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層教學法是針對班內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不同的教學情境,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經過努力得到最優(yōu)發(fā)展。分層教學法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差異,它克服了傳統(tǒng)教學因教學內容、要求、方法都同步劃一帶來的種種弊端,保證了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提高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合適方向,制定自己的學習進程,學會學習。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個性差異;以人為本
[基金項目]本文是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開放大學應用分層教學法的研究與實踐》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ZC1212010.
在素質教育的的今天,教師要改變以前單一的教學模式,承認個性差異、尊重個性差異、實施因人而異的分層次教學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fā)展,學習水平得到普遍提高。教師通過摸底分層、動態(tài)管理和實施備課、授課、作業(yè)及課外輔導等全方位的分層教學,在英語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考慮學生的差異性,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使不 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得到提高和發(fā)展。分層教學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能把教師對每個學生的愛貫穿其中,既尊重個性,體現(xiàn)差異 ,又激發(fā)活力,促進發(fā)展。近來,我在英語教學實踐中進行分層教學方法的嘗試,具體做法如下:
1 摸底分層,動態(tài)管理
在實施分層教學前,教師要做好以下幾點:
1.1 摸清實底,避免定位失誤
利用一個學期的時間,結合每天上課、作業(yè)、日常測驗、單元測試以及期末考試,綜合學生的表現(xiàn),在教師心中給每個學生一個準確的定位,避免分層定位錯誤,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1.2 合理分層,比例適當
按照學生的測試分數(shù)、智能及思維靈活程度等因素動態(tài)地把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 (各層次的人數(shù)根據(jù)班級情況而定,比例大致為 l:2:1,每個層次的學生可根據(jù)以后發(fā)展情況隨時調整)。A層次是班里學習成績、學習自覺性、主動性各方面都較優(yōu)秀的學生,C層次為學習成績、學習自覺性、主動性以及潛力各方面都相對較差的學生,其余的B層次,這個層次的同學是大多數(shù),他們最有可能通過努力進入A層,也對 C層的學生形成最直接的激勵,易在班級形成比、學、趕、超的局面。
1.3 動態(tài)管理,適時調節(jié)
原始分層時的各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發(fā)生變化,教師要根據(jù)這些變化,適時對各層次學生進行調整,使 A層學生感到壓力 ,B層學生看到進步,C層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希望。從而使全體學生增強上進心,樹立自信心,維護自尊心,努力學習。以上分層、設組的優(yōu)點是能顧及到各類型的學生,易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挖掘學生的潛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助于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2 分層實施
分層確定后,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密切關注教學流程各環(huán)節(jié)的的學生表現(xiàn),實施分層教學,爭取使每名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我認為,分層教學可以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分層備課
在備課時,教師對于所要傳授的知識點,為便于學生掌握,列舉的例子應該體現(xiàn)出由易到難的原則。所謂易,是指列舉的這些含有知識點的句子都是由所學過的常見單訶構成,這樣便于全體學生都能掌握這個知識點。所謂難,是指例句中含有一些使用頻率較高的生單詞,這是為A、B層次學生所準備的。使他們掌握知識點的同時,也擴大了詞匯量。課時教師要充分學習課程標準。鉆研教材,分析學生,精選題目,突出小型綜合,注重分層訓練,不同層次的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和基礎選擇目標,這樣既可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每位學生獲得成功的信心,使他們變“被動式接受”為“主動式探求”,使教學效果及學生參與達到最佳。在提問學生時,尤其應該考慮到容易的問題讓 B、C層次學生回答,而把最難的問題留給 A層次學生,這樣既能讓落后生吃好,又能讓優(yōu)等生吃飽,體現(xiàn)了照顧一切學生的原則??傊趥湔n時一定要做到內容與學生協(xié)調,為成功組織實施分層教學做好充分準備。
2.2 分層上課
在課堂上主要做到分層提問、分層討論、分層練習。這是實行分層教學的中間環(huán)節(jié)。提問要注重層次性,及時點撥,充分發(fā)揮學生非智力因素作用,讓學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2.3 分層作業(yè)
對于課外作業(yè),教師教師不能千篇一律,可以通過 “兩部三層”方式布置不同層次的作業(yè)?!皟刹俊笔侵缸鳂I(yè)分為必做題和選傲題兩部分,“三層”是指教師在處理作業(yè)時要具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知識的直接運用和基礎練習,是全體學生的必做題。第二層次為變形:題或簡單綜合運用題,以 B層學生能達到的水平為限,第三層次為綜臺題或探索性問題第二、第三兩層次的題目為選做題,這樣可使A層學生有練習的機會,B、C兩層學生也有;充分發(fā)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2.4 分層輔導
分層輔導不是全班級補課,哪些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好,哪些學生聽力不入門,哪些學生閱讀有待提高,教師要做到心知肚明,并且能對癥下藥。另外,對于學困生的輔導,應從最低點開始,注重課本知識,基礎知識,如要求他們多復習詞匯、句型、課文,多做基礎題;使其學會思考 ,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和學習興趣,以期進一步提高每個學生的英語水平。對于優(yōu)等生應著重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除了通過組織英語角來提高英語交際能力,還可鼓勵他們承辦英語黑板報,并當作者,以此來提高他們的實際運用能力和寫作能力。另外,還可以提倡有條件的學生通過收聽英語廣播來提高聽力水平。
總之,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學生之間總有差異,教師要深入研究和了解每個學生,根據(jù)其不同情況和特點,提出不同的要求。對于優(yōu)等生要鼓勵他們,再接再厲,讓他們帶動幫助學困生,強化他們的實際運用能力和應試技巧對于學困生,教師要給他們指點學法,鼓勵他們積極進取,堅定信念,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品質和和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 陳露露.基于分層教學法的初中英語教學探索[J].科教文匯,2010(26) .
[2] 傳成琴.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法的探究[J].科學咨詢,2009(6) .
[3] 陳巴國.分層次教學法在專業(yè)課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yè).2012(06).
[4] 王紅莉.關于英語教學法課程改革的思考[J].瀘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03).
[5]王平.常用的英語教學法比較與分析[J].改革與開放,2011(03).
[6] 陳靜.我國英語教學法的歷史轉變及促進因素[J]河南職工醫(yī)學院學報 2012(02).
作者簡介
楊麗(1985-),女,黑龍江齊齊哈爾市人,助教,碩士,主要從事英語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