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菊芳
[摘要]學困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造成學生成為數(shù)學學困生的原因是:自信不足、知識不系統(tǒng)、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學困生轉化工作,是我們每一位數(shù)學教師的強烈愿望,也是每一位數(shù)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
[關鍵詞]數(shù)學教學 轉化 學困生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3(a)-0176-01
《數(shù)學課程標準》強調“數(shù)學教育要面向全體,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使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學困生是智力水平正常且沒有感官障礙,對數(shù)學學習感到困難,缺乏上進心和競爭意識,知識脫節(jié),沒有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他們既影響教學成績的提升也影響班級管理的管理。教師應該用愛心去呵護,用真心去關愛,用耐心去教育,認真分析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并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
1.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1.1自信不足
學困生由于長期處于被遺忘、被冷落的角落,內心深處很自卑,甚至自暴自棄。時間一長漸漸地對老師懷有敬而遠之、敬而怕之的心理。過多的失敗讓他們感到學數(shù)學很無聊、很枯燥,時間一長情緒變得非常低落,心理上脆弱,導致對自己學好數(shù)學缺乏自信心。
1.2知識不系統(tǒng)
學困生由于前面的知識內容掌握得不夠踏實,在后面的學習中就不能靈活運用。造成知識結構缺乏系統(tǒng)性,知識脫節(jié)太多,不完整。這種情況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當用到舊知識來解決新學到知識時困難很大。這種情況越積越多,成績也會越來越差。
1.3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可以形成學習策略,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使學生終身受益。但是學困生的學習習慣很差:不能進行主動學習,缺乏自學能力。學習的自主性差,對于所學的知識不會比較、不善于整理歸納,由于理解不深,經常出現(xiàn)象錯誤,影響數(shù)學知識的掌握
2.學困生轉化的策略
對于非智障學困生,教師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地去正確認識他們,研究他們,將我們的愛灑向他們,讓這些遲開的花朵沐浴更多的陽光雨露。
2.1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
通過與家長溝通的方式,建議家長對孩子要多關心、少打罵,多鼓勵、少批評。要多看到孩子的優(yōu)點,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睦、充滿愛的家庭環(huán)境。從而減輕孩子與家長交往時的緊張感,增進家人間的親情與溫暖。幫孩子樹立自信心,增強自尊心,促使他們自信地與人交往。
2.2樹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通過激勵的方法,充分發(fā)揮學困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他樹立自信,找回自尊,健全人格。在教學中學困生能回答的問題,耐心聽取,認真評價,多鼓勵:“這是個好看法”、“你的想法很不錯”等來使他們得到滿足感。重視他們的一點一滴的進步,適當表揚,使他們時常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例如,在一次排座位中,同學們提議要按照成績的好壞來進行排位。我想那這樣的話學困生肯定會被排在最差的座位,這樣會打擊他們的積極性。于是我堅持按照高矮來排座位,當我宣布這種方案時,看到他們正向我投來了感激的目光。
2.3培養(yǎng)興趣,激發(fā)學習動機
學生由于喜歡教師,進而喜歡他所教的學科。因此,在教學中,我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讓數(shù)學教學充滿生活氣息,真正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同時,注重獲取知識的過程,變“學數(shù)學”為“做數(shù)學”。并引導他們將其它方面的興趣遷移到數(shù)學學習上來。同學們喜歡玩電腦游戲,課間我有意識地在他們面前演示不同類型的電腦游戲,并與他約定:自己有進步了,在完成作業(yè)的前提下,放學后可以在我的電腦上玩一會兒。漸漸地玩上電腦成為他們炫耀的資本。
2.4尋找解題方法,降低題目難度
由于學困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差,對于稍微有點拐彎的題目,我采取“鏈接式”訓練方法,引導他尋找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共同要素。通過這種訓練方法使他學會分析問題,找出問題的鏈接點,從而去解決問題。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時,與它們的周長聯(lián)系在一起。例如,一個正方形的周長是24厘米,求它的面積。遷移能力差的學生,知道正方形的面積等于邊長乘邊長,卻不知道和周長的關系。告訴他:要想求正方形的面積需要什么條件?邊長和周長之間又存在什么關系。通過這樣的梳理,漸漸體會到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2.5培養(yǎng)習慣,總結學習方法
教學中注重學困生課前預習,課后整理習慣的培養(yǎng)。通過預習使他們對新知識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不理解地方注上記號,課堂上帶著問題學習新課,使聽課更具有目的性、針對性。并要求他們及時復習所學內容,最后再把學習內容加以整理。更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在解題時,要注意總結解題規(guī)律,在解決每一道練習題后,回顧以下問題:(1)本題有什么重要特點?(2)解答本題的思路是什么?(3)解本題用了哪些數(shù)學思想、方法,最關鍵的一步在那里?(4)你做過與本題類似的題目嗎?你能用幾種解法解決本題?哪種解法是特殊技巧?把這一連串的問題貫穿于解題各環(huán)節(jié)中,逐步完善,持之以恒,解題的心理穩(wěn)定性和應變能力就可以不斷提高,從而也使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和發(fā)展。
總之,對于數(shù)學學困生的轉變,如何使他們由“厭學”到“樂學”,有“困”到“不困”是我們每一位數(shù)學教師所面臨的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只要我們向他們撒下更多的愛,讓我們每一個善解人意的微笑,每一個鼓勵,每一次表揚,都像一股甘泉一樣,注入學困生的心田,成為打開他們心靈的鑰匙。也讓我們共同記住:只要給予足夠的陽光雨露,每一朵玫瑰都會燦然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