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建兵
【內容摘要】“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教學模式,該種模式強調師生之間的共同參與,不僅能夠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參與性。本文主要分析“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導學互動”教學模式 高中數(shù)學教學 應用策略
一、引言
近年來,高中數(shù)學新課程改革工作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數(shù)學教學活動應該是一個師生相互作用與共同參與的活動,因此,在數(shù)學教學活動時,教師不僅需要為學生傳授相關的知識,還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將該種教學模式應用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對于提升數(shù)學教學的成效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二、“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的應用方式
數(shù)學課程與其他的課程有著一些不同,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在將“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應用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時,可以遵循如下的步驟:
1.設置自學導綱,提升學生的認識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數(shù)學知識有著固定性的特征,教師也往往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而新課程教學標準明確提出了要著重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鼓勵學生主動的開展學習,但是,數(shù)學知識較為枯燥,很多學生都沒有學習的興趣,因此,要想提升“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課堂中的應用成效,教師就需要采取科學的措施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學生的求知欲望。為此,教師必須要重視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在導入新課時,目的要明確、語言要精煉、方法要多樣,教師可以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采用相關的導入方式,常用的導入法有故事導入法、演示實驗導入法、謎語導入法與實際問題導入法。
例如,在關于橢圓知識的講解中,教師就需要提前為學生制定好相應的學習目標,讓學生自主來思考關于橢圓的特點,并及時進行歸納,同時,教師還能夠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討論,繼而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
2.對學生實施有效的指導
在學生對學習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后,教師即可根據(jù)學生的自學能力制定好不同類型的學案,將學案提前讓學生知曉,鼓勵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或者語句引導來演示相關的知識,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相關的知識,再根據(jù)學生對于學案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解答。
在講解的過程中,還要做好板書的設計工作,板書應該具有簡練、清晰、美觀的特征,需要表現(xiàn)出課堂知識的重點與難點,這能夠為學生的歸納提供思路。要注意到,學生自主歸納是“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的重點與難點,學生的歸納要求學生自主進行,嚴禁教師包辦,只有學生的自我總結才能夠幫助他們真正的領悟與掌握知識,從而實現(xiàn)活學活用的學習目的。
3.加強訓練,鞏固與強化所學知識
開展訓練工作不僅可以檢測出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能夠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為此,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與教學目標來選擇相應的訓練題,使用導綱讓學生去聯(lián)系,在學生聯(lián)系時,教師需要進行巡回指導。
在開展訓練工作時,需要將訓練時間與訓練數(shù)量匹配起來,題目類型也要具有針對性,并體現(xiàn)出差異性、梯度性以及層次性。同時,還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激發(fā)出學生的自學能力,鼓勵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在學習任務完成后,需要及時的進行評價,觀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
4.開展集體討論
在以上流程結束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總結起來,將代表性與典型問題一一陳列出來,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來分析這些問題,在解決問題時,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將課堂重點與難點知識傳授給學生。
5.進行總結與點撥
在完成討論工作后,教師可以根據(jù)疑難信息進行細致的點撥,讓學生深入的掌握相關知識,在點撥時,嚴禁采取填鴨式灌輸模式,應該進行針對性的講解,讓學生切實的掌握學習重點,在以上討論的基礎上開展講解工作。在進行講解時,要多舉例,例子都最好能夠包括所有的知識點,這樣可以有效提高講解的效率。
最后,教師可以針對這些內容開展綜合性點評,再開展理論檢測,提升學生的轉化能力,發(fā)散學生的思維。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教學模式,該種模式強調師生之間的共同參與,不僅能夠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參與性。高中數(shù)學是高中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有著一定的要求,將“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應用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用,在使用這種教學模式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的教學學案,形成新型教學模式,不斷完善教學制度的完善,根據(j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何寧. 論新課標下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辯證教學藝術[J]. 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40).
[2] 蘇光潔. 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中學課堂教學模式——運用學案導學初探[J]. 教育實踐與研究,2001(08).
[3] 徐麗波.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0(04).
[4] 陳美英. 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合情推理能力探究[J]. 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7(11).
(作者單位:江蘇省阜寧縣東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