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舉
摘 要:作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經(jīng)常令師生感到頭疼的一個問題。在一線的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對寫作充滿恐懼心理,覺得無話可說,無事可講,難于下筆。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固然很多,有學生缺少閱讀的原因,有學生缺少生活經(jīng)歷的原因,也有教師教學不得法的原因,但更與我們教學中長期形成的方式、策略、思路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這應該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關鍵詞:作文教學;體驗;批改;興趣
我作為一名多年在一線工作的中學語文教師,深感作文教學工作的艱巨。因此,如何指導學生有效作文,就成了我經(jīng)常思考的問題,下面聯(lián)系我的教學實踐談談體會。
一、在生活體驗中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
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我們首先碰到的問題是學生不想寫,其中的原因就是學生沒有經(jīng)歷過真實的生活體驗,出于應付作業(yè)而進行“編”作文,他們老覺得沒有值得去寫的東西。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1)學生天性好玩,我們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創(chuàng)設情景,積累生活體驗。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熱情,易于投入自身的真實感受。比如在舉行一場爬山運動后,再讓學生寫一篇關于爬山的文章,學生自然就會有話可說,寫起來自然也就得心應手了。這樣就避免了學生編作文的現(xiàn)象。
(2)適當自主命題訓練。解除對學生個性的束縛。歷代的大量文學作品大都是在作者自主自愿的基礎上進行的自由創(chuàng)作,只有這樣才能最大可能地投入作者感情,從而感動無數(shù)讀者。而與此相反的是我們現(xiàn)在的作文教學,更多的時候是進行大量的固定題目的習作練習,這就像帶著腳鐐跳舞,學生可以自由發(fā)揮的余地自然就小了許多。因此,放手讓學生自己選題寫作,就是一種好的作文方法,是經(jīng)過實踐檢驗的,我們?yōu)槭裁床辉趯嶋H中進行嘗試呢?
(3)鼓勵學生寫自己熟悉的。學生的作文只有貼近生活才能感動自己,進而感動別人,寫出好的作品。因此,我們要鼓勵學生寫自己熟悉的領域,不要讓學生在十分陌生,甚至是未知的領域消磨時光。但現(xiàn)實卻是我們經(jīng)常按照課程標準,機械地給學生布置作文。長此以往,學生就容易養(yǎng)成完任務,講套話,說空話,扯假事的壞習氣。這種做法極容易誘發(fā)學生的另一大問題,即抄襲,而這又是我們經(jīng)常面對的又一尷尬,所以我們應該有足夠的重視。
二、鼓勵學生從“真”字開始
生活是寫作的真正源泉,大自然是所有藝術創(chuàng)作者的老師,因此,生活是解決 “沒啥寫”的真正良方。要防止無病呻吟,說空話,說大話,就要讓學生“下水”體驗真實生活,有自己的真切感受,進而表達自己的體驗。就算是講一個簡單的小故事,因為真實,經(jīng)常能打動我們。這樣的例子我們經(jīng)常遇到,記得在我們班的一次口頭作文活動中,有一位學生說到了他和鄉(xiāng)下爺爺一起生活過的一段時光,說到他爺爺剛剛?cè)ナ馈>瓦@樣一個故事,因為真實,感動得好多學生落淚。這件事給我的印象很深,從此,我就堅持讓每位學生說真話、講真事,因為我堅信這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
在學生已經(jīng)做到了說真話,講真事的基礎上,我們教師就要適當?shù)胤艑拰W生的要求,哪怕學生的詞句中有些瑕疵,也不能對他們進行過多地指責,而是要進行大量的正面引導,樹立起學生信心,克服因說真話而受嘲笑的顧慮心理。
三、學習方法
好的方法,往往能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好的方法又經(jīng)常讓我們出力不討好,這是我們生活中早就明白的道理。因此,習作實踐中的方法十分重要,如何培養(yǎng)學生好的方法呢?我認為教師要多指導學生進行細心地觀察,用觀察來解決“如何寫”的問題。積極捕捉生活中的亮點,讓學生進行積極主動地觀察,找出事物的特征,并學會概括,這樣就培養(yǎng)了他們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對周圍世界保持一顆強烈的好奇心,去發(fā)現(xiàn)人和事的獨特處以及給自己留下了那些深刻的印象,然后加以提煉和總結(jié)。實地的觀察容易使人產(chǎn)生突發(fā)的靈感,表達的靈感沖動,速寫自己的經(jīng)歷,而這種沖動一旦形成習慣,將對學生產(chǎn)生一種固化的能力,長期有效和存在,并在實際的習作中大顯身手。
四、加強修改訓練
(1)讓學生理解,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一次成型的作品會有大量的疏忽之處和不盡人意的地方,因此,修改是十分必要的。曹雪芹先生的“披閱十載,增刪五次”這對我們的習作有著重要的啟示。學生對某一事物的認識,總是隨著知識的增多而逐漸加深,所以作文寫完后,如果擱置一段時間自己再看,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不妥之處,此時,再對作文進行修改,往往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利用修改的辦法,我們可以解決如何才能“寫好”的問題。久而久之,功到自然成,與讀者見面的必定是好文章。
(2)好文章必須做到有血有肉,完美豐滿。增之嫌肥,減之則欠親切。只有具備黃金比例結(jié)構和生動真實的情感,才能引讀者“入勝”,讓讀者隨文字“歡喜我的歡喜”,“憂傷我的憂傷”。要想抓緊讀者的心,就得有具體的描述,像工筆畫,呈現(xiàn)在觀賞者面前的是那些美妙的枝蔓,靈動的經(jīng)脈,甜蜜的芬芳······無一不是具體的。因此,作文教學也一樣,必須指導學生把作文寫具體,寫生動。寫出的文章堅決不能讓看的人有“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缺憾。
此外,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們還應當格外留意,多鼓勵,少批評,保護學生剛剛萌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防止因急于求成而拔苗助長,對學生的脆弱自信造成打擊。如果我們教育無方,使他們羞于說出自己的體會,那就是從根本上動搖了學生寫好作文的基礎。
總之,我們要把學生的生活體驗當做基礎,把說真話當做前提,把修改當做成功的保證,把批閱當做再次提高的契機,認真研究學生的體驗。發(fā)揚傳統(tǒng)作文教學的成功經(jīng)驗和新理念的指導作用,在實踐中多練習,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的作文水平一定能獲得大幅度的提高。作文也將不再是學生的負擔,老師的心病,而是學生進行表達自己想法的一種絕好途徑。而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也必將帶來其他各個方面的正面效應,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
(甘肅省通渭縣平襄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