,要盡量去發(fā)現其中的閃光點,因為我們的理念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受成功。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進行高中作文教學創(chuàng)新是一種必然的選擇。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以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為指導,圍繞學生開展各項教學工作,改變傳統(tǒng)的高中作文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作文寫作的指導,創(chuàng)新作文修改與講評方式,落實新課程改革的各項要求,從而推動高中作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和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呂叔湘.關于語文教學的兩個基本認識.王晨.重讀張志公·走進新課標.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馬正平.中學寫作教學新思維[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3][美]Bruce Joyce,Beverly Showers.教師發(fā)展:學生成功的基石[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5.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