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萍
摘 要:“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是以學生自學為主導,教師點撥為輔導并當堂對所學知識進行檢測的教學模式。在地理教學中具體操作主要分為三步進行預設: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導入新課,做好自學指導;小組合作學習,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學生實現(xiàn)知識的融會貫通;教師注重后教,當堂檢測生成高效地理課堂。
關鍵詞:課前準備;合作學習;當堂檢測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是指學生在教師講授新課之前,先獨立地預習內容,通過感知教材,查補舊知識,尋找疑惑等途徑,對所學內容達到初步理解,然后教師根據(jù)學生實際組織教學并測試,以達到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這種高效的課堂模式需要實事求是才能使課堂富有生機,達到高效。結合中學生的特點和地理教學規(guī)律,在地理教學中有效應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模式需從以下三方面進行:
一、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導入新課,做好自學指導
在課前,教師應該根據(jù)課程標準和教材確定教學目標。在導入新課時,根據(jù)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情況設置教學情境,由于中學生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和對事物的認知能力,所以導入盡量以興趣激發(fā)為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習方式。依據(jù)教學內容而定,不能生搬硬套。
在導入新課后,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或板書向學生展示學習目標,學習目標應該把握住三點:具體、明確、具有可操作性。以高一地理“地形對聚落及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為例,教師導入新課后,展示的學習目標是:(1)知道聚落的概念和類型。(2)通過例題分析知道地形條件對聚落類型、分布、規(guī)模和發(fā)展的影響。(3)了解地形條件對交通線路密度、布局、形態(tài)和走向的影響。
在導入展示完成后,教師要有效指導學生自學,其目的是讓學生明確自學時間、內容、方法、要達到的標準以及當堂檢測的方法和要求,包含了這樣的自學指導才是有效的自學指導。
二、小組合作學習,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學生實現(xiàn)知識的融會貫通
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會有很多疑問,讓學生對有疑惑的地方做出標記,自學完成后,讓學生自主討論遇到的問題,并爭取互相之間能答疑解惑,達到優(yōu)勢互補的效果
如在“地形對聚落及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一課的學習中,有些學生在分析例題的時候會有疑問:“麗江古城海拔那么高,卻為什么冬無嚴寒?”知道原因的學生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麗江古城的西面和北面的山地在冬天能抵擋住西北風的入侵,所以冬天無嚴寒?!边@樣就很好地利用了課堂的生成資源。
三、教師注重“后教”和當堂檢測
當教師解答完學生的問題后就轉入檢測,檢測的目的是了解學情,發(fā)現(xiàn)問題。檢測的方法一般以練習板演和做練習題為主,這樣更容易暴露問題。教師檢測的內容主要是學生自學的內容。教師在檢測時應選擇后進生作為檢測的對象,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了解學情。檢測完之后,對出現(xiàn)的問題要進行補充講解,這樣一節(jié)地理課才算圓滿結束。
總之,課堂教學的形式要多樣化、靈活化、具體化,而“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在地理課堂上的運用正體現(xiàn)了這一教學宗旨,這一模式不但調動了學生思維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還使學生在緊張快樂的氣氛中獲得了知識,發(fā)展了能力。我相信,通過對“先學后教”教學方法的不斷革新,地理教學必將會再次煥發(fā)生機與活力,從而進一步推動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蔡林森.推廣“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法的體會[J].天津教育,2011(3).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