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麗珠
?
“滲透式”的小學語文讀寫教學
盧麗珠
摘要:隨著國家教育政策的逐步革新,對于小學低年段及中年段的小學語文讀寫教學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因此各個地方學校針對此開展了很多主題教研活動。本文就針對本校所用的人教版教材進行淺析,從而提出一些讀寫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練習;滲透式
為了能夠更好地提升小學中低年段的學生讀寫綜合能力,本校開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動。其中就有以練筆為切入點的讀寫教學教研活動和讀寫課題研究工作。小學學習是一個整體過程,而學生的讀寫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需要一個漫長而又艱難的過程。由于中低年段的學生其學習能力還處于一個緩慢成長期,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在教學中采用“滲透式”的教學模式,比如在課文教學時或者在課堂和課后練習時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學習并逐步提升讀寫的綜合能力。
人教版教材低年段及中低年段的小學語文教材每一個單元有四五篇文章,教材在每一個單元后設有一個語文園地。三年級的教材中單元之后是口語交際與習作,習作中會同時給出幾個主題供學生選擇。但大部分的習作練習都與這個單元的主體課文有關,比如上冊一單元是由《我的民族小學》、《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以及《槐鄉(xiāng)的孩子》構成的,這四篇文章都是講述的課間或放學或假期里的生活情況,因此在此單元的習作練習中就是以“課余生活”為主題,此外習作中還要求學生用到課文中所學過的好詞佳句。這就是在通過準確的切入點將讀到的知識來訓練寫作的能力。同樣的,在四年級的教材后面是以口語交際和習作為主,每一個單元有一個相應的口語交際主題和習作主題,而且口語交際及習作內容都于單元文章有一定的聯(lián)系性。如上冊第一單元中,四篇主體課文都是與寫景有關,從不同的方式來描寫景色,比如空間順序、時間順序等方面來引導學生掌握寫景的技巧,其在“語文園地”的習作練習中也是采用了“即學即用”的方式,鍛煉學生寫景能力。
1.詞匯造句滲透式教學
三年級時,語文園地第一部分就是口語交際,其次就是習作訓練,口語交際的內容和習作的主題有相關性。雖然三年級教材中才正式出現(xiàn)習作的訓練,但是通過前兩年的知識技能的滲透,學生已經能夠準確規(guī)范的表達出自己的思想與看法且具有了一定的習作能力。因此在三年級的讀寫能力訓練中就可以側重于寫作能力的訓練。比如在第一單元的《我們的民族小學》中講述了民族小學學生的校園生活,其中有對課余生活的描述,就針對學校的課余生活讓學生用“有的…,有的…,有的…”進行造句,表述出自己的課余生活,此外還可以鼓勵學生用這個句式表述出其他的事件。這此過程中讓學生獲得此類排比句的表達能力。此外句子中使用成語會為寫作增色很多,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同樣要注重學生在成語等方面的運用能力,多鼓勵學生使用成語。在四年級的《觀潮》一文中,有“遠處,幾座小山在云霧中若隱若現(xiàn)?!苯處熆梢宰寣W生明白“若隱若現(xiàn)”的意思,再讓學生進行造句練習。
2.擴句、仿寫的滲透式教學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在這個階段,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在進行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對摘抄、仿句、縮句或擴句等能力的隨堂練習。這些都是為學生的習作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比如在《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中有一句“陽光都變成了綠色的,像溫柔的小精靈一樣在上面跳躍著,閃爍著迷離的光點?!贝颂幙梢宰寣W生隨堂進行“…像…一樣”仿句或造句練習。特別是有修辭手法的造句練習,一定要鼓勵學生多加練習。再如在學習第七單元的《語文園地》的“日積月累”過程中,教師要先給學生解釋每句話的意思,讓學生能夠明白其含義,方便學生可以運用到寫作中,比如文章開頭的引用。其次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課外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再多搜集摘抄一些關于學習做事的名言警句,這也能夠讓學生為今后的習作練習夯實基本功。
3.擴句為段的滲透式教學
寫作都是由“詞——句——段——章”的順序。當學生在閱讀中獲得了由詞造句的能力,就要培訓學生開始由句到段的擴展。在四年級上冊中《給予是快樂的》一文中,學生通過文章的學習已經明白了“給予的含義及結果”。此時在家庭作業(yè)中,教師可以給出“付出的心情……”,讓學生進行拓展訓練。在訓練中要求同學們至少使用兩種修辭手法。在這樣的不斷的在讀中練習寫作,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出手成章的好習慣。即使不是一篇意義深遠的文章,但是其中也會出現(xiàn)特別優(yōu)美的句段,這也是學生在練筆中對能力的不斷提升。
4.擴寫古詩的滲透式教學
在四年級上冊的語文中《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讀準字音,且能夠初步明白古詩的意思。其次教師在講解過程中,用多媒體技術配備圖片和音樂進行教學,讓學生對于這首中詩人對于友人深摯的感情及別離中不舍的憂傷情緒。在此之后讓學生畫一幅與詩意境相符的圖片進而表現(xiàn)出其自己對于詩的理解。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于這首古詩進行擴寫,從而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在擴寫中,教師要求學生有語言描寫、神態(tài)描寫及環(huán)境描寫,且在描寫中要多運用修辭方法。在這樣不斷的訓練中,學生的擴寫能力能夠得到很大的提升,且這對于學生今后的寫作也能夠起到重要作用。
除了以上的滲透式教學方法之外,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多閱讀其他的優(yōu)美文章進行摘錄和學習。教師要從學生的良好讀寫習慣開始培養(yǎng)才能夠提升讀寫綜合能力。
學習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學生的讀寫能力的獲得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學生的讀寫綜合能力是學生在教師地逐步滲透中獲得的。教師只要把握好練筆的切入點,在課堂上能夠恰當?shù)倪M行隨堂練筆,并且在課余能夠引起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就能夠更好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尹紅.淺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讀寫訓練[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
[2]范樂其.有效積累輕松寫作[J].新課程學習.2013.
[3]周麗.落實課堂小練筆的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5.
(作者單位:福州市倉山區(qū)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