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宏達
摘 要: 小學語文作為小學課程的主課程之一,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課程,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都是建立在掌握語文知識的基礎上,小學作文作為小學語文課程中的重點和難點,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而且有利于小學生邏輯思維的鍛煉。本文從小學作文教學現(xiàn)狀出發(fā),提出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學作文教學的實際應用措施,以期在今后的小學作文教學中能起到借鑒作用。
關鍵詞: 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是由郭思樂先生提出的一種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生本教育提出我國中小學教育方式應由傳統(tǒng)的“師本”方式向“生本”方式轉(zhuǎn)變[1]。生本教育提倡在課堂上一切教育以學生為本,教師要盡可能做到不見自我,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認知能力培養(yǎng),改變教學方式,開發(fā)學生的無限潛能和創(chuàng)造本能。盡管生本教育理念在我國試行十多年,所取得的效果非常顯著,但該理念在我國小學作文教學中的運用不夠成熟,仍然存在可改進的地方。
一、我國小學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
一個人想象力最豐富的時期就是在小學期間,這個時期的學生想象力可謂天馬行空、千奇百怪。但是由于小學生在該階段語言功底差、缺乏語言組織和駕馭能力、詞匯缺乏等原因,導致小學生在寫作學習上存在一定的抗拒性,也對小學作文教學的開展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1.傳統(tǒng)教學方式對學生缺乏有效的生活引導。
現(xiàn)有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式主要是“模板式教學”,就是教師在寫作前將寫作技巧和寫作范本教授給學生,或是教導學生死記硬背住寫作格式和優(yōu)秀范文模板,然后將內(nèi)容套進模板中完成寫作,這樣的作文缺乏學生對生活的獨特體驗,沒有融入真情實感,難免出現(xiàn)泛泛而談、千篇一律的感覺。如果教師不能讓學生明白“生活是寫作的素材積累,生活是寫作的靈感來源”的道理,長期采取“模板式”教學方式,就會逐漸消磨學生對寫作的熱情,使學生對寫作產(chǎn)生抗拒心理[2]。
2.教師不注重閱讀導讀。
小學生年紀尚小,人生閱歷少,心智稚嫩,通過閱讀可了解更多的道理和外面的世界,但是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對小學生進行閱讀導讀訓練這一塊經(jīng)常被教師忽略,導致學生課外素材積累缺失,寫作思路被局限,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水平難以提高。
3.學生缺少寫作興趣。
小學作文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難點,不僅要求學生具備基本的語言知識,還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和邏輯思維能力,這點對于思想不成熟、人生經(jīng)歷缺乏的小學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難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如果不能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到寫作的本質(zhì),學生就很難對寫作產(chǎn)生興趣,缺乏寫作興趣將導致學生對寫作越來越抗拒,甚至產(chǎn)生厭學情緒。
二、生本教育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
1.將生活引導引進教學。
《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寫作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纳钜龑?,比如在有關“春天”的寫作課上,教師可以組織一次在校園里或是附近的公園“尋找春天”的活動,讓學生融入大自然,切身感受春天的氣息,吹吹和煦的春風,看看抽出嫩芽的柳條,摸摸開花的桃樹,學生的習作會讓你感到驚喜,你會看到一個在孩子眼中不一樣的春天,他(她)會告訴你春天的風像軟軟的棉花糖,又或者是告訴你他(她)相信小蝌蚪會在春天找到媽媽等。
2.結(jié)合閱讀訓練,增加學生閱讀量。
閱讀是寫作的前提,只有豐富了閱讀量才能輕松寫作,可以說閱讀是寫作的墊腳石。小學生主動尋找課外閱讀的欲望可能并不太強烈,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室設立圖書角,訂閱各類報紙、雜志,或者是挑選《安徒生童話》、《十萬個為什么》、《愛的教育》等書籍,給學生創(chuàng)造閱讀環(huán)境;或者可以定期舉辦以讀書為主題的班會或活動,讓學生上臺與同學分享自己讀書的故事。多閱讀課外書籍能夠讓學生拓寬知識面,增加知識儲備,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強化小學作文教學效果。
3.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讓他們體會到寫作帶來的樂趣,才能夠讓他們愿意主動寫作,而不是當做一項難以完成的任務對待。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設置優(yōu)秀作文專欄,將學生優(yōu)秀作文刊登在黑板上;在作文課上對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進行表揚并當做范文朗讀;舉辦小范圍的作文競賽,對優(yōu)勝者給予適當?shù)莫剟畹确椒ǘ紝ε囵B(yǎng)學生寫作興趣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三、結(jié)語
我國小學作文教學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只有將生本理念融入小學作文教學中,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進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韋玉玲.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研究[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3(6):448-448.
[2]李如琴.芻議如何激發(fā)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思維教育[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30):35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