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來軍
摘 要:在眾多的全國、省市優(yōu)質(zhì)課大賽教學過程中,不少老師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由于小組合作學習存在著“注重形式,忽視實質(zhì),缺乏實效”的現(xiàn)象,再加上大班額的現(xiàn)狀,小組合作學習沒有真正落實下來。
關(guān)鍵詞:小組合作;創(chuàng)新教學;合作意識
作為一名班主任,如何在管理中融入合作精神,行之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在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找到契合點,一直是我苦苦思索的難題。我經(jīng)過觀察和學
習,上學年在自己的班級進行一些嘗試,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zhì)、大面積提高教學質(zhì)量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一、均衡分組,搭建合作競爭平臺
1.分組,學生多了一份熱情
我的班級共有70人,教室橫排可以擺5張課桌,豎排每組可以擺7張課桌。我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成績、遵守紀律等情況進行好、中、差搭配,均衡分為10個小組,每小組6位學生固定坐在一起,學習上互幫互學,紀律上互相監(jiān)督。每星期一,學生座位以小組為單位不僅橫向滾動,而且前后滾動。如果后排小組內(nèi)同學本星期有上課因紀律被老師批評、作業(yè)拖拉等不良表現(xiàn),那么整個小組下星期就不能滾動到前排。
2.競爭,班主任多了一份清閑
分組并實行組員、座位流動,把座位調(diào)動的“權(quán)力”交給了班長和小組長,各小組自我管理的主動性、積極性普遍增強。每周五值周班長根據(jù)各小組一周的綜合表現(xiàn),宣布表現(xiàn)好的小組調(diào)到前排坐,表現(xiàn)差的到后排坐。各小組長在座位安排時,盡量從成績、紀律上對本小組的6位同學進行合理搭配,師徒結(jié)對子,形成一對一的幫扶。
二、建章立制,形成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規(guī)
1.明確目標,明確職責
分組后,各組長協(xié)商達成共識:學期結(jié)束從成績、紀律、好人好事、文體獲獎等方面進行綜合量化評比,前6名小組為優(yōu)秀,這36位同學都可以得到一張榮譽證書,后進組成員除非達到“破格”條件才能得獎。我們注意建立多角度、全方位評價激勵機制,不僅評選“三好學生”等,還評選“文體標兵”“進步之星”等。
2.整體評價,增強了合作意識
期中、期末考試公布的每個小組的人均成績,讓各組找出差距,明確方向。以前學困生得過且過、有問題不愿問,成績好的學生也懶得解答;現(xiàn)在學困生一是覺得老拖其他幾個人后腿不好意思,二是擔心老不進步就可能被替換,學習的主動性增強。課間打鬧少了,多了一些互幫互學的動人情景。
3.因材施教,關(guān)注弱勢群體
分組不能讓最后一排的學困生“破罐子破摔”,以致影響整體,甚至造成滿盤皆輸。10個小組基本能做到自我管理,讓我有較多的空閑時間和組外的10位同學交流,在紀律、成績上提出要求,為他們制訂一個“跳一跳,就可以夠得著”的目標,為他們和組長牽線搭橋,為他們進入小組想辦法、出點子,讓他們也感受到老師的真誠與溫暖,找到自己的尊嚴。同時小組成員保持流動,也為小組內(nèi)外的同學增添了一份“源頭活水”。
三、注重實效,當然精彩多多
1.前后對比,學生整體成績大幅度提高
分組合作學習有效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整體戰(zhàn)斗力。這一點我們進行了對比分析,初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我的班級學生語、數(shù)、外、政、史五科人均總分比年級第二名的班級高出7分;采用小組學習的方式后,期末考試我班學生五科人均總分比第二名班級高出16.14分;初一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我的班級學生五科人均總分比第二名的班級高出了27.6分,而且五科人均成績也都是年級第一名。通過數(shù)據(jù)對比分析,我們班級的老師、同學和家長達成共識,小組合作學習確實科學、高效。
2.爭先創(chuàng)優(yōu),學生表現(xiàn)精彩紛呈
小組合作學習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增強了學生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我們初一(7)班僅僅在初一學段就有9人次在省市區(qū)征文、演講等比賽中獲獎:曹穎、肖宇飛同學在瑯琊區(qū)古詩詞朗誦比賽中榮獲一等獎;楊心蕊、任啟賢同學在瑯琊區(qū)“建設(shè)幸福中國”征文比賽中榮獲一等獎(并在《滁州日報》上刊載);曹穎同學在“滁州市首屆校園主持人大賽”中榮獲一等獎;肖宇飛同學在全省青少年“建設(shè)幸福中國”中學生演講比賽中榮獲市一等獎、省三等獎;在全國青少年第七屆書信文化活動中榮獲中林澤君同學獲省二等獎;班級團體在“滁州市‘聯(lián)通杯經(jīng)典誦讀比賽”中榮獲一等獎。
(作者單位 安徽省滁州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