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
【摘 要】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論,只有融入“生活”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幼兒教學是教學中較為特殊的存在,其自身所需要面對的對象是幼兒,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不僅要重視知識上的傳授,還要充分考慮到幼兒自身的性格特性以及行為特性。對此,在幼兒教學中融入生活教學,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關鍵詞】 生活教育;幼兒教學;教師
陶行知先生說:“沒有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為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由于幼兒自身在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方式上的特殊性,幼兒教學往往與平常我們所接觸到的教學方式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如何處理好這些差異,使幼兒教學可以在符合其自身定位與特性的基礎上得到最大化的發(fā)展與提高,是每個幼兒教師都應該去考慮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對此,結合多年教學經驗,我覺得,在幼兒教學中推行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讓生活教育與幼兒教育相結合,是解決幼兒教學中所存在問題的有效方法。
一、激發(fā)幼兒體驗生活的興趣
對于幼兒,其學習興趣大部分是建立在好奇心之上。因此,想要提升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不單單要做到對幼兒進行教學上的督促,還應該盡量地去讓教學過程變得趣味化。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而生活化的場景構設與事例結合,無疑是解決此問題的一項極為有效的方法。
例如,在對幼兒進行品德培養(yǎng)方面的學習時,為了讓他們具有懂謙讓、樂分享的優(yōu)秀品德,在教學中,我特意以班上近幾天發(fā)生的好人好事為契機,為幼兒講解了許多生活中切切實實可以做到的一些事。通過實際例子的講解,孩子們的興趣很快地便被激發(fā),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得積極主動,很好地跟隨著我的講解以及既定的教學方案進行了學習。同時,通過身邊實際事例的刺激,以及我在課堂上對這些好人好事的相應表揚,很好地促發(fā)了幼兒的模仿天性。在隨后的一段時間里,班級上的氣氛變得特別的好,孩子們都開始爭相做好事,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與獎勵,很好地完成了相關方面的學習。
相對于初中高中的學生來講,幼兒的學習耐心與學習習慣無疑都是相對比較差的。如何在這樣的特性條件下,激發(fā)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最大化地實現(xiàn)自主化轉變,由“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是每個幼兒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都應該去好好進行思考的問題。生活化教育,在其自身的趣味性以及相關性上,有自己獨特的優(yōu)勢,將生活教育與幼兒教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對提升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吸引幼兒更好地去進行自主化學習,是極有作用的。
二、幫助幼兒逐漸學會理解
在幼兒教學的過程中,如何保證幼兒對所學的內容進行有效的學習理解,是極為重要的一個問題。在普通的教學方法中,教學方式較為死板,教學工具較為單一,教師往往不能夠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意思,幫助孩子對于所學的知識能夠進行有效的理解,而生活化教學,就能很好的解決此項問題。
例如,在教育幼兒進行數學思維邏輯的學習時,因為所接觸的部分難度較大,許多幼兒不能很好地完成學習,對所學內容不能很好理解。為了幫助幼兒掌握所學知識,有效培養(yǎng)他們的能力,在正式的教學過程中,我特意為幼兒準備了一堆小鴨子的模型玩具,并借助模型玩具,對日常生活里經常能夠接觸到的鴨子過河的場景進行模擬,從而幫助他們很好地體會到學習過程中的數學思維方式,并由思維方式上的學習,帶動整體的學習效果。經過課堂上的有效引導,孩子們很好的理解與掌握了課堂上所要求的知識,提升了自身的水平。
生活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將死板固定的課本上的知識,變得生動化以及立體化。通過生活化的教育方式,孩子們可以有機地將所需要學習的內容與自己平時生活里的經驗相結合,從而實現(xiàn)更好的學習與理解效果。通過生活化的教育,教師可以有效地讓教學過程脫離課本的約束,變得更為自由化,從而更好地刺激幼兒的學習理解,讓教學過程實現(xiàn)最大化的有效轉換,更好地去幫助幼兒進行學習。
三、實用教學為幼兒生活護航
教學,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幫助幼兒去進行學習。不管是怎樣的教學方式,只要能在同等的教學時長下,有效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提升,使課堂教學實現(xiàn)更好地轉換,推動幼兒學習,就是好的教學方式。而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保障幼兒的學習實效,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應該注意的問題。在教學中融入生活化的方式,對此很有幫助。
例如,在教育幼兒學習認識健康安全的內容中,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學習,使得他們對所學的知識產生更為深刻的理解與體會。在正式的課堂教學過程開始之前,我先為孩子們安排了一場有關健康安全的主題報告講座。在講座中,我為他們列舉了一系列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健康安全問題,以及因為不注意健康安全而導致的慘例。通過對這樣的一些反面事例的分析,以及對火災、車禍和日常疾病這些常見的安全問題以及健康問題的講述,孩子們很好地理解了健康安全對其自身、對家庭的重要性。從而很好地樹立了保護自身、保護同伴健康安全的意識,這對他們今后的生活,都是極為有用的。
不管是怎樣的教學方式,其本質都是對幼兒進行教育,讓他們能夠更好地去學習與掌握相關知識。只有成功地幫助幼兒完成學習理解,教師才算是實現(xiàn)了其教學的意義,生活教育也是如此。
綜上所述,讓生活教育融入幼兒教學,不僅僅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口號,還是一項十分艱巨的工作。怎樣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更好地去運用生活化教學的方式,使生活教育對教學過程的幫助能夠最大化,是生活教育推廣過程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本文只是筆者自己的教學經驗,對如何在幼兒教學中更好地運用生活教育,提出的一些粗淺的想法。希望廣大幼兒教師在此基礎之上,能夠多加思考,加以改進,生活教育必將對完善幼兒人格和培養(yǎng)幼兒各方面能力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許魂霖.幼兒數教育生活化的方法與途徑[J].學前教育研究.2002(05)
[2]青海華.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游戲化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4(03)
[3]倪翠薇.行而知之——讓幼兒園課程植根于生活的土壤[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