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民
摘 要:語文作為眾多學科中的重要學科,是祖國文化傳承以及陶冶情操的重要媒介。語文課程,就是要求學生掌握語言的含義以及語言的積累,無論是語言規(guī)律還是語言能力都得到提升。這是語文課程所獨有的特性,是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語言文字訓練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語文教學;激發(fā)興趣;競爭機制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對小學低段識字有明確要求: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愿望,認識常用字1600-1800個,會寫其中的800-1000個。然而,識字教學本身是枯燥、乏味的事情,再加上低年級學生獨特的心理特點,要求我們的識字課堂具有趣味性,是充滿快樂體驗的課堂。那么,如何使我們的識字課堂充滿快樂呢?經過我在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有以下做法和大家交流
一下:
一、多彩的活動,激發(fā)興趣和欲望
興趣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迅速地進入記憶集中的狀態(tài)。讓學生對于學習產生很好的狀態(tài),在課堂中安排各種的學習活動,可以激發(fā)和增強學生對于知識的興趣,這樣可以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把記憶力集中起來,同時,課堂的興奮點都集中到各類的課堂活動中,讓學生不斷地增強對學習的興趣和欲望。
二、引入競爭機制,定期展示識字成果
在小學識字教學中,要根據(jù)每個階段的學習目標,制訂有針對性的課堂內容。根據(jù)學生的心理情況,不但要讓學生在課堂中學習到生字,也激勵學生在生活中進行識字??梢栽诖颂幹朴喴粋€識字活動,以周為單位,分成若干個小組,進行識字比賽。這樣在無形之中,增加了學生的識字量,同時學生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學到很多東西。由此可見,學生的識字潛能是無窮盡的。
“萬丈高樓,平地起”,在學生的小學生涯中,字句訓練作為學生的基礎,學好與否關系著學生今后閱讀能力的發(fā)展,在兒童低年級的時候,可以很好地掌握字句,只要能夠受到良好的學習氛圍熏陶,加上刻苦鍛煉。這樣對于學生的未來有著很大的益處。而且多模式教學既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增強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讓學生在快樂的氣氛中成長。
(作者單位 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第三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