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龍
【摘要】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實驗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化學實驗教學方式,才能發(fā)揮化學實驗在提高學生科學探究素養(yǎng)中的作用。為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化學實驗教學,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盡可能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動手實驗,讓化學實驗室真正成為學生探究化學奧秘的舞臺。
【關鍵詞】 化學實驗 教學 學生 探究能力 培養(yǎng)
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探究熱情,培養(yǎng)探究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求知的興趣和熱情,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探究活動。為教師以后的教學開展提供針對性的依據(jù),從而激發(fā)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例如:在“介紹燃燒和緩慢氧化”的教學中,學生學習了燃燒的條件后,教師可引入英國戰(zhàn)艦“歐羅巴”號失火事件:
[故事]1854年5月31日,英國戰(zhàn)艦“歐羅巴”號按照作戰(zhàn)命令開始了遠涉重洋的遠航,它的船艙里結結實實地裝滿了供戰(zhàn)馬吃的草料。兩個多月后的一天,船艙突然冒出熊熊大火,大火迅速吞沒了整艘戰(zhàn)艦,片刻之間戰(zhàn)艦便葬身海底,全艦官兵、戰(zhàn)馬無一生還。事后英國軍事保安部門調查,沒有什么結果,但化學家們根據(jù)英國軍事保安部門提供的材料,卻很快地找到了“縱火犯”。
[問題]誰是縱火犯?
[學生交流]可燃物燃燒要達到一定的溫度,要與氧氣接觸,船艙里有大量的空氣,草料著火可能的原因是溫度達到的著火點,那么,溫度是怎樣達到著火點的呢,可能有如下幾種情況:
學生1:有人放火;
學生2:有人不小心將煙頭掉到草料堆中;
學生3:戰(zhàn)艦在海洋上航行,太陽照射在船艙里熱量來不及散發(fā),溫度升高達到草料的著火點;
學生4:船艙里很潮濕,草料慢慢腐爛產(chǎn)生熱量,聚集起來使溫度升高。
……
通過學生的猜想、分析、討論和教師的及時評價,可幫助學生理解可燃物燃燒的條件。
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利用對學生進行過程與方法教育,同時又增進了學生對化學原理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
2開放化學實驗室,為學生提供探究的舞臺
在實驗內容的呈現(xiàn)形式上還安排了大量的“家庭小實驗”、“實驗習題”?!凹彝バ嶒灐弊鳛閷W生課外實驗的一種形式,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及實驗方法。這類實驗的趣味性比較強,內容與實際結合緊密,實驗用品簡單易得。教科書中以習題的形式呈現(xiàn)實驗,目的是鼓勵學生在家中獨立完成實驗,這類實驗習題,側重于對所學知識和技能的應用,促使學生獨立思考實驗的步驟、用品、操作方法等,具有一定的探究性。但是由于學生在校時間較長,有時在家里一時很難找到相應的實驗用品,許多實驗在家里很難開展,開放實驗室無疑能為他們提供一個新的探究舞臺。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根據(jù)教學內容,利用課外活動,合理開放化學實驗室,為學生完成上述實驗內容提供條件。
3對課堂實驗進行改進,提高探究能力
初中化學課本有許多探究實驗,但有些有待改進,提高對課堂實驗的改進,使這些實驗更易操作,現(xiàn)象更清晰。通過對課堂實驗的探究改進,學生不但了解該實驗的目的、操作、更讓學生由被動觀察變?yōu)橹鲃?、探究,培養(yǎng)了加工、處理和輸出信息的能力,滿足了他們的求知欲,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產(chǎn)生一種想要自己通過自主實驗探究獲得知識的一種意識。例如,用紅磷來測定空氣氧氣的成分實驗可以進行探究、改進為下圖:
這樣,測定空氣中氧氣的成分更準確了。
4設計問題,形成探究實驗情境
氧氣的制取實驗,引導學生對催化劑的探究時,可設計這樣的情境。例如:在實驗室制取氧氣時,學生不小心將雙氧水溶液滴到紅磚上,發(fā)現(xiàn)也能看見產(chǎn)生大量的氣泡?對此學生提出:是否紅磚也能在過氧化氫分解中起到催化作用?那又如何設計實驗來驗證呢?這些意外的發(fā)現(xiàn),有著特別的印象,當他們完成實驗后自然就理解了催化劑的概念。利用問題形成探究實驗情境,能使學生得到啟發(fā),再讓學生動手實驗,臺上臺下焦點聚集在一起,認真觀察、情緒高漲,參與實驗,積極思考。這樣學生不僅能養(yǎng)成了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而且還能使學生問題意識得到表現(xiàn),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精神。
總之,學生的探究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也不是通過一、二次實驗或活動就能培養(yǎng)起來。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實驗探究活動來學習化學,以學生為主體,不斷激活學生探究性思維細胞,同時要盡可能多給學生提供探究機會,學生探究的火花必將迸發(fā),究能力也必將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