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四福
摘要:本文從挖掘教材,分析特點,讓學生走進人物;巧用修辭,畫其神韻,使文章文采斐然;指導寫法,加強訓練,提高寫作能力三個角度出發(fā),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細節(jié)描寫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細節(jié)描寫;探討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24-104-1
著名作家李準曾經(jīng)說過:“沒有細節(jié)就不可能有藝術作品。真實的細節(jié)描寫是塑造人物,達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可以說,沒有細節(jié),文章就成了“無水之源”,缺乏精魂。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對細節(jié)描寫的品析和運用。但由于細節(jié)描寫范圍廣,細微且多變化,又無具體可依的教法,所以教師教學和學生把握起來難度都很大。那么,如何進行細節(jié)描寫的教學呢?對此,我做了如下思考:
一、挖掘教材,分析特點,讓學生走進人物
教材由文質(zhì)皆美的篇章組成,其中的細節(jié)描寫也是非常經(jīng)典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著重從細節(jié)中去分析人物性格特點和領悟中心主旨。如教學《孔乙己》,我讓學生找出描寫孔乙己穿著的句子。一處是“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地的唯一的人”、“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一處是“穿著一件破夾襖”。接著提問引導學生分析:(1)他“穿長衫”和站著喝酒有什么特別,怎么只有他一人這樣做?(2)他的長衫又臟有破怎么不換一件,怎么不洗一洗?(3)最后怎么“破長衫”變成“破夾襖”了?學生很容易理解“穿長衫”是讀書人有身份有地位的象征,同時思考他為什么會站著,不坐著。進而領會到他沒地方坐,因為他不愿與“穿短衫”的坐,又不可能與真正的“穿長衫”的坐在一起,由此看出他是一個好面子的迂腐而沒有得到功名的讀書人;第二問,學生能初步地認識到孔乙己很窮很懶,不肯脫下這么一件長衫,是惟恐失去他讀書人的身份。這個服飾的細節(jié)描寫,揭示了孔乙己懶惰而又死愛面子的特征,把孔乙己的社會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第三次對孔乙己的服裝描寫,學生能理解到他更落魄了,也沒辦法顧及“讀書人”的面子了。通過對孔乙己的服裝描寫的分析,一個可嘆又可憐的讀書人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進而引發(fā)對“是什么讓孔乙己變成這樣一個人”的主題思想的思考。對教材細節(jié)的具體分析,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能使學生真正地走進人物、走進主旨、走進作品和作者。
二、巧用修辭,畫其神韻,使文章文采斐然
運用比喻、排比、夸張等修辭格,既可以增強語言的生動性,變抽象為具體,又可使文章文采斐然。如在《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中,作者這樣寫道:“第一拳:撲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鮮血迸流,鼻子歪在半邊,卻便似開了個油醬鋪,咸的、酸的、辣的,一發(fā)都滾出來;第二拳:提起拳頭來,就眼眶際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縫裂,烏珠迸出,也似開了個彩帛鋪的,紅的、黑的、絳的都綻將出來;第三拳:又只一拳,太陽上正著,卻似做了一個全堂水陸的道場,磬兒、鈸兒、鐃兒一齊響。”明末清初杰出的文學批評家金圣嘆對這三段文字大加贊賞:“真正奇文”“三段,一段奇似一段”。一奇在曲盡三拳之妙。拳打鎮(zhèn)關西不是劈頭蓋臉一頓亂打,而是有選擇、有步驟地一拳打一個部位,很有節(jié)奏感。三拳的效果,全從鄭屠被打的不同部位所產(chǎn)生的不同感覺去寫:打鼻子,從嗅覺寫,咸酸辣,不是滋味;打眼睛,從視覺寫,紅黑紫,頭暈目眩;打太陽穴,從聽覺寫,亂嗡嗡,昏厥過去。就這樣通過一連串使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的形象比喻,使魯達三拳,各盡其妙,絕不雷同。二奇在點染出魯達的英雄性格。三拳不打在一處,顯示出他粗中有細,三拳就結(jié)束了鄭屠的狗命,足見他嫉惡如仇,下手很重。也正是這三拳,結(jié)束了他的“提轄”生涯,從此走上逃亡、出家落草的道路,最終上了梁山。三奇在抒發(fā)作者強烈的愛憎情感。文中以調(diào)侃的口吻暢寫三拳之下,開肉脯的鄭屠,又開了油醬鋪、彩帛鋪,最終還做水陸道場“超生”自己。讀罷之后,人們無不拍手稱快,被作者為英雄魯達熱情贊頌的強烈愛憎情感所感染。
三、指導寫法,加強訓練,提高寫作能力
細節(jié)描寫是語文教學的重難點,怎樣運用細節(jié)描寫走進人物,理解中心主旨,解決學生作文空乏的問題,需要語文教師在課上和課后做系統(tǒng)而有針對性的訓練。語文教學最終都落實到寫作上,學生怕寫作文和作文中“假、大、空”的現(xiàn)象是所有語文教師的共識。導致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除了學生普遍沒有養(yǎng)成靜下心來反復構思、仔細揣摩的習慣外,跟教師的重視程度也有一定的關系。教學任務的繁重,細節(jié)描寫寫法指導的難操作性,學生完成質(zhì)量的不高,評改的瑣碎性等,使教師很難給學生做系統(tǒng)的訓練。即便做了,短時間內(nèi)也出不了明顯的效果。所以,細節(jié)描寫的寫法指導和訓練工作是一個長期而漫長的過程。
我引導學生除了要系統(tǒng)地感知事物的各個方面外,還要變換觀察點多層次地觀察事物的各個方面和各種關系,從而抓住事物、景物和人物的特點。一要抓住觀察對象不同于其他對象的地方;二要抓住最能反映對象本質(zhì)的內(nèi)容。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者描寫了百草園泥墻根一帶低唱的油蛉,“啪”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的斑蝥,有蓮蓬一般果實的木蓮,有臃腫的根的何首烏,像小珊瑚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的覆盤子,從聲音、色彩、味道等不同的方面繪聲繪色地表現(xiàn)了泥墻根一帶具有無限的趣味。以上是從人的聽覺、視覺、味覺、嗅覺和觸覺等角度觀察。
課堂上的練習還可以是說的方式、品的方式、評的方式等。如文言中優(yōu)美的凝練的寫景的句子除了讓學生寫,也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優(yōu)美句子也可以讓學生以備注的方式品一品;或展示幾個學生細節(jié)描寫,讓學生評一評。課堂練習可以形式多樣,但必須有方法指導且針對性強,還要有評價。
一篇文章,恰到好處地運用細節(jié)描寫,能起到烘托環(huán)境氣氛、刻畫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題思想的作用。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對初中語文細節(jié)描寫教學做的一點探究,提出以與各位同仁共勉,愿“細節(jié)之美”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綻放出更絢爛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