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所占的分量是非常大的,如何提高教學效果,成為很多教師研究的課題。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學效率
閱讀教學的目的是豐富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豐富學生的文化積淀,給學生提供寫作的范本。所以,很多有經(jīng)驗的教師都非常重視閱讀教學的策略和方法,以便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有效性最重要的體現(xiàn)就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像給自己選擇服裝一樣,選擇本節(jié)課要采用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教學效果的保證,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決定什么樣的教學效果。針對不同的文本,教師應該選擇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力爭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符合農(nóng)村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廣大學生由于受地理位置的影響,接觸外面世界的機會較少,沒有那么多的認識,所以,學生思維方式和理解能力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生活實際,確定更符合農(nóng)村學生學習特點的教學方式。將生活中的內(nèi)容很好地融入教學中來,體現(xiàn)出教學的生活化。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應該表現(xiàn)在全體學生的參與上。新課改的教學理念重點倡導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教學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教師要精心策劃教學的實施,讓每一名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中。這就需要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借助學生的智慧和大家的知識去更好地完成對文本的理解和掌握,從而內(nèi)化為自己的知識儲備和文學儲備。
二、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注重朗讀
朗讀是閱讀教學的靈魂,學生具備較強的閱讀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現(xiàn)語文教學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點。朗讀是對文章理解的表現(xiàn),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課文,就不能將文字中蘊含的感情讀出來。應該說學生的讀是理解的一個層面,是對文章思想性和文學性掌握的體現(xiàn)。教師應該重視朗讀教學,重視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有的課文適合朗讀指導和訓練,那么就可以把這課的教學重點放在朗讀指導上。讓更多的學生參與朗讀,通過讀,教師也可以掌握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將課文變成課本劇進行朗讀適合于人物眾多的故事性強的文章。對那些抒情色彩濃郁的文章,要指導學生充分地
朗讀。
2.強化人文性的解讀
人文性是語文的一個重要的學科特點,人文性是學生豐富文化積淀的根基。學生通過對文本的閱讀,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情感,了解文本中所蘊含的自然知識。所以,有人說人情練達即文章,文章是包含感情的,感情才是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所以,學語文的目的是領(lǐng)悟情感,領(lǐng)悟文本后面的情感因素,是閱讀教學的關(guān)鍵。
3.強化寫作的指導
閱讀教學中的讀寫結(jié)合也是一個重點,有的文章寫法經(jīng)典,
值得學生去模仿,經(jīng)典句段是學生進行文學積累的素材。所以,教師要注意閱讀教學中的讀寫結(jié)合,用教材中的文本指導學生的寫作,以讀促寫。這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語文教學的工具性體現(xiàn)。
語文教學的重點不好把握,所以教師要注重一課一得,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結(jié)果什么都沒抓成。適合閱讀的重點朗讀、適合仿寫的就進行作文寫法指導,結(jié)合教材文本的具體內(nèi)容,把閱讀教學的效率提高上去。
參考文獻:
莊文忠.中學語言教學研究[J].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簡介:王燕,女,1981年2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江蘇省丹陽市第三中學,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