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國掀起英語熱潮后,英語教學面臨重重挑戰(zhàn),特別是處境尷尬的高職英語。本文以《實用英語》課程為例,總結高職英語實際教學方法,探討了高職英語教學思路和實用教學發(fā)展方向,以期提高高職實用英語教學質量,增強學生就業(yè)競爭力,提升高職英語的教育地位。
關鍵詞:高職英語;實用性;應用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12-0083-02
高職教育以培養(yǎng)高技術人才為主要目標,為社會輸送高等應用型人才。高職英語是高職教育中的基礎課程,是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必修課程。其重視職場交際,以應用為目的,培養(yǎng)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然而當下的高職英語處境尷尬,教學現(xiàn)狀出現(xiàn)邊緣化現(xiàn)象,教學研究者處境為難。在高職院校重視專業(yè)發(fā)展,注重課程實用性的背景下,高職英語還處在公共基礎課程的認知水平,教育地位無法與專業(yè)課程相比,其作為應用型才人必備的素養(yǎng)沒有得到足夠的凸顯。高職英語課程已逐漸淪為職業(yè)教育的附屬品和裝飾品。如何改變高職英語在高職教育中的地位,在新課改的大環(huán)境下提高高職英語教學的實用性,讓學生在培養(yǎng)英語應用能力的同時增強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就業(yè)競爭力,為今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筆者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討:
一、把握人才導向,確保與市場對接
近年來,高職英語教材日益多樣化,聽、說、讀、寫教程層出不窮,教學材料持續(xù)更換,教學模式缺乏統(tǒng)一。由于高職英語不是大學英語,在施教過程中,不能照搬大學英語的模式和大綱,應注重人才市場對高職學生的現(xiàn)實需求,參透英語實用性,結合高職教育特點,理清高職英語教學思路和方向,選擇學生感興趣并貼近職場需求的教學內容,把握人才導向,保證學生與市場的有機對接。
二、擴充閱讀量,吸引學生興趣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讀是開闊視野、深化學識的門徑。實踐證明,學習英語需要大量閱讀。高職學生的特點是基礎薄弱,習慣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在專業(yè)課程上,對基礎課,特別是對英語缺乏興趣和自信,往往應付了事。為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教師可從閱讀入手,補充篇幅短小精悍、內容豐富多彩的文章,如Fast Reading for English(英語快速閱讀),以激發(fā)并提升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以理工為例,學生往往對內容豐富、涉獵廣泛、題材多樣的Popular Science(科普讀物)興趣濃厚。題材可包括通俗科學和邊緣學科的最新報道、科學研究及一些寶貴資料,如太空探索、機器人應用、酸雨污染、地震危害、百慕大三角洲之謎、深海探測等等。包羅萬象,美不勝收的閱讀內容能以強烈的知識性和趣味性深深吸引住學生的興趣,學生也可在無意間獲得大量的語言知識和科學知識。
三、轉變觀念,強調使用性
轉變“英語只是奢侈品”的錯誤觀念,借助人文素養(yǎng),提高英語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如:Ladies'Room(女廁所)、No Smoking(禁止吸煙),Use-by Date(有效期)等。利用英語簡化日常信息傳遞,如:“After you”(您先請),“Caution,wet floor”(地面濕滑,小心跌倒),“CU”(再見,同“See you”),“No pain,no gain”(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等。通過加強英語的使用頻率,強化其使用價值和意義。
四、提高參與度,增強自主意識
傳統(tǒng)教學以單向講授為主要模式,教師充當解說員、演員等角色,學生靠聽和記吸收知識,教學效果不明顯,教學研究難得突破。此時借助網絡和圖書系統(tǒng)開放視角,發(fā)掘可用資源,可發(fā)揮適當作用。以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的《世紀英語綜合教程Ⅱ(第三版)》為例,在講授“On British Traffic Signs”一文時,Pre-task(課前任務)可要求學生預先搜集交通標志相關的信息并選擇性地使用在課堂交流中。講解教材時,學生對課文內容不會感到陌生。基于文章內容認真做出橫向比較,學生不但可以了解英國交通標志體系的演變和現(xiàn)狀,還可掌握我國的交通標志的設置,知識內容得以拓寬,學生也能提高參與度,增強角色意識,提升自主能力和掌握更多信息知識。
五、設等級教學體系,分層次提升學生的高職英語實用能力
針對高職學生水平不等這一現(xiàn)象,按《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分層次指導原則,《四川省教育廳關于印發(fā)<四川省大學英語二、三級考試大綱>的通知》和《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細化教學目的,分階段培養(yǎng),滿足不同水平學生對英語的需求。根據學生類別,將教學難度設為三級:藝術類學生基礎薄弱,可先要求一級難度,再逐步要求二級、三級難度。難度等級視以專業(yè)為單位的學生整體水平而定。另外,以常見動詞“保持”為例,藝術類學生可要求先掌握“maintain”、“keep”等簡單同義詞的變形及用法;管理類學生可直接要求掌握三級詞匯“conserve”,和“keep,retain,reserve,preserve,conserve,withhold”的不同辨析及使用。
六、創(chuàng)造輔助方法,鞏固加強高職英語的操控性
英語是工具類學科,其性質決定英語學習的最終目標是使用英語。為避免英語的操控性成為一紙空談,輔助教學法不可避免。大力開展英語社團活動和英語交流平臺,讓學生有寬松的環(huán)境自由發(fā)揮英語水平。由于輔助教學法均以學生為主導,重視知識的轉化、運用和創(chuàng)新,注重實踐與能力的培養(yǎng),比課堂教學更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更豐富靈活,學生的英語可操控性比課堂教學效果明顯。輔助教學法中,學生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能認識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獲得英語能力的不斷提升。另外,輔助教學法還可以彌補英語課堂在內容、形式以及時間上的不足,使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完整化、立體化、規(guī)?;?。
七、重視科學測試的重要性,嚴把高職英語測試關
測試是直接檢驗教學效果的有力依據,對教學起指導和反饋作用,充分認識測試的科學性有助于完善教學方法。做好職業(yè)英語測試和試卷的設置及分析,做到不主觀、不隨意是每位高職英語教師應盡的職責。嚴把測試關,切實以學生利益為中心是教師的職業(yè)道德,體現(xiàn)教師的職業(yè)態(tài)度。只有當高職英語教師時刻以學生為首,熱愛職業(yè)教育,肯潛心專研職業(yè)教育的特點和趨勢,高職英語才望走出困境,重新覓得發(fā)展方向。
總之,由于我國高職英語起步晚,教育與研究仍處在不斷探索階段,體系尚不完善,欲求出路,需要教學研究者立足根本,通過不斷實踐和創(chuàng)新,總結歸納有效的實用教學方法,才能提高自身質量,培養(yǎng)出實用性大、競爭力強的高等應用型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楊席珍.高職英語教學特色[DB/OL].百度文庫.http://wenku.baidu.com/view/5cc66afb910ef12d2af9e74f.html.
[2]汪士彬.抓好基礎,重視閱讀,全面提高英語教學質量[A].汪士彬.科普英語快速閱讀[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
[3]杜學增.英語閱讀的方法和技能[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6.
[4]李真.高職院校英語分層次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2,(2).
作者簡介:郭卿(1983-),女,助教,文學學士,主要從事英語教學和學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