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討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英語課中滲透思想教育,是每位英語教師的職責。因此,英語教師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更要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形成良好的品德。
關鍵詞: 英語教學 德育滲透 必要性
現(xiàn)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沒有道德的人,學問本領愈大,就能為非作惡愈大?!笨梢?,良好的思想品質(zhì)是中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是素質(zhì)教育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滲透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各個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忘記育人的重要性,不能只充當“純”英語教師,還應是學校德育工作的成員,肩負著“育人”的重任。那么英語教師如何將德育滲透到英語教學之中呢?
一、教師言傳身教,營造德育氛圍
所謂“身教重于言教”,是指教師在教學中的模范行動,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作用?,F(xiàn)在的學生可塑性、模仿性很強,教師除了要有較高的知識水平、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外,還要具備較高的道德品質(zhì)。在為學生樹立的所有道德榜樣中,教師自身的行為示范對學生最具感染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每位教師都要不斷增強道德修養(yǎng)意識,提高道德水平。教師要注重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教師優(yōu)美的語言、得體的行動、高尚的情操能引導學生的審美觀;通過自身字跡優(yōu)美、重難點突出的板書,條理清晰、邏輯性強的教學語言,富有創(chuàng)造性、靈活性的教法感知學生,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與學習習慣,營造嚴謹?shù)膶W習氛圍與團結友愛的班風班貌。
另外,英語學科的實踐活動較多,每節(jié)課都有大量的操練,在師生雙邊活動中,如遇到學生讀錯、拼錯、講錯或不敢開口等情況,教師采取耐心鼓勵、細心指導、具體點撥等方法,其身教和言教定會感染學生,這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思想教育,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信心,樹立克服困難的勇氣。英語教師要熱愛自己的職業(yè);要有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要用自己高尚的人格、真摯的愛使學生受到感染和熏陶;要以扎實的基本功、嚴謹?shù)膽B(tài)度和求實向上的精神,為學生做“終身學習”的好榜樣。
二、深入鉆研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寓德于教
英語教材是德育的載體,其中不少對話、日常用語、閱讀文章都具有豐富的德育修養(yǎng)知識,教師用這樣的教材實施教學,在傳授英語知識、培養(yǎng)英語運用能力的同時,自然就滲透了人文性、思想性的教育。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聽、說、讀、寫的過程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教材內(nèi)容的德育價值,完成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務。另外,教師必須根據(jù)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找到并確定教材中訓練內(nèi)容和思想教育內(nèi)容的結合點,以防止德育空泛化。如,人教版英語必修一Unit1“Friendship”圍繞“友誼”這一主題展開聽、說、讀、寫等多種教學活動,教學核心是讓學生意識到朋友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用英語介紹家人及朋友,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描述,增進彼此的了解,建立友誼,從而更好地尊重對方、理解家人。再如,“Healthy life”這一單元主要描述青少年如何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習慣。教師在教學中要適時教育學生應該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通過學習“Global warming”這一單元,了解“溫室效應”產(chǎn)生的原因。教學中,我結合有關因環(huán)境污染日趨嚴重的國際性問題,提倡收集廢舊物品,歸類處理,提倡不用塑料袋、塑料餐具。同時讓學生展開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發(fā)動學生開展愛我家園、做校園衛(wèi)士的活動。這樣不僅豐富學生的知識,使學生關心時事,還使學生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護環(huán)境,養(yǎng)成講衛(wèi)生、講道德的良好習慣。
三、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和欣賞作品中的人物美
美的典型具有榜樣的力量和誘導的力量。藝術是以情感人、以情動人的。因此,我在英語教學中努力創(chuàng)造感染的氛圍陶冶學生,利用作品所展示的鮮明、真實、感人的形象,打開他們心靈的大門,達到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tǒng)一。如,通過“Women of achievement”的教學,了解幾位生活在不同國度的杰出女性,使他們探討總結女性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價值和貢獻。學習本單元有助于提高學生對婦女社會角色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事業(yè)心和社會責任感。在“Working the land”這一單元,教學內(nèi)容涉及我國著名的雜交水稻專家袁隆平的事跡。在教學過程中,我組織學生以小組活動方式,讓學生不但學習袁隆平的科研精神,而且學習他淡泊名利、踏踏實實的生活態(tài)度。
四、充分利用課外時間進行德育滲透
在學生自主認識過程中,在民主意識、參與意識、獨立意識逐漸增強的情況下,開展一些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外活動也是必要的,這樣才能讓學生主體本質(zhì)得以淋漓盡致地發(fā)揮,也能增強學生對德育的親身體驗,使其留下深刻的記憶。所以應充分課外時間,開展第二課堂,擴大學生知識面,多方面、多層次滲透德育,如英語興趣小組、英語角、英語廣播、觀看一些適用性英語錄像,等等,讓學生在各種氣氛和多種情景下接受教育。
總之,英語教師應自覺掌握和提高德育知識,把德育滲透貫穿于英語教學始終,英語教學的德育滲透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不要喧賓奪主,要提高滲透的自覺性,把握滲透的可行性,注重滲透的反復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學中,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點滴,滲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就可以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2003.
[2]郁瑾.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吉林教育,2010(02).
[3]楊華聯(lián).新課程教學過程中的學科德育滲透[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