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華興
【摘要】語文作為我們的母語學科,在高中緊張繁重的學習過程中漸漸被忽視。課堂教學也越來越趨向于背誦和理解老師傳授的知識。學生幾乎失去了語文課堂的自主思考能力。語文閱讀不同于語文教學的其他部分,它要求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和總結(jié)閱讀方法,確立正確的思維方式,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高中語文教學作為基礎(chǔ)教育的最后階段,要想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語文閱讀的作用,讓學生可以掌握基礎(chǔ)和技巧,就要注重閱讀的有效性。
【關(guān)鍵詞】高中語言教學;閱讀策略;有效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新課標指導語文閱讀教學
為了緊跟社會發(fā)展前進的步伐,對高中語文課程提出了新要求,課程的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也要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在科學教育理論的指導下,積極推進課程的改革,成就社會所需的各方面人才。不僅僅要完成高中學生素質(zhì)教育,還要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語文教學的特有功能,使學生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指引他們在學習中獲得知識,找到自己前進的方向,為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提供平臺。在進行語文課程時,教師要抓住教學的方法和過程、語文課程要掌握的知識和能力,如何引導學生具有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全方面的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從課程的目標來看,通過語文課程的學習,要達到學生能夠完成語文知識的積累,有良好的語感,掌握基本的、學習語文的方法,進而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才是教師傳授知識的最終目標。從必修的課程來看,必修注重的是通過個性化閱讀與鑒賞,了解課文內(nèi)容和書寫脈絡(luò),注重中心思想和表達的情感,引發(fā)內(nèi)心的共鳴。必修多是文學著作的選讀和專題研究,著重培養(yǎng)的是學生對名著和古詩文的興趣,可以通過工具書的運用深刻的理解文章內(nèi)涵,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chǔ)上,還能完整的表達自己對文章的見解,聯(lián)系實際,闡述自己的觀點。這里尤其要提到的是對國外經(jīng)典文學著作的拜讀,既可以了解中外文化的差異,以發(fā)展的眼光看文化,并對好的想法和先進的思想進行借鑒。
二、有效閱讀教學策略的探索
(一)閱讀方式——“四個讀”
首讀,宏觀的了解資料、對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和相關(guān)背景有基本的認識,不僅通過閱讀理解文章,也通過學習語文知識掌握歷史知識等等。
細讀,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文章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當時的處境,接下來就應(yīng)對文章進行詳細的品讀,抓住文章的書寫脈絡(luò),弄清文章要表達的內(nèi)容,發(fā)生的事件,以及作者寫作的意圖。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有提取文章信息的能力,這也是閱讀最重要的一環(huán),可以對事情發(fā)生進行提取和概括,并進行敘述。在結(jié)構(gòu)上要分析文章的起承轉(zhuǎn)合,發(fā)現(xiàn)文章各部分和每段的句子,在整篇文章中起到怎么樣的作用。
重讀,抓住文章的重點段落和重點句,理解表達的表面意義和深層含義。不僅要分析出每個詞語,每個句子中作者想傳達的意境,還要挖掘出作者隱藏的深刻寓意,結(jié)合歷史背景,可以更好的理解作者想表達和傳達的,分析出消極的和積極的。
心讀,最后強調(diào)用心去拜讀,帶著強烈的思想感情,將自己帶入文章描述的情境當中,感受作者之想,文章人物之想。
通過這四步閱讀,可以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理解文章,通過整體到局部、局部再到整體的過程,對文章進行全面和細致的分析,既對文章進行概括,又對重點段、重點句進行了分析,全方位的進行了有效的閱讀,為更好的理解文章提供了合理的方式。
(二)發(fā)散思維,梳理有效閱讀的思路
對文章的理解主要是靠學生的思維,要發(fā)散思維,為閱讀文章所用。
去。就是把文章比作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去掉葉子,留下樹干。也就是直接抓住文章的脈絡(luò)。這種思維的方式可以幫助我們抓住文章敘述的重心,了解作者敘述的方式方法。
抓。在文章的每個段落中都有可以省略的句子,有些是為了增強語氣的、有些是渲染氛圍的等等。有些句子卻是至關(guān)重要,不能忽視的。有些是為下文埋下伏筆的,有些是點明主題的等等。所以要抓住這些重點句,才能深度的剖析作者的寫作方式和敘事手法。
歸。通過去和抓,將所得的結(jié)論歸一,總結(jié)到一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有效的閱讀。
評。深刻理解文章后,學生可以對文章、對人物、對作者進行評價,吸取積極的部分。當然也要從文章的背景出發(fā),提出自己的觀點,對消極的部分進行批判。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吸取經(jīng)驗教訓,提升價值觀、人生觀。
(三)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有效閱讀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語文閱讀當中,學生也是主體。不是教師講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和想法,教給學生就可以了,學生也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教師應(yīng)該把語文課堂中閱讀的部分變成學生自主探究體驗的過程。當然教師的指導作用也不容忽視,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才會讓語文閱讀更高效。首讀時,要求學生自己收集資料,整理相關(guān)材料,了解寫作背景。細讀時教師講授研讀文章的方法,讓學生自主去探索、去挖掘。重讀和心讀時,教師要求學生獨立的思考,自由闡述想法,教師進行點撥。
在語文課堂的教學當中,閱讀是最重要的一環(huán),也是解決一切語言問題的基礎(chǔ)。不能忽視我們的母語學科,學好語文,重視語文,也同時掌握了歷史、英語等學科的學習方法和相關(guān)知識。所以我們更加強調(diào)語文閱讀的有效性,只有閱讀是有效的,為學生帶來知識、思維、情感等方面的提高,才達到我們閱讀的最終目標,讓語文學習使學生受益終身。
參考文獻
[1]陳小華.談?wù)劯咧姓Z文有效閱讀教學的要求[J].語數(shù)外學習:高中語文教學(上),2014,0(9):26-26.
[2]何偉.高中語文有效閱讀教學之我見[J].語數(shù)外學習:高中語文教學(上)2014,(5):30-30.
[3]秦愛琴.高中有效閱讀教學策略[J].語文天地:高中
版,2014,(01):67-68.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