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梅佳
[關鍵詞]語文教學;美育;朗讀;感愛美;鑒賞美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0463(2012)02-0034-01
語文教學內(nèi)容是一個多層次、多要素、多結(jié)構(gòu)的美學系統(tǒng)。小學語文教材集中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cè)面反映了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國度的審美情趣、審美要求和審美理念。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強化審美教育,對于促進語文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一、在朗讀中充分感受美
1增強美的感受。教師范讀不但可以再現(xiàn)課文的情趣,而且能使學生更深刻體會課文的情感。教師因勢利導,就會讓學生,從作品中汲取營養(yǎng),產(chǎn)生愛心,生發(fā)美感。如,課文《春天來了》,通過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能使學生在聆聽中感受春風的輕柔、春雨的細密和春花的姹紫嫣紅。
2引起美的想象。課文的美好意境能引發(fā)豐富美好的想象。如,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本G水青山的,美麗,雞犬相聞的安祥,敦厚熱情的溫暖,構(gòu)成了一個完美的意境。學生在朗讀中無不贊賞那恬靜秀美的農(nóng)村風光,無不向往那淳樸誠摯的美好情誼。美好的意境使學生想象在不知不覺中蔚然成蔭;日已西斜,詩人要告辭了,朋友卻苦留不住,只好悵然送客;在門口熱情的主人千叮嚀萬囑咐:等到重陽節(jié)再來村中,菊花開遍籬邊的時候,一定要來田舍共賞菊花,再醉流霞。詩人欣然接受了主人真誠的邀請,爾后帶著微微的醉意。更帶著故人的友誼,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朋友的家。
二、在朗讀中正確鑒賞美
教師通過對文章的語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既喚醒了學生的情感,又提高了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1品味美的語言。語言是“文學的第一要素?!币虼耍x課文首先要抓住作品的優(yōu)美語言,領略語言的美,從中獲得美的享受。散文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動的語言總是依靠優(yōu)美的句式來表現(xiàn)。有的句式對稱,講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參差,講究段落美。如,《桂林山水》一文,作者不但用詞十分傳神,而且句式也非常講究,在寫出“山、水”這兩段中。恰到好處地運用了工整的排比,瑯瑯上口的語感,把水“靜、清、綠”和山“奇、秀、險”的特點描繪得淋漓盡致。在教這類句子時,我們要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分析各分句之間的結(jié)構(gòu)聯(lián)系,使學生充分回味其優(yōu)美韻味,使學生在欣賞中得到美的熏陶,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桂林山水秀麗多姿的強烈情感。
2品味美的形象。如,《小抄寫員》中對敘利奧的刻畫獨具匠心,這篇課文在表達上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通過人物內(nèi)心的活動展現(xiàn)人物的思想品質(zhì),揭示文章的主題思想。課文中一次次描寫敘利奧受到父親的錯怪后的心理活動,在“做”與“?!钡姆磸托睦矶窢幹?確立了自己的想法,“成為習慣的力量”促使他一次次在深夜里爬起來繼續(xù)工作。由于心理活動描寫細膩,使敘利奧關心體貼父母、敢于承擔家庭責任的形象躍然紙上。美德深深感染著大家。同時也啟示學生,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教師、感恩朋友、感恩社會……
3品味美的意境。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難寫之景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當?shù)乇憩F(xiàn)出來,讓學生體會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如,教學《使至塞上》時,要重點賞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兩句。它用直來寫孤煙,寫出了大漠遼闊孤煙直上的景象,用圓來寫落日,使夕陽也顯得格外鮮明,整個景象奇麗壯闊,意境蒼茫雄偉。蘇軾評論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_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又如《天凈沙·秋思》中用九個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修飾語“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再現(xiàn)九種景物,使整個畫面頗像一幅水墨畫,十分耐人尋味,然后用夕陽西下一句為背景,把前三句聯(lián)結(jié)起來,強化了游子的愁情。最后一句點題,畫龍點睛,突出了主人公難以言喻的沉重心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創(chuàng)造出一個深遠的意境來,令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