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進 孫 燕
[摘要]文章針對“學生喜歡體育運動,但不喜歡體育課”這一現(xiàn)象,從游戲論出發(fā),說明了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手段是游戲化教學。它對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改變學生對體育課的看法,使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思想等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 學校體育 教學改革
當前,存在著“學生喜歡體育運動,但不喜歡體育課”這一現(xiàn)象,說明我國的學校體育還有一定的缺陷,這對學校體育的改革,對貫徹終身體育的思想都是一個嚴重的障礙。本文從游戲論出發(fā),論述游戲對人的發(fā)展、對學校體育的影響和作用,認為學校體育改革應該從教學手段出發(fā),實行游戲化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改變學生對體育課的看法,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進而為深化學校體育改革指明方向。
一、游戲的涵義
游戲是人類的一種特殊社會實踐活動,是人類社會的一種古老文化,與人類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人們總是以極大的興趣進行著各種各樣的游戲活動。《新華字典》里“游戲”被解釋為:“與生活和勞動技能有關的、能夠促進體力和智力發(fā)展的娛樂性活動”,這明確說明了游戲可以促進體力和智力的發(fā)展。荷蘭歷史學家約翰?赫伊津哈(JohanHuizinga)對游戲進行了最有影響的定義:“游戲是在某一固定時空中進行的自愿活動或事業(yè),依照自覺接受并完全遵從的規(guī)則,有其自身的目標,并伴有緊張、愉悅的感受和‘有別于平常生活的意識”。這其實說明了游戲是一種自愿性的、有規(guī)則性的、有娛樂性的活動。如今,游戲的內涵更加豐富,人類的許多行為都可以用游戲理論來進行解釋說明。
二、游戲對人類的作用
赫伊津哈認為,游戲是人類文明進步和發(fā)展中至關重要的活動。他還提出了“游戲人”的概念。他說:第一,人人都喜愛游戲。游戲是人類的一種原始沖動,其他的一些沖動,都只不過是游戲沖動的外在表現(xiàn)。第二,人人都生活在游戲之中。生活就是由一系列不同類型的游戲構成的,活著就意味著不斷參與游戲和創(chuàng)造新游戲。第三,人人都是“游戲者”。理解人,就是理解人所參與的游戲;反過來,理解了人所參與的游戲,就理解了游戲中的人。第四,人人只有在游戲中才能“成為”和“看到”他們自己,才能避免司空見慣的“異化”危險??傊?,他認為,人人都是“游戲人”,游戲不僅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類普通娛樂活動,而且是人類共有的本性,是人類作為人類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類各種文化的“母體”。游戲不是
某個階段性的,而是貫穿于人的一生,這些都說明了游戲與人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三、游戲對學生的作用
1.游戲令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愛玩是青少年的天性,而學校體育的對象主要是青少年學生,他們正處于活潑好動、喜愛游玩的年齡階段,但是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課余時間被擠占,幾乎沒有時間進行游玩活動。而體育課正是娛樂、游戲的最好場所,特別是體育游戲,它是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增強體質、娛樂身心、陶冶性情為目的的一種現(xiàn)代游戲方法,具有教育性、健身性、趣味性等特點,是學生非常喜歡的活動。
2.游戲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集體環(huán)境,培養(yǎng)了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在游戲過程中,“以學生教育學生”是對學生進行良好教育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因為學生是在與別的學生交往的過程中開始從以“自我為中心”的“殼”中解脫出來。體育游戲,一般都是在集體中開展,這有利于集體感的形成。游戲總是在一定的規(guī)則之下進行,規(guī)則不僅能保證游戲的順利進行,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有助于學生責任感的形成。同時游戲中的競爭與合作,可以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逐漸消除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等不良心理??梢哉f體育游戲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成為合格的社會公民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3.游戲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游戲的過程伴隨著體力活動和腦力活動。在這個活動中,人體的力量、協(xié)調性、柔韌性、耐力和速度等基礎素質會得到明顯改善,心理素質也會相應提高,人的智力也會得到開發(fā),這樣一個過程對人的成長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且,就游戲的內在精神而言,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拼搏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四、游戲化教學是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手段
1.游戲化教學的涵義?!坝螒颉迸c“游戲化”是有區(qū)別的?!盎笔且环N后綴,表示轉變成某種性質或狀態(tài),游戲化就是把游戲轉變成游戲的性質或狀態(tài)。因此,體育的游戲化教學可理解為:以學生為主體,將體育的教學手段、方法轉變成游戲的性質或狀態(tài),使學生在游戲中自覺完成學習目標的一種教學。體育的游戲化教學是在原有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根據(jù)學校場地、器材和學生實際,以游戲貫穿教學過程始終,將教學內容部分編成富有生活性、社會性、趣味性的游戲,講解、示范、練習過程都貫穿在游戲中完成,不僅重視教師的引導、點撥、示范的教的過程,并且重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強調通過游戲來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
2.游戲化教學可以促進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游戲的概念也說明了游戲是可以促進體力和智力發(fā)展的娛樂性活動。其實在體育教學中運用游戲化教學,不但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因素,還可以發(fā)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如求知欲望、堅強的意志品質、進取精神、良好心態(tài)、鮮明的個性等)。游戲的新奇性可以培養(yǎng)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勝敗不確定性可以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娛樂性可以培養(yǎng)學生永不滿足的進取精神,游戲失敗的常性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不怕失敗和挫折的良好心態(tài)等。
3.游戲化教學是以快樂、健康為目的的教學。游戲化教學以游戲的方式存在,重視對話、體驗和快樂,強調自由、開放、創(chuàng)新,強調教學過程中學生交往的社會性,重視游戲在教學中的作用,這一切突破了機械、封閉、沉悶的課堂教學方式,擺脫了傳統(tǒng)的注重技術教學的教學模式。也就是說,體育游戲化教學過程是豐富的、互動的、開放的、快樂的,是以快樂體育為主的。
游戲化教學是培養(yǎng)終身體育思想的基礎。游戲化教學是通過游戲來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動機來自于學生的體育需要,如健身需要、競技需要、娛樂需要等等。人是離不開游戲而生活的,游戲是人類文明和文化的基礎。學校體育尤其應采用游戲化教學手段,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改革。改變體育教學方法、方式,要發(fā)揚學生的個性,教學中不注入游戲的趣味,學校體育仍然是乏味的。這也說明了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因此,只有適應現(xiàn)在社會的發(fā)展,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才能改變學生對體育課的看法,才能真正、全面深化學校體育改革。
參考文獻:
[1]新華辭書社.新華字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2]赫伊津哈.游戲的人[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6.
[3]王和平.游戲之于體育導論[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4,(3).
[4]石中英.重塑教育知識中“人的形象”[J].教育研究,2002,(6) .
[5]胡小明,虞重干.休閑娛樂與理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