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梅
摘 要:中等職業(yè)學校要生存和發(fā)展,就必須進行教學改革,只有進行教學改革,切實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才能立足社會。《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作為一門新興基礎課,教師只有轉變觀念、創(chuàng)新模式、激發(fā)興趣、加強實訓等方式,才能提高教學效果,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加強;教學改革;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高速發(fā)展時期,但高層次,高素質的人才匱乏,而生產第一線的技術型、技能型人才更加短缺,中等職業(yè)學校要立足社會,就必須轉變教學觀念,進行教學改革,切實提高教學效果。我校結合當前教育改革的大好形式,提出了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遵循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并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改革目標。本人就《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程的教學改革、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轉變教師教學觀念和學生學習方式
人類已進入高科技信息時代,教育事業(yè)為了與此相適應,我們教師就必須改變教學觀念。傳統(tǒng)的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只強調教師的“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這種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的教學模式,很難在枯燥乏味的學習中獲得對現(xiàn)實問題的解決能力。那么我們應怎么去轉變?這就要求教師改變過去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要想法設計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對于學生來說,由于長期的學習方式在學生的腦海中根深蒂固,他們潛意識里沒有把自己放在學習主體性地位上來,所以沒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習慣和意識,也不去思考探究解決問題的途徑,卻習慣等待老師的講解。對于這樣的學習習慣,首先是教師從心底有信心、有恒心去改變,其次教師要千方百計想法設法改變教學方法。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可根據(jù)需要將學生按就近原則分成若干小組,遇到問題小組成員相互討論,在討論中學習,在討論中進步,并選代表將本組討論結果講解給大家;另外可讓學生動起來,不會時可以查書、可以討論、也可以站起來走走看看,看其他的學生是怎樣做的;還可選一些學習好的學生做“小老師”,讓這些“小老師”再去指導其他的學生,這樣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來交學生,讓學生由“要我學”到“我要學”。
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計算機基礎課是的與理論相結合的一門新興基礎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模式的運用是非常重要,如何讓枯燥的理論學習變的有興趣,怎樣能讓實踐聯(lián)系實際,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本人通過任務驅動、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學手段,不斷創(chuàng)新、變化教學模式,這樣不但調動了學生主動的學習和探究知識的積極性,也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大任務分成小任務,將小任務分成更小的任務,在windows操作系統(tǒng)中學習文件的剪切、復制、粘貼、刪除等命令時可先播放學生喜愛的視頻或歌曲,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然后告訴學生此視頻或歌曲就放在自己的計算機中,請大家想辦法用不同的方法去復制或剪切并粘貼到自己的文件夾中,這樣學生的熱情大漲,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它們的操作。
三、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了解掌握計算機的重要性,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越濃,求知欲望越旺,信息交流量越大,學生達到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從而也提高了教學效果。例如在powerpoint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先制作一個精美的個人簡歷,將演示文稿的新建、母版及樣版的設置、圖片、聲音、視頻的插入、動畫的自定義、動作的設置等理論知識整合在一起,放映幻燈片并展示其效果,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powerpoint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此時趁熱打鐵,讓學生制作一份個人簡歷,教師進行巡回指導,最后學生演示作品,并評出一份最好的作品,教師通過點評等方式對做的好的小組給予鼓勵和表揚。
四、注重實踐訓練,提升學生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想學會一門技術或學會使用一種工具,就必須多次去練習使用它。計算機的學習也是“百聽不如一看,百看不如一練”。只有注重實踐訓練,才能提升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授課時應注意案例的選擇,每堂課或每章節(jié)教師為學生設計合理的任務及目標,設計時應遵循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規(guī)律。每節(jié)課教師都要及時點評學生的優(yōu)缺點,對取得進步的學生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比如在Excel函數(shù)的應用中,對于常用的Sum、Average、Min、Max等函數(shù)所有的學生必須會熟練的應用,對于一些不常用的函數(shù)有能力或有興趣學生可以去探究,去嘗試。
好的案例還要不斷地實踐,只有不斷地動手才能在實踐過程中提高自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如:鼠標的操作(雙擊、單擊、右擊和拖動),文件的選擇(連續(xù)性和不連續(xù)性選擇)等多種操作,聽起來或看起來都覺得挺簡單,但讓學生自己實際操作時卻顯得有點笨拙。還有鍵盤和指法的規(guī)范使用都應從最基本的開始并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要求和規(guī)范的訓練,只有標準正規(guī)的動作和指法,才能保證在以后的盲打中提高速度。
總之,計算機教學改革是一個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永恒的任務,需要我們不斷的去創(chuàng)新探索、認真研究。只有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注重教學的技巧性和藝術性,才能增強吸引力,才能不斷提高計算機的教學水平,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李信.《中小學課堂教學概論》.1999
[2]魏慧彩.《計算機模塊化教學方法初探》.2007
[3]麥承偉.《淺談中職計算機的教學》[J].考試周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