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梅
【摘要】朗讀和默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一種訓練。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要扎扎實實地做好這項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關鍵詞】新課標 小學語文 朗讀 背誦 訓練
朗讀和默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一種訓練。朗讀是默讀的基礎,默讀能力的培養(yǎng)往往要先從朗讀入手。朗讀有助于記憶,能使學生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引起想象,激發(fā)情感,是一種扎扎實實學習語文的好方法。我國古代著名的學者李熹說過:“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數(shù)遍,自然上口,永遠不忘?!崩首x是語文學習的綜合訓練,學生對課文懂與不懂,理解得深與不深,有沒有受到文章內容的感染等,往往都可以從朗讀中反映出來。朗讀的要求,一是能正確地朗讀,要用普通話,發(fā)音清晰,響亮,不讀錯字,不丟字,不添字,不唱讀,不重復字詞;二是能流利地朗讀,就是在讀的正確的基礎上要求讀的通順、流暢,朗讀的速度要接近平時說話的速度。三是能有感情地朗讀,即能讀出抑揚頓挫的不同語調,讀出詞語之間、句子之間、段落之間的停頓,并注意輕重緩急。但是,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生很難一下子做到通順、流暢。在這個問題上,我主要采取以下方法進行指導:
1、我首先估計到那些地方難讀,學生在朗讀時會遇到哪些困難,事先掃清障礙。
2、對一些長句或含義較深的句子,采用提問、慢讀、領讀或者幫學生斷句等方法使學生達到理解并通順地讀出。
3、多采用輪讀的方法(包括個人輪讀和小組輪讀),以便給朗讀能力較差的學生多創(chuàng)造一些朗讀機會,提高他們的朗讀能力。
4、根據(jù)課文內容,提出有感情地朗讀,讀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語調。成功的朗讀必須首先理解文意。因此,我在講授課文時,注意把講解和朗讀、指名讀和集體讀、教師范讀和學生比賽讀有機結合。讓學生做到“眼先到、腦思考、口讀好”。在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認識之后,再要求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5、在感情朗讀中,指導學生讀好邏輯重音。邏輯重音所在的詞語是正確表達文章思想感情的重要因素。如《赤壁之戰(zhàn)》一課第一段,“曹操帶領八十萬人馬,想奪江南東吳的地方。東吳周瑜帶著三萬人抵抗他。雙方屯軍在赤壁,隔江相對,曹操在北岸,周瑜在南岸。”這一段的意思是雙方兵力懸殊,并說明對峙局勢。顯然,邏輯重音應該“八十萬”、“三萬”、“北岸”、“南岸”如果重音落在別的詞語上,這段思想感情就會表達不清。
在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時,要讓學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與文本作者產生共鳴,人情入境,使學生的朗讀真正做到流暢自如,感情豐富。因此,在朗讀訓練中絕對不可急于求成,而要引導學生由易至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默讀是創(chuàng)新的源泉。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和各種媒體的不斷涌現(xiàn),人們獲取知識的方式也越來越多,但是文字仍然是包含信息量最大的載體。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的信息和知識,提高學習和工作的效率,就必須提高閱讀的速度,而默讀就是提高閱讀速度的最佳途徑。可以說,默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那么我們應如何進行默讀訓練
1、在學生準備回答老師口頭或書面提問時要求進行默讀。
2、學生準備做詳細或扼要復述時要求進行默讀。
3、學生準備分段、編寫段意、編寫小標題或提綱時要求進行默讀。
4、準備進行表情朗讀的時候進行默讀。
5、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則因著重培養(yǎng)聚精會神默讀的習慣。訓練時,為學生提供的閱讀材料盡可能要做到生動有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事半功倍的閱讀效果。
6、進行默讀訓練時,要充分調動學生對文字的感受力和想象力,要讓學生想象出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呈現(xiàn)給我們的一幅幅美麗的圖畫,這樣圖文并茂的閱讀,給人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默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效的,這也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訓練。從課堂內的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總結中心到課外的閱讀一整本書,然后寫出故事梗概等,逐步提高學生的默讀速度和默讀能力。默讀要從朗讀逐漸過渡,開始時可以與朗讀同時進行,漸漸引向全默讀,直至養(yǎng)成習慣。
背誦是朗讀到爛熟的結果。背誦不是一開始讀文章就能要求的。一開始只要求多讀、熟讀。讀得朗朗上口了,就會做到“熟讀成誦”,取得背誦的結果。我們的學生有時為了完成背誦的作業(yè),往往是看著書讀一句,就掉過頭去背一句,一句一句地死記硬背,這樣的背法太枯燥、太乏味,不但沒有樂趣,而其效果也未必好。背誦不能靠強記,一定要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這樣才不容易遺忘。我們要指導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識記課文,盡量減少機械記憶的成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反復品味作者的語言,進行內化,最后將作者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達到背誦的目的。如果在學生背誦課文時再采取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方式,效果會更好。我在指導學生背誦《落花生》第三段課文時,將學生分為四人一組,先讓他們理清人物出場的順序是:父親-姐姐-哥哥-我-父親-我。然后讓學生根據(jù)出場順序每人輪流扮演每一個角色一至二次,進行角色朗讀。四人圍坐在一起就像一家人在談論花生的好處一樣,有情,有聲,有境,在人情入境的角色朗讀中,學生已經對課文內容達到了“熟讀”,通過反復吟味作者的語言,咀嚼,消化,吸收,已經將書面語言轉化為自己的口頭語言。這樣,不用花費多少時間,學生已將這段課文背得爛熟。真可謂“熟讀成誦,水到渠成”,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朗讀、默讀和背誦訓練在語文學習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既可以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還能為他們的模仿能力和表演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要扎扎實實地做好這項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