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覺
【摘要】藏民族在漢語學習過程中,作文一直是教學的難點,由于語境影響,藏族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很吃力,因此善于引導學生,提高他們對語文的重視度,要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寫作興趣,鼓勵他們多積累,寫生活學習中的點滴,率性而為,才能提高寫作能力。
【關鍵詞】語文興趣;積累素材;寫作訓練
藏族是我國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藏語是藏族的日常用語,學生受所處地域語境的影響,跟漢語言接觸少,語文學習吃力。初中學生語文程度相對較差,發(fā)音不準,用漢語交流困難,聽話水平有待提高,寫作更是難題,平時授課過程中往往采用漢藏語交互使用,講課時需要翻譯成藏文,在這種處境下如何提高學生的漢語交流與寫作能力,結合本人多年的教學研究,認為需要從提高學生對作文的重視度,積累素材,提高語文興趣,加強作文的訓練等幾方面進行。
一、提高學生對寫作的重要性的認識
寫作是語文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語文考核的重點內(nèi)容,在語文測試中所占分值比較高,語文是基礎性的科目,它關系到學生的升學,由于跟日常生活聯(lián)系緊密,在工作生活中應用多,也關系學生今后的發(fā)展。
作文是體現(xiàn)學生素質(zhì)的一方面,素質(zhì)教育是全面的教育,語文學科中包括讀、說、聽、寫、思這幾方面,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各個方面都要得到健康的發(fā)展,也就是要提高這幾方面的能力。讀、說、聽、寫、思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需要進行綜合訓練,而快速地寫出高質(zhì)量的文章無疑是語文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作文能夠有效的開發(fā)學生智力潛能,其本身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要求寫作者有知識素材的積累,并根據(jù)個人的知識情感價值觀等體驗,對現(xiàn)有的語文知識進行加工和提升,它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來源于作者的語文能力以及對生活的把握,是以作者的思維活動為基礎,對語文寫作素材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作文也是時代的需要,時代的節(jié)奏加快,既要能夠快速的閱讀,而且要能進行總結,人們利用現(xiàn)代的科技手段進行交流,例如網(wǎng)絡聊天、空間、博客、論壇等都需要寫作能力,與他人交流,表達個人的觀點和看法等,因此只有掌握了良好的寫作能力,才能更好地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學習和工作需要。
在語文教學中,需要指導學生結合現(xiàn)實,提高他們對作文的重視度,能夠迎難而上。認真引導學生學習好語文,利用漢語進行交流、學習和生活,提高作文水平。
二、提高學生語文興趣,強化聽說讀寫訓練
如何引導學生樂于閱讀積累,善于觀察寫作和交流,是改進作文教學,提高寫作水平的一個重要話題。在學生寫作過程中,尊重學生的感受,提高學生寫作興趣顯得尤為重要。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表達個人見聞感受的興趣。興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內(nèi)驅力,我國老一輩語文教育家,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動機有過大量精彩的論述,讓寫作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是激發(fā)學生習作欲望的一種好方法。要讓學生能說會寫,必須要給學生更多的說話機會,激勵學生的說話寫作的欲望。作為初級中學的語文教師應抓住學生的年齡和個性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好、更為輕松的讀寫訓練氛圍。
在學習和生活中,不失時機地進行說話訓練。初中學生,由于語文基礎薄弱,說話時往往會出現(xiàn)語句重復、語序顛倒,復述不清的現(xiàn)象,因此語文教師要注意引導他們,用完整通順的話語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課上的問答訓練是提高學生聽、說、寫、思等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聽,要仔細聽每一句話記下說的內(nèi)容,并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用漢語說給大家聽。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思路,鼓勵學生在小組討論時積極發(fā)言,再向全班同學匯報。課堂上針對學生特點,掌握好字詞句子,讓學生反復朗讀課文,有些詞句優(yōu)美的段落讓學生理解,同時盡量背誦,默寫;有些課文,反復朗讀之后訓練學生用自己的話語講述故事。
三、積累素材,強化寫作訓練
學習作文要重視課內(nèi)外閱讀與寫作的結合,只有這樣,語文教學才能落到實處。寫作是中考語文試卷的重頭戲,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拿高分的途徑。“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fā)揮”,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材積累,勤收集并積累精彩美妙的句段和篇章,充實自己的寫作文庫。
要加強素材的積累,素料是文章的血肉。初中學生大多缺乏自覺性,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搜腸掛肚,或者胡編亂抄,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是多積累,鼓勵和督促學生摘抄背誦一些名言、古詩詞、篇章,定期檢查,并學以致用。課內(nèi)外開展讀書交流會、朗誦比賽、成語接龍等趣味性活動,提高學生自覺積累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加強語言應用能力。學習描寫人物的外貌特點時,可以叫學生描寫同學的外貌,寫完在班上讀,學生猜,并且讓學生進行評價,這樣不僅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興趣,也能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掌握描寫人物的方法。
作文是思想的真實記錄,是情感的沉淀,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寫作水平,關鍵是抓住學生心理進行指導,鼓勵學生不拘一格的寫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達自己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感人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作文能夠率性表達,順乎自然,寫自己平時喜歡寫的東西,這樣學生才會樂于寫作文。作文“最好是讓學生自己出題目”,平時命題“要能激起學生的寫作興趣”。寫作本身就是訓練語言的運用和表達能力。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利用每周作文課時間讓學生寫一些貼近他們生活文章,鼓勵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寫隨筆,緊扣切身感受的東西,自然隨意地寫出來。每學期除了寫若干篇大作文外,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小作文、周記、雜感等,不求篇幅,只求富有內(nèi)涵和生活情趣,只要寫得生動活潑,哪怕三言兩語也要多給予鼓勵。這樣做學生擺脫了“寫作文”這個框框的束縛,能夠輕裝上陣、暢所欲言,表達真情實感。
總之,作文不難,關鍵在于要有興趣,教師要指導得法,因材施教;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寫作,擁有自己的親身感受,自然會有話可說,有感能發(fā),有情可抒了,此時“寫”已不是一件苦事。因此,教師在習作教學過程中,要花些心思、動點腦子、多點智慧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