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清
【關鍵詞】農(nóng)村小學 作文教學 素材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5A-
042-02
當前,大多數(shù)農(nóng)村小學生害怕寫作文,這也是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師面臨的一大教學難題。為了讓學生由怕寫作文轉(zhuǎn)變?yōu)楦覍?、樂寫作文,教師必須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通過安排有層次的、反復的訓練,摸索出行之有效的作文訓練辦法。下面,筆者結(jié)合教學實踐談一談自己在農(nóng)村小學作文教學實踐中的心得體會。
一、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要讓學生寫出好作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精彩片段等。如筆者引導學生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建立兩大素材積累模塊,一是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積累,二是通過寫日記、習作片段來積累。
(一)通過摘抄和整理好詞佳句積累素材
不少課文的課后思考練習題中都有“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的練習要求,這讓學生在背誦課文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通過摘抄詞句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比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九寨溝》一課后,教師可首先引導學生學習課文在介紹九寨溝的雪峰和湖泊時的用詞準確、生動,如描寫“雪峰”時有“插入云霄”“銀光閃閃”,讓學生想象高聳的雪峰、皚皚白雪在陽光下銀光閃爍的景象;描寫湖泊的語句抓住“大大小小”“顆顆寶石”“鑲嵌”“清澈見底”“色彩斑斕”等,體會湖泊之多、湖水之清、湖石的絢麗多彩,讓學生在寫熟悉的景物時有詞可用、有話可說。接著,教師組織學生運用多媒體建立好詞佳句的匯總模板,可在交互式電子白板上演示模板的建立,具體做法如下:1.利用項目符號和編號中的多級符號來建立標題和記錄內(nèi)容;2.將整理好的文檔轉(zhuǎn)化成PDF文檔,再用PDF閱讀器打開文檔,這樣整理的內(nèi)容更具條理性及觀賞性;3.如有新增的內(nèi)容可在轉(zhuǎn)化為PDF文檔的過程中通過覆蓋原文件完成。這樣能夠不斷更新文檔中的好詞、佳句,模塊在內(nèi)容上也越來越豐富。
(二)通過寫日記、習作片段積累素材
要讓學生把自己的真情實感無拘無束地表達出來,最好的方式就是指導學生堅持寫好日記或習作片段。寫日記或習作片段的內(nèi)容很廣,可寫聽到的、看到的和想到的內(nèi)容。如教師在教學中組織學生完成某項活動時,可以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學生親身經(jīng)歷的學習和生活體驗,是他們印象最為深刻的,自然可以成為寫作的最佳材料。學生寫出來的日記或習作片段,教師同樣可以要求他們用建立模塊的方法積累素材。學生在日記或習作片段中還可以插入圖片、音樂等,或添加教師的批注、同學的評價語等,從中學會總結(jié)經(jīng)驗,整理自己的學習成果。
通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教師運用電子白板展示學生整理的文檔,讓學生相互評價、相互學習,這讓學生學會了積累作文素材,增強了寫作的信心。
二、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睂τ谡Z文教學來說,具備豐富的想象力是寫好作文的源泉。小學生的想象是豐富多彩的,他們能用豐富的想象來描繪未來的世界和現(xiàn)實多彩的生活。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激發(fā)小學生的想象力,拓展他們的想象空間。
(一)讓學生走進生活,大膽想象
無論教材、動畫片中的童話故事都是基于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對現(xiàn)實生活的再現(xiàn),如用動物代替人類的形象來表達作者對世界的認識。學生的生活越是豐富多彩,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就越充實,頭腦里的表象積累越多,想象的空間就越開闊。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閱讀童話故事,學會將閱讀所得的素材融入習作中。比如在寫《未來的生活》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寫作前觀察某一生活環(huán)境,以及人們的生活情況及精神面貌等,然后展開合理的想象,描繪未來生活的景象。學生有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素材作基礎,展開豐富想象作文,寫出的文章更生動。
(二)挖掘課文內(nèi)容,拓展想象
教師還要充分利用課文資源,挖掘課文中的寫作范例,激發(fā)和拓展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可以利用課文中的一段話,也可以利用課本插圖,或是課后練習題讓學生練習續(xù)寫、仿寫、擴寫等想象作文。例如在學習《這個奇妙的世界》一課時,教師讓學生找出文中概括描寫奇妙世界的句子后,提出了“我會克隆”這一話題,讓學生發(fā)揮想象練寫習作片段,有的學生寫道:“克隆人類急需的各種人體器官,能讓病人得到康復?!庇械膶W生寫道:“可以克隆出各種有機無污染的新鮮蔬菜?!庇械膶W生寫道:“可以克隆出無阻力的便捷飛行器,大大減少能源的使用?!崩媒滩膬?nèi)容引導學生寫作的教學形式,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又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充分培養(yǎng)了他們的習作能力。
三、注重作文的評價和修改
(一)教師要重視評價
教師恰當?shù)淖魑脑u價語能夠激勵學生敢說、敢想和敢寫。例如在一次期中測試中,當學生交完試卷后,一個女生對筆者說:“老師在改我的作文時請多給我5分吧!”當時筆者只是微笑應對。當筆者批改這位女生的作文時,發(fā)現(xiàn)她的作文比平時的寫作練習有了很大的進步,筆者決定給她加5分,隨后,筆者把全班學生的作文都復查一遍,分別給另外3位同學的作文也都加了5分。在講評時,筆者對全體學生解釋了對4位同學的作文分另加5分的原因。筆者經(jīng)過這件事后發(fā)現(xiàn),一次中肯的作文評價能引導學生對寫作的重視,調(diào)動了他們的積極性,激發(fā)了他們的寫作興趣。
(二)培養(yǎng)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葉圣陶先生說:“文章要自己改,學生學會了自改的本領,才能把文章寫好。”學生對作文自改和互改的過程,實際上是習作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與同桌相互批改作文,或是多位同學批改同一篇作文等。教師還可以對評改提出要求:要肯定他人作文的成功之處,向同學推薦優(yōu)美詞句、精彩段落,也可以指出要改進的地方。培養(yǎng)學生的自改作文能力,讓同學之間相互啟發(fā),集思廣益,體現(xiàn)了集體的智慧,這對于培育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學習精神有著深遠而積極的意義,更激發(fā)了學生積極參與習作的熱情。
總之,在探索農(nóng)村小學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立足農(nóng)村實際,善于引導、鼓勵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重視作文評改,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其寫作能力。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