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應用文寫作是現(xiàn)代社會的一門實用寫作技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但在實際教學中卻屢遭教學的困境,學生學習熱情不高,教師教學方法不當,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本文以獨立學院作為一面鏡子,淺談應用文寫作在教學中的困境,并嘗試尋找突破困局的對策。
關鍵詞:獨立學院 應用文寫作 教學方法
應用文寫作能力是當代大學生所必須具體的一項基本技能,它時刻存在于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滿足我們交往聯(lián)系的需要。獨立學院,是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種新的辦學模式和運營模式,獨立學院根據(jù)自身的定位,往往更注重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因此,應用文寫作在大部分的獨立學院中,是作為一門公共必修課程而開設的。但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卻收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遭遇應用文寫作教學的瓶頸而無從突破。[1]
一、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困境
1.學生對學習應用文寫作重要性的認識不夠
由于部分獨立學院的學生有較強的功利傾向,與專業(yè)課相比,他們抱著“60分萬歲”的心態(tài),而且認為大部分的應用文有相對固定的寫作格式,到考試的時候,照著格式套寫就能過關,因此不愿意在應用文寫作上投放過多的精力。同時,在大學期間,他們不能真正體會應用文在機關工作中的重要性,沒有工作的情境,公文理論與學生的生活相去甚遠,加之獨立學院學生的理論基礎較為薄弱,在這樣的情境下給他們講授寫作理論令他們難以理解,進而失去學習興趣,嚴重地影響了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2]
2.教師教學方法的程式化
在應用文寫作的教學隊伍中,大部分教師并不是科班出身,也并未在機關企業(yè)有過實踐經驗,雖然他們的寫作基礎理論和寫作基本功比較扎實,但缺乏相關的知識背景,對一些行政公文、經濟文書等方面的教學,不能做到有效深入講解。大部分應用文寫作的教師都采用程式化教學,即“理論講解——基本格式——例文分析——模仿寫作”。先以課堂講授為主,再講結構特點和寫作方法,最后是作業(yè)訓練?!爸v”占用了大部分的課堂時間,教學方法過于單一。這樣的教學過程也違背了學生學習的規(guī)律,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獨立學院應用文寫作教材的缺乏
社會上各行各業(yè)都有自己行業(yè)類型的應用文寫作要求,獨立學院是以市場為導向來培養(yǎng)人才的,更應該編制屬于其自身的應用文寫作教材,以體現(xiàn)其專業(yè)性或行業(yè)的特點。但從現(xiàn)實來看,現(xiàn)有教材沒有明確的細分,并且很多規(guī)劃教材,內容過于寬泛。例如對金融專業(yè)的學生來說,財經文書的種類很齊全,但知識不系統(tǒng),范文較少;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學生而言,如司法文書這些很專業(yè),行業(yè)性太強,本專業(yè)用不到。所以這些教材面面俱到,很難兼顧獨立學院各專業(yè)的特點。[3]
二、突破應用文寫作教學困境的途徑
1.糾正學生對應用文寫作的認識偏誤,激發(fā)其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興趣帶動其學習的熱情。因此,在教學中,就需要教師巧用各種各樣的時機引導學生認識應用文寫作的重要性,使學生自覺意識到,這是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門技能。例如,在一些寫作訓練中,通過對問題的分析和講解,使學生對日后工作的環(huán)節(jié)與事理有一定的認識和理解;或在講計劃和總結這類文書寫作時,也應該向學生滲透一些實際工作中可能需要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讓學生間接獲得一些工作的經驗。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選取一些新鮮的、盡量貼近實際工作或生活的例文。同時增強課堂語言的幽默性,從而讓學生轉變認識,投入到有趣實用的課堂教學中來。
2.豐富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
在應用文寫作教學的改革中,很多教師在嘗試使用“情境教學法”。所謂“情境教學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者設定一個特殊的場景,通過學生的參與,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習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例如在講總結類文書時,可以將課堂假設為一個機關部門,把學生按小組分開,每一個小組就是一個部門,每個部門負責相關的工作,這一個小組的同學圍繞本部門的業(yè)務工作在一起討論,討論完后,各自寫成一篇工作總結。每個小組推選出一名部門負責人,部門負責人就需要完成一篇述職報告。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即豐富了教學過程,也使學生了解實際工作的環(huán)節(jié),同時又了解了公文間的關系和不同的寫作角度。
教師在使用“情境教學法”的同時,還可以使用“實踐練習法”,即講練結合的模式。通過理論講解,使學生對文種有初步的認識,進而加強實踐練習。例如在講授完調查報告寫作后,讓學生自主選擇調查的課題進行分組調查。每個調查小組制定調查計劃,列出調查提綱,設計調查問題卷,整理并撰寫調查報告,并讓學生通過PPT或是視頻的形式展示他們調查的結果。整個實踐練習,即是對寫作能力的鞏固與提高,同時也加強學生的組織、協(xié)調和相應的辦事處理能力。[4]
3.一主一輔的教材模式
當前應用文寫作的教材,多為通用教材,要找到符合專業(yè)實際的教材實屬不易。所以,在選訂一本主教材的同時訂一本符合專業(yè)需要的輔助性教材。采用這樣的教材模式,教師在授課時,整合兩本教材的教學內容,將教學內容按基礎模塊、專業(yè)模塊和自學模塊三個模塊進行劃分,采用三種模塊教學能使應用文寫作的教學更符合專業(yè)的實際,也滿足了學生的實際需求,一主一輔的使用,真正做到各取所長、兼收并蓄。
縱觀全國上下各類型的高校,應用文寫作的教學多年來也未能走出其教學的困境,教學改革成效不大。特別是對于以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為導向的獨立學院來說,要突破應用文寫作教學的瓶頸顯得意義重大。我們不僅要從學生和教師的層面去尋找對策,更要進一步制定并完善相應的學科制度,提高對應用文寫作重要性的認識,讓教育部門和更多的學者一同參與進來,為尋找行之有效的應用文寫作教學對策而努力。
參考文獻:
[1] 王玉娟.獨立學院應用文教學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9.3
[2] 張翠明.田清華應用文寫作教學方法初探[J].石家莊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5
[3] 吳曉輝.應用寫作教學之困境及對策探討[ J] .寫作教學,2008.5.
[4]周楠, 淺談獨立學院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幾點體會[ J].華章,2011
作者簡介:
衛(wèi)秋嬌,碩士研究生,吉林大學珠海學院中文系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