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摘 要: 三年級作文是整個小學階段作文教學的啟蒙階段,這個時期學生作文起步為后面幾年的小學階段作文奠定了基礎,地位相當重要。由于三年級作文要求學生完成從說到寫,從“具象”到“抽象”的過渡,這就決定了三年級作文起步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如何扎實、有效地進行作文教學是教師要探索與實踐的問題。
關鍵詞: 小學三年級 作文教學 讀寫鏈接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闡明:“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學生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比昙壸魑氖钦麄€小學階段作文教學的啟蒙階段,這個時期學生作文起步為后面幾年的小學階段作文奠定了基礎,地位相當重要。由于三年級作文要求學生完成從說到寫,從“具象”到“抽象”的過渡,這就決定了三年級作文起步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如何扎實、有效地進行作文教學是教師要探索與實踐的問題。
一、巧花時間,將寫作作為學生的一種生活方式
巧花時間是解決“教材多,作文教學時間不足與提高學生作文能力”這一矛盾的一種有效方法。所謂生活化作文課堂教學模式,就是指在科學的教育理論指導下,依據(jù)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以豐富多樣的形式創(chuàng)設情境,展現(xiàn)生活的課堂教學模式。
1.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認真組織和安排教學內容。
對教材中的教學內容,教師要關注教材和生活的聯(lián)系,有效組織和安排教學內容,力求做到科學、合理、生動、形象,這樣才能讓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松,學得活潑,才能有效地落實教學內容。如教學《春天來了》這一寫景作文時,我先讓學生吟誦與春天有關的詩歌,接著出示幾張描繪春天景物的圖片,調動學生多種感官,觀察感受春天特有的景物,體會春天這個季節(jié)的特征;最后請幾位同學交流平時積累的描寫春天的詞句。在師生的共同協(xié)作下創(chuàng)作《我眼中的春天》。整堂作文指導課,學生始終保持高昂的情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奮筆疾書,一篇篇充滿詩意的文章不停地在筆尖流露。
2.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從外部促進課內教學。
有位學者說:“如果一個人看過螞蚱,抓過蛐蛐,挖過蚯蚓,玩過魚,那他對人類和自然的感覺會完全不一樣。”作文教學可以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進行,巧妙地把握作文訓練時機,不露痕跡地讓學生習作。
習作《吹泡泡》可以利用中午活動時間,組織學生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戲,在玩中指導學生寫作。習作《我為××做件事》可以結合重陽節(jié)或感恩節(jié),在班隊課上讓學生盡情地講述自己曾經(jīng)為××做的事,暢談自己的感受。這種在活動中進行作文教學的形式既省出了很多時間,又使學生體驗到了作文的快樂,增強了寫作自信心,于無心處見有心,于無法處見有法。
二、巧花心思,運用“讀寫鏈”進行寫作訓練
1.續(xù)寫課后故事,進行讀寫鏈接。
語文教材上很多課文結尾意猶未盡,有些課文的結尾存在空白,留給我們廣闊的想象空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續(xù)寫。一方面可作為課文閱讀理解的延伸,另一方面可培養(yǎng)學生的擴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學完《狼和鹿》一課我就給學生布置了一項作業(yè):村民們得知森林的現(xiàn)狀,會怎么做?結果如何呢?從學生的寫作中大家深深地體會到自然界中各事物間都有一定的內在聯(lián)系,更明白了破壞生態(tài)平衡將會給環(huán)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
2.模仿課文內容,進行讀寫鏈接。
模仿,是人類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語文教材中有許多精彩的片段,是語言表達的最好方式。兒童有著天然的模仿才能,仿寫也是小學生學習作文的重要途徑和訓練方式,是從閱讀到獨立寫作過程中起橋梁作用的一種有效的訓練手段。這種技能的獲得必須借助現(xiàn)有的經(jīng)驗遷移,并在實踐中發(fā)展和提高?!逗苫ā肥且黄榫敖蝗?、想象豐富的課文,作者在描寫荷花時,由荷花的形狀到顏色,由荷花的整體到局部,條理清楚,語言樸素,給學生帶來一種美的感覺。在這樣一種美的感受中,我讓學生欣賞一幅幅精美的菊花圖片,然后學習作者的寫法,真情流露自己對菊花的喜愛之情。簡言之,知道了“怎樣做”,還須親自“做”,借助課文,有意識地模仿。
三、精心設計,選擇重點文題進行系統(tǒng)有效的訓練
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靠點滴的積累和扎實的訓練。因此,我利用每次作文課的時間,注重學生寫作方法的指導,并努力形成訓練的階梯,循序漸進。其中我在選擇習作篇目時一般會遵循以下幾點。
1.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習作練寫。
即選擇的習作篇目能夠代表不同的題材、主題和寫作的方法,讓學生學寫不同題材的作文,學習不同的寫作方法。三年級第二學期,我結合三年級作文教學的情況,將一學期的作文內容進行了梳理,著重指導以下幾篇習作:寫景作文《春天來了》、活動作文《畫鼻子》、狀物作文《我喜歡的小動物》、記事作文《我真了不起》和《我的煩惱》、看圖作文《小鴨子得救了》、想象作文《二十年后的我》。
2.選擇能突出重點的習作練寫。
三年級起步作文中,寫事類的文章是重點,因此,我一連選了好幾篇與此相關的作文,讓學生有更多的實踐機會。教會學生記事作文一般可以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寫,即按照起因—經(jīng)過—結果的順序把事情的經(jīng)過寫具體,在敘述過程中要注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及心理活動的刻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重溫課文例子《軍神》讓學生體會作者如何抓住人物語言、神態(tài)、動作,學習體悟劉伯承堅韌不拔的鋼鐵意志,立志做意志堅強的人。
3.將內容相似的習作組合起來練筆。
例如:習作“聽媽媽(爸爸)講我小時候的故事”可以和“一件可笑的事”組合起來,讓學生先回家與父母交流,了解自己小時候做過的一件很可笑的事情,然后在課上大家一同交流,老師在學生交流的同時進行此類文章的寫作指導,這就是作文訓練“巧妙組合”的方法。
作文教學是一項重要任務,它是對學生進行認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綜合訓練。我們要巧設練筆,讓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樂于作文,勤于動筆。一步一個腳印,引導學生打下扎實的寫作基礎,走好未來的語言文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