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霞
摘 要:在課堂教學中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fā)展,需要通過教師的導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來完成。教師要學做高效課堂的“建筑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熟練掌握高效課堂的模式和流程。
關鍵詞:高效;實效;有效
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就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實現(xiàn)的,使學生得以在學業(yè)上產(chǎn)生高效收獲、高效提高和高效進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主動思考、大膽質疑、積極探索的動力。課堂上,孩子們帶著興趣去參加課堂活動,大大提高了學習的有效性和實效性。
一、充實自我,緊跟時代
教師首先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意識,要緊跟時代,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憂學生之憂,樂學生之樂。也就是說教師除了要全面把握知識外,還要備學生。有的教師在備課時,常常忽視備學生。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如果教師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課堂教學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其高效性更是無從談起。因此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的學習經(jīng)驗,以及對該內容敏感程度等。特別注重考慮課堂中遇到的問題和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做好充分的預設。
另外,教師在課堂上要處理好以學生為主的活動,研究好教學方法,教學調控要恰當靈活。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的水平是在活動和實踐中得到鍛煉和提高的,任何人無法代替學生。因此,教師應充分掌握學生的學情,精心設計教法,啟迪學生智慧,開啟學生的思維小宇宙,采取閱讀、查資料、動腦思考、動手操作、集體討論、自我展示、及時反饋信息、及時調控等方式,以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高效和優(yōu)化。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研究的欲望
如何設計課堂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研究的欲望呢?那就是“帶著任務去學習”,才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課堂上,教師的提問應該避免簡單,像“好不好?”“是不是?”這些毫無思考價值的問題嚴重阻礙了學生的發(fā)展,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特點,教師應該找準能誘發(fā)學生思維的興趣點來精心提問。一堂課上,某教師剛給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學生還沒反應過來,教師就要求學生回答,這樣的設計既浪費時間,還使課堂缺乏有效性,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的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聽話地閱讀,卻不知道要讀出什么,這種方式使得課堂組織松散,時間利用率低。有的教師課堂上只提出些籠統(tǒng)的要求,學生不清楚老師到底有什么用意,這樣的安排,學生則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教師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讓學生多說、多做,給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動力與適當?shù)膲毫?,從而實現(xiàn)課堂的高效。
教師避免滿堂灌,要像節(jié)目主持人那樣,起一個導入的作用、控制時間、評價學生的爭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展示才能的舞臺。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