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蕾
【摘 要】學生是認識的主體,歷史教學中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動起來,歷史活動課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關鍵詞】歷史教學 學習興趣 活動課 知識競賽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4)02-0073-01
一、歷史活動課的可行性
歷史活動課,是一種將歷史知識教育、能力培養(yǎng)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融于一體的載體,學生通過各種形式和內容的活動,在鞏固已學知識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在能力培養(yǎng)和情感教育方面都能有所收獲、提高。
本文主要介紹一堂競賽活動課。嘗試給知識競賽這一傳統(tǒng)的活動方式,賦予新的內容和形式,讓學生覺得更貼近他們的生活。
二、課堂活動準備
初期準備需要詳細到每一個問題,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效果要進行詳細的預判,以安排教學步驟。與其他類型相比,備課的深度需要更進一步。
不同年級的初中學生有著不同的特點,也有其共性。他們充滿好奇心、探究欲望和學習熱情,但多數(shù)人又容易被過難的問題難住然后放棄。他們已有的知識準備還不豐富,所具有的歷史認識大多零散、感性、缺乏系統(tǒng),喜歡通過網(wǎng)絡、電視等媒介來接觸世界、獲取信息。結合以上兩點,也結合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針對不同年級、班型和不同的學生進行調整,難易結合;競賽流程需要照顧對歷史興趣不一樣的同學,也需要考慮整個班級的參與程度。
這堂課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取名為:你問我答,你說我猜,你念我判。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必答題,由學生推選的同學參加。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合作題,參與者在課前報名,自愿組隊。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判斷題,將同學們的名字全部用課件展示,采用互相抽答的方式。
三個環(huán)節(jié)的知識點,都是課程標準和教材中要求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xiàn)象。為了更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還將鄉(xiāng)土歷史融入了競賽,把成都歷史作為了出題內容的有力補充。
考慮了題目內容,還要考慮其難易程度。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問題由易到難。有簡單直接的問題,也有隨著提示增多得分遞減的描述題。描述題將一個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多個要素進行重新排序組合,排列順序依靠老師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判斷。學生能答出哪些必答題,又能在描述題的哪一步答出答案,既是對學生的考驗,也是對老師的考驗,更是對學生學習最直接的信息反饋。描述題,不只針對選出的同學,也有針對全體同學的增設題目。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的歷史名詞,有簡單的人名、地名、國名,如李鴻章、河姆渡、日本,也有民族、制度、歷史時期,如吐蕃、科舉制度、春秋戰(zhàn)國;有藝術、史學成就,如《清明上河圖》、《史記》,也有難度加深字數(shù)增多的歷史事件,如鄭成功收復臺灣;有世界史文件,如《獨立宣言》,也有成都歷史名人、遺址名勝,如王銘章、寶光寺。此環(huán)節(jié)注重競賽的趣味性,也并未放棄競賽的功能性。學生知道、掌握最基本的歷史知識,才能在其基礎上進行了解、記憶、認知、分辨、比較、陳述、表達、交流、合作和參與。學生對歷史名詞的傾向性描述,也可以展現(xiàn)出他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形成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展現(xiàn)出來才能進行肯定或糾正,引導他走向成熟。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降低了問題難度,判斷題更易于面向全體同學。當學生判斷題目表述錯誤時,要對其進行糾正。判斷題在擴大參與面的同時,也使整堂活動課的結束時間變得可控。
三、學生活動的體現(xiàn)
從學生的角度看,他們在這堂課中的活動可以簡單整理為:被告知,主動報名,鼓勵參加,分組搭檔,積極參與,做出評價,反思總結。
活動課進行時,主持人、參與者、計分員都是學生。有的同學報名積極,甚至自己安排了比賽來競爭活動名額。有的同學對已學教材展開了自主復習。也有的同學以為主持人可以比他們先知道題目,開始打探。各種表現(xiàn)都將活動氛圍進行渲染,同學們開始動起來了。老師通過對流程的控制、對某些學生表現(xiàn)的及時點評來體現(xiàn)引導作用。學生對活動進行觀察、填寫評價單。競賽的主角、學習的主體,始終是學生。
四、收獲
對學生而言,活動課向他們展示了改變傳統(tǒng)課堂的嘗試。收回的評價單也看出,學生普遍認同這堂課。在“你這節(jié)課最大的收獲”這一問題中,答案各種各樣,比如:“感受到了歷史課的生動”,“了解了許多關于四川的歷史知識”,“體會到了歷史的樂趣與同學的積極向上的性格”,“對中國及世界歷史的探究興趣更加濃厚”,“感受到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歷史源遠流長的特點”,“感受濃濃的集體榮譽感”,“通過與其他同學對比,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在“請你為老師提議下次我們還可以進行怎樣的歷史活動”這一問題中,同學們提出了很多新的想法,比如:辯論會、自己來介紹評價歷史人物、歷史劇、歷史名詞聽寫比賽、看圖講故事、專欄講壇、參觀博物館。也有同學對這堂課提出了改進要求,比如:擴大參與面盡量讓每位同學都可以參加。
對老師而言,活動課的開展,是對歷史教學方式的探索,也是對自身的考驗和提高。學生在課堂中反饋的信息,推動著老師的提高,再在以后的教學中傳遞給學生,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師生互動。
五、結語
簡單總結一堂活動課的開展,我覺得,教學目標的選擇是最初始的一步。確定教學目標后選定活動形式,在活動形式的范圍內,對教學具體內容進行取舍篩選,再用有效的方式將它呈現(xiàn)出來。歷史課堂上可以開展的活動課也很多,本文只是對其中一種嘗試的總結,讓歷史課堂更加有趣有效,這需要每位老師動起來,需要每位同學動起來,需要大家來集思廣益,生出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