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春
【摘要】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學生特點,結(jié)合學科特點進行德育滲透。但是教師要正確處理德育與語文教學之間的關(guān)系。講求德育滲透的實效性,把握不同的課型,時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德育滲透 教學策略
教師的首要任務(wù)是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既得到知識的積累,又受到德育的教育。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每一位語文教師都要認真思考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的策略。
1 把握學生特點,結(jié)合學科特點進行德育滲透。
1.1 把握學生特點,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
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個性特點,選擇適合小學生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教師要通過各種不同的教學方式了解學生的品德狀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制定不同的教育策略,讓學生能夠愉悅地接受教師的教育。
1.2 結(jié)合語文學科特點,選擇學生的喜歡的教學方式進行德育滲透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可以進行德育滲透的文章,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大膽創(chuàng)新,不拘一格,讓學生接受德育教育。低年級語文教師可以把握和學生生活實際相關(guān)的一些文章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拼音教學是低年級的語文教學重點,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拼音教學的過程中不但要教給學生發(fā)音的方法和拼讀技巧,還要在拼音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如在中高年級語文教師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效把握文本進行德育滲透。如在《日月潭》、《黃山奇石》等文章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把握文中反映的祖國的山河壯麗、物產(chǎn)豐富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
2 教師要把握不同的課型,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2.1 識字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識字教學貫徹整個小學階段,但是低年級周而復(fù)始的識字教學難免不讓學生感覺到乏味。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但要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還要通過識字教學觸動學生的心弦。如在“打”的教學中,教師在教完學生字形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組詞。有些同學可能就會組“打架、打人”等詞語,這時,教師在肯定學生組詞正確的基礎(chǔ)上,就可以和學生們談一下在生活中打人對不對,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德育教育,明白了在課下應(yīng)該與學生友好相處。這樣的教學方法不但能夠提高學生在生活中對于生字、詞語的應(yīng)用,還讓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
2.2 閱讀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涉及了很多豐富的思想品德因素的課文。教師要把握不同的文本結(jié)合本班同學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德育滲透。教師只有讓學生沉浸在課文的情境中并和文本產(chǎn)生共鳴,才能真正受到教育。
2.3 作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小學生正是思想品德形成的時期,而作文是小學生能夠真實地傾吐心聲的園地。教師要充分利用作文這塊陣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教育。教師在學生的日記或者習作中發(fā)現(xiàn)德育問題的時候,要通過點評和座談和學生進行溝通,幫助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對于班級內(nèi)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也可以通過布置作文讓學生進行展現(xiàn)一下自己的內(nèi)心,并在合作交流中讓學生扭轉(zhuǎn)不良思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3 德育教育要講求實效性
3.1 教師要將德育教育滲透在生動形象的文本教學過程中
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點讓語文學科的教學承載著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和社會主義德育品質(zhì)教育的重要任務(w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通過語、言的學習受到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生動形象的文本,讓學生在一個個活潑的故事中得到情感的共鳴。
3.2 德育教育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jié)合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關(guān)注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選擇恰當?shù)慕逃龝r機進行德育滲透教育?!洞钍肥侨私贪嫘W語文五年級的一篇文章,語言質(zhì)樸,意境秀美,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人情美。教師在完成教學后可以給學生布置作業(yè),讓學生認真觀察身邊的人與人之間互相關(guān)愛的事情,進而讓學生體會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讓學生感悟到生命只有在互相關(guān)愛中才更有意義,人生才會更幸福。
4 正確處理德育與語文教學之間的關(guān)系
4.1 分清主次,切莫本末倒置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德育切入點進行德育教育,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正確處理德育教育與語文教學之間的關(guān)系。在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是從屬于語文教學的,教師要分清主次,切莫本末倒置。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要點到為止,切莫讓德育教育喧賓奪主。教師要善于抓住關(guān)鍵,引導學生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教育學生。
4.2 正確處理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抓住能夠帶給學生感染的文本進行德育滲透,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切不可每時每刻都進行德育的滲透,肢解了課堂,肢解了文本,讓學生忽略了語文的工具性。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的特點進行德育滲透,要把握恰當?shù)臅r機,靈活地進行德育教育,從而達到良好的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