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學洲
〔關鍵詞〕 數學教學;計算能力;培養(yǎng);興趣;
訓練;算理;習慣
〔中圖分類號〕 G623.5〔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11—0041—01
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也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從低年級的一兩位數加、減法計算,到中高年級的多位數乘、除法計算,從口算到簡便計算再到四則混合運算,這都說明計算貫穿了整個小學數學階段的學習,這足以說明計算教學以及培養(yǎng)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性。那么,怎樣培養(yǎng)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呢?
一、 培養(yǎng)學生計算的興趣
心理學家皮亞杰說:“所謂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會樂于學,樂于做。單純的計算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倦心理。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動、好勝心強這一心理特點,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形式的練習代替以往單一的練習形式。例如,上新課時用游戲、競賽等方式引入,用卡片、小黑板視算,聽算說得數,限時口算,自編計算題等。實踐證明:訓練形式多樣化,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
二、加強練習和基本技能訓練
1. 口算開門??谒闶枪P算、估算和簡算的基礎,利用它可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因此要重視學生的口算訓練。在教學中,筆者堅持每節(jié)課3-5分鐘口算練習,效果明顯。在口算訓練中,可以是教師問學生答,也可以是學生問教師答,還可以是學生問學生答。
2. 估算給力。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問題,實際上都不需要非常精確的結果,這時我們就可以運用估算來解決。這樣速度加快了,而且又不影響實際的操作,遇到這類問題時應該盡量讓學生估算。另外, 即使在需要精確結果的計算中,估算也會起一定的檢驗作用。 每做完一道題,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用估算的方法來驗證其是否正確。
3. 筆算強化。在筆算教學中,首先,抓好計算法則(性質、定律、順序)的教學,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能靈活運用。其次,注意培養(yǎng)學生按步驟進行筆算的好習慣,讓學生自覺把好抄題關、審題關和運算關。如,在訂正講解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看題目是否抄正確。再次,加強筆算練習的反饋和指導。對一些典型計算錯誤,積極組織學生認真進行分析討論,以便引起學生重視,加深對造成錯誤原因的記憶。最后,設計一些針對性較強的題目,同時還要給學生提供糾正錯誤的機會。
三、透徹理解算理
計算法則是計算方法的程序化和規(guī)則化,不懂算理,光靠機械訓練也能掌握,但無法適應千變萬化的具體情況,更談不上靈活運用。因此,必須處理好算理和算法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循“理”入“法”,以“理”馭“法”,并通過智力活動,促進計算技能的提升。首先,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及教具演示和學具操作,把抽象的算理形象化、具體化。其次,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幫助學生理解算理。另外,對新知識的理解是建立在和原有的有關知識發(fā)生聯(lián)系的基礎之上的,教學中,對新舊知識多角度、多側面進行聯(lián)系,新知識就會在學生已有認知結構中“生根”。
四、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良好的計算習慣,直接影響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培養(yǎng)學生計算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在教學中,筆者嚴格要求學生做到:1.做題時要認真仔細,看清題目所表達的題意,看清題目中所提供的數據,根據題目的要求說出數量關系,并正確列出式子進行計算,以提高學生解題的準確性。在書寫格式方面,也同樣要求學生一絲不茍、工工整整地完成。2.計算時要求學生先看一看整個算式由幾個部分組成的,想一想如何計算,再看一看有沒有特殊條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簡便方法計算。這里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題目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觀察、分析。3.做完題后要認真檢查和驗算。驗算是自我檢查計算結果是否正確的重要手段。驗算不僅能保證計算正確無誤,而且還能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指導學生驗算要有明確的目的和嚴格的要求,要求學生做到每題必檢查,每步必驗算,以保證計算的正確性。
編輯:謝穎麗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