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繼茂 范維義
摘 要:思想品德教育是對學生進行社會生活常識、政治法律常識、日常行為規(guī)范或者社會公德方面的教育。它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班主任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適時適度地進行恰到好處的品德教育,將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到每個學科、每個班級、每個家庭,以確保付諸實施。
關(guān)鍵詞:班級管理;滲透實施;品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G451.6;G623.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10-0022-01
一、抓住適當時機,強化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要從小事入手,突出針對性,有的放矢地采取恰當方式及時幫助學生改掉不良習慣或不正確的認識。比如有一次,我走進教室正準備進行習作指導課,突然發(fā)現(xiàn)教室后面有一個損壞嚴重的凳子。猶豫片刻之后,決定改變以往的處理方式,隨即將原來的習作題目改為《凳子在哭泣》,并提示學生:人四肢健全,是有感受的,凳子殘缺不全的時候會像人一樣憤怒嗎?半個小時后,學生的寫作已近完成。通過交流發(fā)現(xiàn),他們的字里行間洋溢著“人性化”氣息,習作內(nèi)容有發(fā)生經(jīng)過、自我認識、自我剖析和反思等詳細過程。損壞凳子的學生也認識到了自己的行為不當,并做了深刻的自我檢討,這樣也達到了教育學生愛護公物的目的。再如:一次室外活動課上,有兩位同學因道具使用問題而發(fā)生爭吵,甚至動起手腳。我及時制止,并列舉了某個學校因?qū)W生矛盾而造成雙方家長動手打架的惡性事件。經(jīng)過教育,兩人都做了自我批評和檢討,表示改正并彼此向?qū)Ψ降狼?。以上案例,說明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時選取恰當?shù)姆绞绞潜匾?。采取一個合適的、能針對性解決問題的途徑,可以讓學生深刻領(lǐng)悟到自己存在的問題,從而真正改變自己的不良行為。
二、開展有效活動,內(nèi)化品德教育
班會是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陣地。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德育班會活動,寓思想教育于活動中,會收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比如,結(jié)合社會文明行為,舉行“舍己為人”的班會活動?;顒訒r先播放一段視頻:鄭州鐵道警官學校學生李博亞在天津昌黎火車站維持秩序時,看到一名男子臥軌自殺,緊急之時奮不顧身跳下去救起這名男子,而自己永遠失去雙腿。然后,組織學生談感受、寫心得,唱響“愛的奉獻”。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奉獻愛心的高尚情感。
品德教育離不開活動。開展實踐活動,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接觸社會,了解社會,融入社會,懂得遵守社會生活規(guī)則。比如:組織學生參加以“尊老愛老,助人為樂”為主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定期去老年公寓給爺爺奶奶讀報紙、洗衣服、演出節(jié)目等。諸如此類的活動,還有“愛護環(huán)境”宣傳、給災區(qū)“義務(wù)捐獻日”,等等。要讓學生在真實的實踐中觸動情弦,激活思維,內(nèi)化品德。
三、提升自身素質(zhì),影響學生品行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毙W時代是模仿力最強的時期,教師的言行舉止將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行為模式。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因此,教師的言談舉止、衣食住行都應(yīng)起到表率作用,做到為人師表。例如,教師要求學生做到不罵人、不亂扔廢紙,那么教師平時就應(yīng)該做到,為學生起帶頭作用。再如,當發(fā)現(xiàn)地面有廢紙等垃圾時,就要自覺拾起扔進垃圾箱,發(fā)現(xiàn)學生課桌椅歪了就主動扶正,等等。久而久之,學生也會自主學習老師的模范行為??傊?,要以教師自身的表率影響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并形成良好的班風、校風。
四、組織家校合作,深化品德教育
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兒童的成長成才。但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父母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忽視了對學生的品德教育。在家庭中受到良好教育的兒童,在學校里接受教育就比較快,反之就比較困難,甚至還會變壞。例如:老師追問某生因何沒有完成作業(yè)時,學生回答:父母整天和朋友一起玩牌,吆三喝四,煙霧繚繞,根本沒法寫作業(yè),更不用說給我輔導了……出現(xiàn)諸如此類的情況,教師要及時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采取召開家長會、個別座談、電話聯(lián)系等方式,與家長共同研討教育子女的方法。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提高家長的科學文化、道德品行、思想觀念等方面素質(zhì),為孩子營造一個溫暖和諧的生活環(huán)境,并為他們做出良好的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边@樣,學校、家庭、社會相互協(xié)調(diào),匯集成一種合力,就能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奠定基礎(chǔ)。
五、結(jié)束語
良好的思想品德需要學生自身的長期努力,更需要教師不斷督促引導。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采取恰當?shù)姆绞?、組織開展有效的活動、提升自身素質(zhì)、緊密家校聯(lián)系等措施,將學生的品德教育不斷強化、內(nèi)化和深化,使養(yǎng)成教育真正變成學生的內(nèi)在需要,使他們自覺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劉日軍,周飛.班級管理策略[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7(01).
[2]魏長鋒.把班級管理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A].河南省學校管理與學校心理研究會第十次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
[3]李冬松.如何搞好班級管理[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6(05).
[4]蔣紅軍,眭春花.班級特色文化催開誠信之花[J].班主任之友,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