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倫惠
摘 要:隨語文閱讀的方法很多,這就需要我們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去發(fā)現(xiàn)去積累去實踐,才能找到最為理想的途徑。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讓農(nóng)村小學的孩子們?nèi)ラ喿x中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在博覽群書中品悟華夏文化意蘊的悠遠深長,讓我們教育事業(yè)者不斷去探索語文教學這條漫漫長路,不斷改進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質量,共同致力于提高我們農(nóng)村孩子們的語文素養(yǎng)吧!
關鍵詞:閱讀;教學;活動積累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299-01
從事小語文教學經(jīng)歷讓我不得不承認農(nóng)村學生的閱讀興趣不濃,閱讀能力不強,閱讀量少,這些因素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學習成績。然而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又處于基礎和核心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決定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在近幾年的教學活動中,我努力改變自己以前古老的作法。把學生們放在教育教學的“主體”地位,充分讓他們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變以前的被動學為主動學;呆板學為靈活學;苦學為樂學
一、閱讀教學要注重感悟閱讀,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段好的導語,能引起學生閱讀的極大興趣。小學生對什么事物都懷有一種好奇心,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們的這種心理,精心設計閱讀課文的導語,積極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我在教學“雨”這篇課文是,我引導學生說:“你們都見過‘雨,‘雨對我們大家是再熟悉不過的事物,它與我們的生活時時相伴,就象我們的好朋友,誰也離不開誰,可你們知道下雨時天氣怎樣?風怎樣?雨水是怎樣的?莊稼又是怎樣等這些情景嗎?你們想了解嗎?”同學們個個精神抖擻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說:“好,今天我們學習一篇關于寫‘雨的課文,課文詳細地介紹了這些方面的知識,請你們用自己的能力去閱讀課文,并尋求答案好嗎?”話音剛落,學生就情緒高昂地朗讀起課文來。
在讀文感悟的基礎上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尊重學生的個性,整個感悟過程需要他們自已完成,而不是老師包辦代替,給學生心靈以自由。當然,老師也不能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要適時加以指導。老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指導:一是為學生指導思考的方向;二是幫助學生拓寬思路,引導他們多角度地想問題;三是把學生思維引向深入;四是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在學生已充分感悟的基礎上通過聯(lián)想展開對話,并引導學生對不同看法加以辯論,讓學生在互相交流中,取長補短,發(fā)展思維;五是利用閱讀,促進寫作,小學語文教材所選的課文,大都文質兼美,文情并茂和生活緊密聯(lián)系,不僅有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還凝聚著強烈、豐富的情感,為學生寫作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二、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途徑
1、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一是為了提高學生閱讀文章的速度,提高課堂閱讀教學效率;二是提高學生做閱讀題的效率?,F(xiàn)在小學高年級的縣單元測試題一般安排了兩道閱讀題,閱讀內(nèi)容占有很大的篇幅,如不提高閱讀速度,學生極有可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做不完。所以教給學生快速閱讀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想切實有效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還必須重視習慣的培養(yǎng)。例如,在單元教學中,精讀課文可以重點分析、研討,而對于略讀課文則是進行快速閱讀訓練的好材料,只要快速閱讀的訓練在閱讀教學中堅持了,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就會在無形中得到提高。
2、養(yǎng)學生閱讀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進行閱讀訓練不可缺少的智能因素,也是達到閱讀目的的必要手段和有效方法。想象是在改造記憶表象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而閱讀中的想象,主要是“再造想象”,即學生按課文中的描述在腦子里構成的想象。這種再造想象體現(xiàn)著學生的知識能力,個人生活閱歷和豐富的聯(lián)想能力。它是進行閱讀教學的必要途徑。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三、創(chuàng)設情境,在身臨其境中訓練學生的語感,培養(yǎng)閱讀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把情感帶入教與學的活動之中,創(chuàng)設和諧美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 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時,我把讀的訓練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通過腦、眼、口、耳等器官活動,把無聲的書面語言轉化為有聲有色、有情有景的口頭語言,從中理解、體味和欣賞景物美、情感美。如在指導朗讀漓江水的“靜、清、綠”這一段時,我先掛出掛圖,進行描述“漓江有許多小船在等著我們乘坐,我們乘著小船、輕輕地搖動雙漿,蕩舟漓江?!苯又シ鸥枨蹲屛覀兪幤痣p漿》,學生在聲畫的作用下入境了。這時我輕聲問道:“你感覺到了什么?”學生齊讀:“漓江的水真靜?。 苯又以賳枺骸澳銈兛吹搅耸裁??”學生再讀:“漓江的水真清??!”(“清”加重了語氣)。讓我們抬起頭,放眼望去,“漓江的水真綠?。 保ā熬G”字讀得響亮而飽滿)。最后我讓學生把三個句子連起來讀。這種讀的訓練不僅有層次,而且有質量,在身臨其境中訓練了學生的語感,培養(yǎng)了閱讀能力。
適當?shù)亟o學生創(chuàng)設意境,給他們提供閱讀的背景,更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學生很好地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因此,我在上每篇課文前,都要充分準備與之相適應的意境,如優(yōu)美的散文、古詩配以樂器、圖畫。記敘文配以課本劇,說明文設制電動課件等。
總之,語文閱讀的方法很多,這就需要我們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去發(fā)現(xiàn)去積累去實踐,才能找到最為理想的途徑。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讓農(nóng)村小學的孩子們?nèi)ラ喿x中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在博覽群書中品悟華夏文化意蘊的悠遠深長,讓我們教育事業(yè)者不斷去探索語文教學這條漫漫長路,不斷改進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質量,共同致力于提高我們農(nóng)村孩子們的語文素養(yǎng)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