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濱
摘 要:任務型教學途徑目前已被很多國家采用,任務型教學途徑反映了時代對外語教學的需要,也反映了時代對外語教學問題的認識和解釋。而聽力活動不僅是人們?nèi)〉谜Z言知識的基本途徑之一,也是提高語言交際能力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所以在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實施任務型教學,以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途徑 英語聽力 應用
任務型教學途徑在英文中是Task-based approach,所謂“途徑”指的是一種教學原則或理念,而不是某種具體的教學方法(method)。任務型教學途徑是以具體的任務為學習動力或動機,完成各種任務為學習的過程,以展示任務成果的方式來體現(xiàn)教學的成就,它突出以學生主體,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一、任務型教學途徑的必要性
《英語課程標準》強調(diào):“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痹谟⒄Z教學策略方面,明確提出“本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應該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盡量采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為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落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依據(jù)課程的總體目標并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diào)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任務型教學途徑是一種與新課程標準理念相匹配的,有助于落實新課程標準的教學途徑。
二、任務型教學途徑的理論基礎
任務型教學的理論就其來源大致有兩種: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交際教學理論。
1.建構主義學習論認為學習有以下四個特征
(1)學習者建構他們自己的理解;
(2)當前的理解決定所建構的新知識;
(3)社會交互作用促進學習;
(4)有意義學習出現(xiàn)在真實學習任務中。
建構主義學習論倡導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環(huán)境。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包括情境、協(xié)作、會話和意義建構四大要素。因此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xié)作、會話等學習環(huán)境要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chuàng)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xiàn)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
2.交際教學論者認為任務型教學的理論基礎是海姆斯的“交際能力”理論
海姆斯提出“語言能力只是交際能力的一部分,交際能力由四部分組成”的學說,即:
(1)形式是否可能;
(2)實際履行是否可行;
(3)根據(jù)上下文是否恰當;
(4)實際上是否完成。
“交際能力”理論,不僅強調(diào)語言知識和語言使用能力,還強調(diào)結(jié)構的準確性及使用的恰當性,了解與該語言有關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努力克服母語文化和習慣的干擾。
三、任務型教學途徑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
任務型聽力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和中心,以任務為依托,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為目標,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重信息的溝通和交流,真正體現(xiàn)教學過程的交際性。任務型聽力教學活動具有真實性、可操作性的特點,并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任務型聽力課教學一般說來至少應當包括三大步驟,即:“聽前(pre-listening)階段,聽時(while-listening)階段和聽后(post-listening)階段”三個步驟。
1.聽前(pre-listening)階段
任務實施前的準備階段是整個教學過程中最短的一個階段,它根據(jù)學生對所要進行的學習任務及所涉及的題目的熟悉程度不同,可進行2~20分鐘。
(1)就有關學習任務的話題進行介紹。
(2)學習、復習相關的語言。為學生開展學習任務掃清障礙。如果學生已經(jīng)學過關于此類話題的詞匯和短語,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引導他們復習,教師還有必要對影響聽力大意的重點詞匯或語言現(xiàn)象進行教學。
(3)布置學習任務。使學生理解、明確學習任務的目標和結(jié)果。布置學習任務時的指令性語言一定要簡單明了,目標越具體越好。
2.聽時(while-listening)階段
任務的實施階段由三個部分組成:任務(Task),設計(Planning)和匯報(Report)。在這個階段,學生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可以采取不同的交互方式,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
任務:學生一對一或分成小組來進行活動(通常是聽力練習或解決問題的練習),教師監(jiān)督、鼓勵學生參與學習任務。
設計:這是任務實施階段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要提高學生聽的能力,要培養(yǎng)學生聽的策略,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到應該學習的知識,而不是單單要做完聽力材料所配備的習題。
匯報:學生可以以口頭、筆頭等形式向全班匯報自己所完成的學習任務的成果。任務完成的結(jié)果是評估任務是否成功的標準。任務的成果既可能是語言性的,如角色扮演,也可能是非語言性的,如畫一張圖表等。
3.聽后(post-listening)階段
任務實施階段的重點在于強調(diào)學生對于語言的理解和語言意義的表達,而語言焦點階段的重點則從語言意義轉(zhuǎn)向到語言形式上。因為在語言學習中,語言的熏陶、運用、學習動機以及以語言形式為主要內(nèi)容的教學是十分重要的。當然,以語言形式為主要內(nèi)容的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學習活動而進行的,這樣對學生的語言學習是有利的。
四、任務型聽力教學的原則
1.增加聽力時間原則
增加課堂聽力的時間,把聽作為學習新材料的第一渠道。聽的材料必須生動有趣,能夠理解并適于聽力課程。
2.聽優(yōu)先原則
聽先于其他活動,先讓學生聽材料,再讓他們進行有關材料的說、讀和寫的活動。
3.整體聽和選擇雜聽原則
整體聽鼓勵學生抓要點、中心思想、話題、情景和背景;選擇聽引導學生注意形式的細節(jié),鼓勵學生精確概括語言體系。
4.激活高層次技能原則
在學生聽材料之前,先想辦法激活他們的背景知識,比如組織討論,喚起他們對事物摹本的構想等,鼓勵各種水平的學生使用各種認知方法。
5.培養(yǎng)自覺聽力原則
培養(yǎng)自覺聽力,提高學生對語篇特征和自己理解過程的認識,鼓勵他們注意過程與語篇如何相互作用,培養(yǎng)他們靈活使用各種方法理解語言。
任務型教學途徑是一種與英語新課程標準理念相匹配的教學途徑,是時代對外語教學的要求。而任務型聽力教學有助于落實新課程標準,是任務型教學途徑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2
2.楊永勝.淺述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4,(Z1):79
3.徐強.交際法英語教學和考試評估[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4
4.肖惜.英語教師職業(yè)技能訓練簡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85
作者單位:福建永泰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