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芝玲
摘 要: 減負不是單純的少布置作業(yè),而是科學地對兒童學習成長進行精心安排,合理組織教學及各項課內外活動,探索一條以人為本,適合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學途徑。
關鍵詞: 數學教學 減負 增效
隨著國家教育部“減負增效”活動的層層推進,各地小學正如火如荼地展開了減負增效運動,希望借助此項活動真正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yè)負擔,提高素質教育的質量?!皽p負”是減去超出學生心理發(fā)展能力的學習任務,減去過時、繁瑣的內容,減去小學生學習活動中機械重復而對開發(fā)學生智能無用的練習,要求教師放棄落后的教學方法,尊重學生個體,探索一條適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育途徑。
一、教師要充分準備好上課內容,是減負增效的前提條件
要“減負”還要“增效”,要求教師必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敖o學生一杯水,自己應有一桶水”。隨著教學技術不斷更新,教學手段更是不斷變化和創(chuàng)新,教師應該不斷吸取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為高效教學創(chuàng)造條件。教師應花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備好一節(jié)課。
二、培養(yǎng)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是減負增效的有效途徑
1.開展課前預習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在預習時,會對第二天要學習的知識有所了解,學習過程中節(jié)省不必要的講授時間。
2.開展課前預習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在教學中,常會有一些接受能力較慢的學生,對教師所講解的內容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消化吸收。課前預習,學生初步掌握了要學習的知識,也就會積極參與課堂上的討論、提問,對學習、自己有了信心。長期堅持,自然不再覺得數學難學,對學習產生興趣。
3.開展課前預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會在預習中逐漸掌握自學方法,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學會舉一反三,逐漸主動高效地學習新知識。
三、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1.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孩子喜愛的卡通人物等,結合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風趣幽默的故事情境,讓學生在故事中發(fā)現數學問題,把抽象的問題直觀化,把枯燥的學習趣味化。
2.為學生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在“動”的過程中,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很快學會了“左”和“右”。
四、運用靈活恰當的教學方法,處理教與學的關系
在課堂教學中,一方面要按照課堂常規(guī)安排教學步驟,建立良好的教學秩序,另一方面,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加強組織教學,把多媒體教學和傳統(tǒng)教學相結合,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并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另外我還常對學生說“學數學,不僅會做題而且要會講題”。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敝灰芴岣邔W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就是好的教學方法。教師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能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易于接受,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精心設計練習題,留給學生做練習的時間
1.設計一節(jié)課的練習題不是一成不變的,以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點進行設計,要深化新知,突破難點,具有啟發(fā)性、針對性。練習題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需要,又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紤]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既要做到重點知識反復練,又不能給學生增加負擔,每堂課只有做到合理有效地練習,才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每節(jié)新授課,給孩子留10分鐘做練習的時間。練習過程是掌握數學知識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要根據不同學生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練習方式,不能以多取勝,要講究練習的質量。學生做練習題,教師巡視指導,表揚孩子的優(yōu)點,統(tǒng)計孩子犯錯最多的知識點,及時糾正,并規(guī)范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對學生成績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六、關愛每一位學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低年級學生學習習慣至關重要。對于小學生來說,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不僅對現階段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對于未來的學習甚至成長也都有著重要的影響。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有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1)上課認真聽課的習慣,別人回答問題,學會傾聽,會說出自己不同的見解;(2)讓學生當“小老師”幫助其他學生改錯題。例如:我有時上完新課,學生在黑板上做完練習后,我會叫一些學生幫助檢查,如果有錯,讓學生站在講臺上當小老師講題,幫助做錯題的學生糾正錯誤。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學生會覺得這節(jié)課很有趣,這樣才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3)培養(yǎng)學生正確使用數學語言的習慣,在課堂上要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4)培養(yǎng)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做完題,認真檢查的好習慣,從而避免不必要的錯誤;(5)書寫整潔的好習慣。
七、教師要做好課后輔導
學習輔導主要是解決學生愿不愿學和會不會學的問題,著重對學生學習技能、學習情緒、學習動機進行輔導。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個性差異,接受能力有強有弱,學習水平有高有低,教學就可能會出現“吃不飽”和“吃不了”這兩種情況,因此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是課堂教學的一種必要補充。對能力較強的學生,要充分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為他們設計較高的目標,使他們學有方向。一個教育學家曾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沒找到能教好學生的方法?!焙筮M生的獨立性、自覺性相對較弱,往往今天教會了他們,明天又忘記了,有時一種錯誤會犯好幾次。對這部分學生,教師應充滿愛心,滿腔熱情地關懷他們,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學習潛能,確立合適的學習目標,改進落后的學習方法,對他們練習中的錯誤要及時給予解答。對于中下等學生來說,他們不提問題并不能說明他們沒有問題,他們可能問題“多多”,教師要啟發(fā)他們發(fā)現問題,多提問題,并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對他們的每一點進步給予鼓舞和激勵,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而減輕他們的課業(yè)負擔和心理壓力。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利用課本聯(lián)系實際、適時誘導,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相信,有了興趣,小學生將不再把學習當成負擔,而是樂趣。
參考文獻:
[1]陳國輝.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減負的智慧[J].新課程學習,2011(3).
[2]張愷.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減負增效”[J].教育學文摘,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