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林
摘 要:在當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新課程標準對化學實驗教學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教學方向。教學中需要化學任課教師以以往的教學經驗為基礎,摸索并總結適應及符合新課程標準的化學實驗教學方法,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創(chuàng)新精神。結合化學實驗的基本要求以及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了對初中化學實驗課程如何開展探究式教學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問題意識
化學實驗探究作為初中階段化學課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有助于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化學課堂中,更有效率地獲取化學知識。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貫徹探究式的教學策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自覺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解題意識、猜想和假設能力。學生通過制訂實驗計劃,收集實驗數據,根據實驗要求和目標完成實驗操作并進行觀測,學習具體實驗的細節(jié)操作技巧,更加直觀地觀測到平時只能通過抽象公式了解的化學現象,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嚴謹性和科學素養(yǎng)。
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是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卻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意識,僅僅注重學生在學習時的表面形式,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新課標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需要教師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通過教學手段引起學生的學習共鳴,達到激發(fā)和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的目的。而化學實驗就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如,教師通過化學實驗幫助學生解釋諸如“紙現紅字”“手入油鍋”“捉鬼”等封建迷信,在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生活觀的同時可以提升學生對化學的好奇。
科學源自于創(chuàng)新?;瘜W作為一門科學,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存在很多疑問。若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首要環(huán)節(jié)就是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教師要善于設置課堂問題,通過實驗問題帶動課堂進程。提出的問題,不僅僅是需要學生通過理論知識回答,更需要學生在自主設計實驗,完成實驗目的,得到實驗結論的基礎上,根據客觀現象完成解答。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采取不同的實驗方式,幫助學生發(fā)散思維,同時遇到不懂的知識或者實驗技巧時要大膽提問和質疑。
化學作為一門科學,不是僅僅通過教師灌輸化學知識就能讓學生學會學習化學,而是需要學生做大量的自主探究實驗,通過客觀展示的結果完成化學知識和現象的一一對應。為了實現新課標所要求的教學目標,完善化學教學模式,教師就必須身體力行,引導學生親自體驗實驗過程,經歷大量的以實驗為主的探究任務,善于設置課堂情境及引入重點問題,幫助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力,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彭秋明.化學探究性實驗研究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3,7(1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