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軍平
摘 要: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學生的主體地位越來越被重視,只有把學生當做是課堂的主人,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高效完成教學任務。作者總結多年的生物教學經驗,就“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方法。
關鍵詞: 學習興趣 生物教學 生活化教學 實驗教學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得知識形成科學素養(yǎng)的主陣地,教師往往把學生當做是配合完成教學目標的客體,而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上大部分學生只是跟在老師的后面慢慢吞吞地前行,出現(xiàn)“啟而不發(fā),憤而不扉”的局面。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課堂教學效率實在不高。因此,要吸引學生,讓學生達到“欲懂不得,欲罷不能”的境界,為進一步學習做好知識、思想、心理準備,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尤為關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堂教學要激發(fā)學生的新奇感,引導學生的探索精神,啟迪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在對學習任務的設計過程中不僅僅要著重考慮學生的基礎、學生的需求、學生進步的空間等,還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愿意學、主動學。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情感和心智,引起共鳴,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學習中,讓學生切身感受到自己不是“盛知識的容器”而是采擷知識盛果的人,這樣學習的積極性才會提高。
吸引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多種多樣。我國的語言精妙絕倫,博大精深,言簡意賅,許多的生物學知識或現(xiàn)象與古詩詞、諺語、比喻等能恰到好處地結合,既可豐富教學內容,又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唐詩“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形象地描述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恢復力穩(wěn)定性。用“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講述生物的性狀和親本之間的關系;用“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泥巴”描述食物鏈的關系,通過“浮游植物→蝦→小魚→大魚”這一食物鏈的有機聯(lián)系,引申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物質和能量轉遞過程,學生聽來生動有趣,簡明易懂。葉綠體的結構比較抽象,在講解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我為學生打了一個比方:囊狀薄膜就像燒餅,一個又一個的燒餅堆起來就形成基粒,而燒餅上的芝麻就好比進行光合作用的色素。講解能源物質時,為了讓學生清楚地記住主要能源物質和直接能源物質,我將糖類和ATP分別比喻成家里的存折和口袋里的現(xiàn)金。這些語言使得課堂變得“雅俗共賞”,將繁重沉悶化為輕松活躍,成功地為解決生物上的一些難點概念和重要知識點立下功勞。
“生活即教育”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教師也可結合生活中趣聞軼事,巧設疑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例如,在講解“遺傳”時,我先給學生講一個小故事:美國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絕了許多風流瀟灑的公子哥們的追求,卻寫信向長相普通,不修邊幅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求愛。她寫道:“如果我們結婚,我相信我們的后代一定會像您那樣的聰明,像我一樣的漂亮?!痹儆晒适乱鰡栴}:“如果他們結了婚,她能夢想成真,遂其心愿嗎?”同學們幾乎同聲回答:“可能的?!薄盀槭裁茨兀俊睂W生議論紛紛,雖答不全,但對此都產生濃厚興趣。趁此時機,我再由淺入深,層層分析基因組合的特點和遺傳的方式及最后產生的結果,學生聽來津津有味,教學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知識基礎,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一些貼近生活、富有趣味問題,在課堂上巧妙地制造懸念,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伴性遺傳”時,提出“為什么紅綠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為什么母親患有色盲,兒子就一定患有色盲”貼近生活的這些問題,學生耳熟能詳卻又不能科學地解釋,必然能夠引發(fā)學生開動腦筋思索、積極發(fā)言,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使他們很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
實驗教學是生物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驗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比教師說千百遍更有效,還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分析“植物細胞的失水和吸水”這個實驗結果時,幾乎全部的學生都認同老師所講的觀點,植物細胞在高濃度溶液中失水而發(fā)生質壁分離現(xiàn)象;在低濃度溶液中,細胞吸水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但是由于細胞壁的存在所以植物細胞并不會發(fā)生吸水漲破的現(xiàn)象。但是就有這樣一個學生,在我們分析結束之后,舉起手說:“老師,我看到了液泡膜破了,這是為什么呢?”課堂氣氛立刻活躍起來,學生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提出新的問題,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只有讓學生充滿興趣地投入課堂,教學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師把課堂還給了學生,把學生逐漸從“學會”、“會學”引導到“樂學”的軌道上來,學生實實在在地動起來,成了課堂的主人,課堂教學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參考文獻:
[1]石晶晶.初中生物教學中興趣培養(yǎng)的途徑.考試周刊,20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