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建芳
摘 要:閱讀能力的重要性在當今社會早已人人皆知。閱讀能力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氣質(zhì)。當然,對于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還是要從小學就開始培養(yǎng),學生從小就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品質(zhì),可以使學生受益終身。
關鍵詞:閱讀興趣;小學語文;教學
閱讀,不僅對語文有切實的利益,還在許多方面有意想不到的現(xiàn)實意義。而小學階段正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的最好時期。近年來關于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效率的教學方法層出不窮,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接受程度和課堂效果的好壞選定最終的教學方法,其中興趣閱讀教學法是語文教師公認的效果顯著的教學方法。
一、小學生對課堂的期待
1.學生喜歡生動有趣的課堂
“中國式教育”現(xiàn)在似乎是古板、嚴肅課堂的代名詞。對于剛剛接觸正式語文課的小學生來說似乎還有許多期待,他們更愿意把語文課當作“故事會”,小學生對于語文課的好奇心為他們學好語文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語文老師應該摒棄傳統(tǒng)的、古板的“中國式教育”,依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把語文課變成真正的故事會,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學生興趣增加的同時對于語文教師的工作推進又是一種強大的動力。因此,在此良性循環(huán)的作用下,語文課堂會變得越來越生動。
2.老師講課通俗易懂
孩子討厭那種搖頭晃腦的上課方式,比起“老夫子”,他們更喜歡老師用他們的語言與他們溝通、講課。老師可以利用孩子們這一特性與他們成為朋友,使枯燥難懂的知識通俗化,讓語文課堂變得像一場朋友之間的交流,使學生在交流之間掌握知識的要領,同時可以使師生關系變得更為融洽,進而使孩子們愛上語文學習。
3.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知識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自由的整體,他們給“自由”賦予了新的定義。學習對他們而言是辛苦、是無奈,但是他們又有非常強的求知欲,小學生對知識世界的認識是有限的,教師是學生認識世界的窗口。小學生剛剛進入課堂,可能還不適應課堂的嚴肅性,所以教師要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的課堂氣氛和學習氣氛,使學生能夠在快樂的環(huán)境中學到知識,領悟知識的真諦。
二、趣味閱讀的基本方法
1.趣味閱讀,引起興趣
閱讀的內(nèi)容和方法都是千變?nèi)f化的,而閱讀的課堂由教師來指導。教師在開始上閱讀課的時候,可以先找那些有意思的課文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如帶領學生學習《小馬過河》的課文。這是一篇閱讀課文,更是一篇故事課文,能使學生有很大的閱讀興趣,另外,還可以引導學生學會其中的道理,樂趣、教學兩不誤,興趣閱讀是教師應該首選的教學方法。
2.情景設置,輕松教學
小學生的思維活躍,所以小學生的課堂不應該是死氣沉沉的,教師要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自動配合積極的教學任務。在一些課文的講解中利用特殊的教學方法,如“課文排演”,教師選定相關課文,給學生分配課文中不同的角色。受現(xiàn)代文化的影響,大多數(shù)孩子從小就喜歡表演,他們會喜歡這種上課的方式。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進行表演,也可以讓學生自由發(fā)揮,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深刻地記住教學內(nèi)容,還可以使學生領略到不一樣的閱讀方式,體驗到不一樣的閱讀樂趣,從而更加享受閱讀。
閱讀不僅僅是學習,也是放松,是休閑。閱讀可以使學生有涵養(yǎng),有氣質(zhì),教師在課堂上使用興趣閱讀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有閱讀的興趣,可以使學生快速有效地愛上閱讀,這正是我們想要的結(jié)果。
參考文獻:
汪南軍.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J].小學教育科研論壇,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