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旭琴
摘 要:通過讓學生走進幽默,感知幽默,深入幽默,使學生感受幽默的語言表達。在作文教學中注入幽默的元素,以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童心,童真,以此彰顯兒童作文的個性。
關(guān)鍵詞:幽默化;兒童作文;快樂作文
兒童在作文過程中加入幽默元素時,兒童的最真、最靈動的東西便會自然流露,會激發(fā)情感,使兒童更加情緒高漲,思維敏捷,浮想聯(lián)翩。這正是寫作時的最佳狀態(tài),所以在讓兒童寫作時隨機引入幽默元素,對兒童的寫作非常有益。
一、建構(gòu)幽默的語言
我們來欣賞我班一位同學在寫《老爸也愛美》中“長痘痘風波”的精彩語句:
他又找來鏡子,拿起梳子,在那兒一個勁兒地用頭發(fā)作著“掩飾”工作??啥欢灰膊皇救酰习衷绞侵嗡?,它就越囂張。望著鏡子里的自己,美麗的額頭變成了“天文圖”……
文章抓住老爸的語言及神態(tài)等方面的幽默,使人讀了忍俊不禁,真是一則味道十足的輕喜劇。學生有了這樣幽默化的語言意識,使語言化生硬為生動,變平常為非常。
二、打造幽默的命題
一道散發(fā)著幽默馨香的命題,就是一把開啟學生思維的鑰匙。所以,我在讓學生命題中,讓學生首先考慮選取的題目是否幽默?如一位學生以《“沒安好心”的老師》為題,就頗具幽默意味。通過前一個“沒安好心”與后一個“老師”相搭配,顯示了一定的幽默。
當然,擬制幽默的命題,還要考慮題目的可讀性與可寫性。如,《咱家的“懶”媽媽》《大鼻子姐姐和小嘴爸爸》《神探狄小龍》等文題,通過錯位、對比、戲仿等修辭方式,通過巧設聯(lián)想觸媒,讓人一看題就浮想聯(lián)翩。
三、理解幽默的方法
寫好幽默化的作文,了解幽默的方法還是有一些必要的。在幽默化的作文教學中,我嘗試性給學生講了一些方法:
移花接木:把在某種場合下十分恰當?shù)那楣?jié)或語言,移植到另一迥然不同的場合中,達到張冠李戴、“荒唐”可笑的幽默效果。如,一位學生在他的作文中這樣寫:老師看到一位同學在偷看旁人的答案時,悄悄地回到講臺上,輕輕地對同學們說:“今天,我們教室里有一只長頸鹿,大家相信嗎?”大家面面相覷,可那位“長頸鹿”竟然還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繼續(xù)上演精彩的“動物表演”。結(jié)果,被大多數(shù)同學看了個正著,都哈哈大笑起來。
顛倒成趣:把正常的人物關(guān)系,或者動機與效果在一定條件下互換位置。如,一位學生看到班級中的垃圾桶,寫了《垃圾桶的故事》,以下為選取片段:
更有甚者,還給這桶玩起了小游戲,他(她)才不從老遠趕過來喂它呢,他(她)們呀,來個“食物”投遞,只在原地一拋——把易拋物品,通通來個“準確性”不太高的投籃。這下可苦了那桶,眼看到手的食物,有時因為投遞者一個技術(shù)失誤,桶只能白白看它們幾眼,真是看著“飯”還要挨餓,實在是有些可憐。明白人知道這不是它的錯,因為是投遞者的緣故;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桶吃起“飯”來習慣真不好,吃飯就吃飯,還落得個滿地都是。
這個垃圾桶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不合情理:從某種十分合理的邏輯中推出一種出人意料的結(jié)果,產(chǎn)生幽默。如,學生作文《我是小偷嗎?》:輪到我管紀律的時候常被別人說,幾個調(diào)皮蛋就是不吃這一套,臉都丟盡了。于是當班長管紀律時,我就一直注意她的那套管理方法,看看她究竟有什么法寶。后來,我終于學會了——“殺雞給猴看”的招數(shù)。你還別說,挺管用!一下子就控制了現(xiàn)場吵鬧的氣氛。你說,這叫偷嗎?
小作者就是運用“不合情理”的方法,利用“小偷”的作為,寫出了出人意料的表達效果,使我們感受到了其中的幽默。
作文應該是快樂的,作文應該有自己的思想,這是我教學生習作的終極目標。
(作者單位 溫州市文成縣南田鎮(zhèn)中心小學)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