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升(江蘇省運河中學,江蘇 邳州 221300)
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研究
梅升
(江蘇省運河中學,江蘇邳州221300)
摘要:隨著現代化教學理念的不斷創(chuàng)新,對高中數學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更主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文章對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的優(yōu)化方法進行探討,以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數學教學;優(yōu)化方法
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基礎是科學的學習方法,方法的正確能夠使學生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已經不再適用于現代化教學理念的發(fā)展,課程教學方式的改革是當下教育改革的重點。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目的是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使其成為社會發(fā)展所需的人才。
高中數學教學是讓學生通過學習,提高數學素養(yǎng),為自己的未來發(fā)展提供更大的空間,成為社會發(fā)展所需的綜合性人才。在新課改下進行數學教學的優(yōu)化,首先要更新教學理念,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在生活中,解決任何問題都需要思維能力。比如學生的學習需要思維能力、發(fā)明創(chuàng)造活動需要思維的創(chuàng)新。在更新教學觀念的基礎上要進行教材內容結構的調整,對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新課程的知識體系進行分析,并依次進行數學教學內容以及結構調整,逐漸增加教學的實用性,采用案例教學的模式,使理論聯(lián)系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課程的優(yōu)化增加數學教學效果。
(1)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中的數學知識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比較難的,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教師要采取措施,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采用新的教學模式,依據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對于新知識的學習,教師應主要通過演示和探究的方式進行教學,尤其是在講到立體幾何時,展示立體模型,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例如,在進行立體幾何授課之前,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個幾何模型,材料要求是鐵絲,然后依據自己所制作的立體幾何模型,觀察各線段以及各條棱之間所存在的關系、各條棱與模型對角線之間的關系,增加學生的理解力。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采用多樣的方法進行交叉教學,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實現學生的樂于學習。
(2)注重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生是學習知識的主體,教師要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建立體驗式課堂教學模式。在講到某一章的重難點時,教師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例如,采用多媒體教學,實現直觀性教學。在講授“橢圓”部分的相關內容時,為增加學生對橢圓的理解,教師要著重講授橢圓的相關定義與概念,對橢圓的標準方程進行具體的講解,使學生能夠牢固地掌握。教師可以進行實際的舉例,如太陽、衛(wèi)星、地球等天體的運動等。還可以利用圓盤在太陽光下的影子、芒果的切片等增加學生對橢圓的印象。為了增強學生對橢圓的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畫橢圓。用兩個釘子和一根白線在黑板規(guī)定出橢圓的長中心線,讓學生在這個基礎上畫出橢圓。然后在只給出兩個定點的基礎上讓學生畫出橢圓,并對這兩個橢圓進行比較和分析,增強學生對橢圓定義的理解,這有助于學生對數學定義的理解,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3)實現學生的最優(yōu)化發(fā)展。為達到高中數學教學的最佳效果,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因材施教。在教學前,教師要全面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認知能力,制訂好教學計劃,要照顧到班上的每一位學生。在講課之前可以將班上的學生進行分層,不同層次的學生理解問題的能力不同,教師要根據教學大綱以及每個學生的特點,將教學的目標進行細化,逐層進行分解,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習程度上都有所提高。還要積極開展課余活動,增加各個層次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以優(yōu)帶弱。比如開展數學知識競賽,每組成員都包含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使學習能力較強、知識掌握較好的學生能夠帶動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實現共同發(fā)展。
(4)樹立正確的數學觀念。正確的數學觀念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前提。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前,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數學觀念,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施。首先,教師應該帶領學生拋開數學的表面去了解深層的數學規(guī)律。數學的發(fā)展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數學的出現與現實生活是緊密相連的,所以,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貼近生活去了解數學的真正觀念,通過對數學深層的剖析來進行數學學習。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進行合情推理。數學教學的邏輯思維很強,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應該帶領學生對數學進行合情推理。通過對數學規(guī)律的推理,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對數學學習的熱情。第三,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應該進行一定的文化教育。數學是一個綜合性的學科,不同的數學公式都有一定的文化體現,通過對文化知識的教育來提升學生對數學公式的理解,養(yǎng)成正確的數學觀念。
新課改背景下對數學的學習應該是綜合性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學習數學知識,還應該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能力的培養(yǎng)來奠定學生在未來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姜慶威.論如何加強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建設[J].新課程學習(上),2014(06).
[2]胡曉東.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3(31).
[3]沈俊.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解題能力[J].中學教學參考,2010(14).
中圖分類號:G 63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26-0038-01
作者簡介:梅升(1981-),男,江蘇邳州人,中學二級教師,從事數學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