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賓
〔關鍵詞〕 化學教學;問題教學法;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04—0088—01
問題教學法是探究性學習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是在“問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展開學習活動,通過質疑、推理、實驗、討論等方式,激發(fā)學生思維,體驗問題解決的過程和方法,并在參與中獲得知識的一種教學模式?,F(xiàn)就問題教學法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一、問題的設計原則
1.必須能夠激起學生學習新東西的愿望和需要。因此,問題的設計既要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要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課堂問題的設計要符合中學生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和中學生思維發(fā)展的特點,問題的設計應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直觀表象到具體抽象,由形象識記到抽象識記,由機械記憶到理解記憶,以達到激發(fā)興趣、活躍思維、培養(yǎng)能力的目的。
3.要適合于學生的知識和智力水平。問題情境的設置不是越難越好,應當符合學生的認識水平和能力水平 。更具體地說,是要以《中學化學課程標準》為依據(jù),正確設計問題,使之既能培養(yǎng)學生能力,又充分顧及學生實際水平。
二、問題的設計方法
1.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學生學習化學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和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化學問題。因此,化學問題的設計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要以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如,在學習《我們周圍的空氣》時,教師從超市買來學生很熟悉的蛋黃派,每組發(fā)一個給學生傳著看。這時可趁熱打鐵問:①袋里充的是什么氣體?它有什么用?該氣體應具備什么性質?②你能通過實驗方法來驗證你的猜想嗎?這些問題把學生帶入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困境。
2.創(chuàng)設有懸念的問題。學生有效的學習應該是在能激起他的興趣的情境中進行的,課堂上教師應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化學學科的特點及本堂課的內容,有效地設計知識懸念,喚起學生獲取新知識的強烈愿望,從而引導學生積極思維。
在講授《二氧化碳》這一單元時,首先播放視頻“死狗洞”,以問題的方式提供學生“偵探”的線索:人們?yōu)槭裁礇]察覺到殺狗的“兇手”是二氧化碳呢?為什么山洞中狗會死去而人卻安然無恙?為什么二氧化碳會成為致命的“殺手”?問題提出后,同學們討論熱烈,最后由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很快得出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而且密度比空氣大的結論。
3.設計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在設計課堂問題時,要既有當前應當解決的問題,同時更應有與當前問題有關,可供學生自己回味、思考的有待解決的問題。這樣的問題情境營造了一種意味無窮的教學心理境界,學生會興趣盎然地繼續(xù)參與學習與探討。
例如,在學習電解時,教師問道:“CuSO4+H2O”能否反應?學生脫口答道:“不會。”這時老師說:“如果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起一個地球,如果給我一個條件,我就能使這個反應進行下去?!碑攲W生眼見到硫酸銅溶液在通電時一極產(chǎn)生氣泡,另一極產(chǎn)生紅色的金屬銅后,這“出乎意料”的現(xiàn)象,讓學生迫切想知道其中的緣由,會迫不及待地提問:“硫酸銅溶液在通電時為什么會產(chǎn)生氣泡和紅色的金屬呢?這種氣泡和紅色金屬是什么物質呢?它們是怎樣生成的呢?”學生對這一知識的認定恐怕會使他們終生難忘。
三、運用時應注意的事項
1.課堂提問要注意方法和角度。教師要充分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育手段、趣味實驗、生活現(xiàn)象等手段把抽象問題具體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探究問題的熱情,提問角度要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程度,要考慮面向學生群體,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讓稟性、天賦不同的每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
2.課堂提問要把握好難易程度。設計問題時,教師要善于把教材內容與學生知識水平和思維水平巧妙地結合起來,準確把握難易程度。問題太簡單,引不起學生的興趣,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但是太難的問題會導致學生思維目的不明確,這樣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對一些偏難的問題,可以作比較淺的處理,化難為易。
3.課堂提問要結合學科特點?;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實驗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問題教學情境,千變萬化的實驗現(xiàn)象讓學生驚奇、詫異和不解。它會使學生對知識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渴望對新知識的獲得和探究。
總之,問題教學法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學會自己尋找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設計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
編輯:張 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