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春
【摘要】“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先進、有效的教學模式,已受到教師的高度重視,并在教學中積極探索實施。如何把“研究性學習”貫穿于美術課堂,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協(xié)作精神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創(chuàng)新精神;協(xié)作精神
“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先進、有效的教學模式,已受到教師的高度重視,并在教學中積極探索實施。如何把“研究性學習”貫穿于美術課堂,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協(xié)作精神和實踐能力,談一點自己的做法
與體會。
1.創(chuàng)設和諧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善問”
研究性學習是以“培養(yǎng)學生具有永不滿足,追求卓越的態(tài)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基本目標。因此,培養(yǎng)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是“研究性學習”順利實施的前提。
怎樣讓學生“能問”、“善問”?首先,要營造一寬松和諧的氛圍。作為教師要敢于放下“先生”的架子,敢于暴露自己的“無知”,敢于把自己當作學生的學習伴侶,教學由“我說你聽”變?yōu)橐黄鹩懻?、一起商量,鼓勵學生“有話就說,不怕說,有話就問,敢于問”;其次,開放學生思維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想問,對學生提出的各種離奇古怪的想法和問題,教師的態(tài)度是鼓勵、支持,不回避、不指責,同時要求學生間相互尊重、理解,這樣課堂上便會形成一種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每個人都樂于暢所欲言,也就使學生在“樂問”中達到“善問”。例如,在欣賞《我心中的歌》一課時,我未作任何提示讓學生欣賞,而后讓學生提一提欣賞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其中有位學生提出:“《春天如線》一畫運用了很多不同色調不同形狀的線條表現(xiàn)了什么形象?作者為什么選擇用線條這一形式來表現(xiàn)春天這個主題?”我首先表揚了這位同學敢于質疑的精神,然后把問題交給大家討論,同學們暢所欲言,有的說線條給人以動感,豐富了畫面的效果;有的說綠色的線條象征著春天的生命力;有的說貫穿于畫面中的幾根黑色曲線條就像春天的風兒正吹拂著這個生機勃勃的大自然等等,到底誰的答案最有說服力呢?我又讓學生欣賞了幾幅如《霓虹閃爍》、《水中水上》、《歌聲悠揚》、《心中吶喊》系列抽象作品,然后討論感受。隨著作品的深入,同學們很快進入了角色,通過對作品的實踐、體驗、感受,答案很明顯歸納到了主題上,學生們也在說說看看的輕松愉悅中真正理解了抽象化這一新知識。
敢于提出問題,敢于挑戰(zhàn)權威是研究者人格特征的具體表現(xiàn),只要學生的知識、實踐活動經常性的接受挑戰(zhàn),思維不斷被激活,理論與實踐不斷相結合,長此以往就會產生新的靈感,新的想象,新的主題和新的創(chuàng)意。
2.開展主體活動,引導學生參與學習
馬克思指出:“人類的特征恰恰就是自由自覺的活動?!痹谌说幕顒舆^程中,人始終是作為主體而存在的,環(huán)境的影響,只有通過人的主體活動才能發(fā)生作用。因此,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可以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研究性學習方法,獲得主動發(fā)展,增強能動性。
2.1參與教學的準備
每周下課前,教師向學生交代下周美術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并恰當提出1~2個問題讓學生回去思考、醞釀和解決。鼓勵學生圍繞目標和內容,為上課提供各種教學媒體和可行的教學方法或形式,在每周課前由美術課代表收集、整理、歸納后交給老師,教師再根據教學內容,有選擇的在課堂上使用。此舉常常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收獲,學生的點子又新又好,容易得到同學們的認可和相應,而豐富的音響、美術資料即使是教師也獲益匪淺。
2.2參與教學的展開
因為在課前由準備,課上學生便常常能較自覺的投入到學習中去,表現(xiàn)為主動回答問題、愛提問、積極思考,樂于配合等行為。在教學展開中,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教師要求自己“精講解,巧設疑、多觀察”,做一位精明的引導者,盡可能制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為了讓學生能自主的參與學習,教師要求學生做到“三多”——“多說、多問、多試”,在練習和嘗試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體現(xiàn),同時也享受到了學習的興趣。
2.3參與教學的總結
教學的總結是對教學過程進行階段性的結果分析,查明尚未解決的任務,以便在教學新周期中加以考慮。每節(jié)課結束前,讓學生回顧課上內容,談談本課重點內容,評評課堂上精彩及不精彩之處;課下跟學生聊天,在相互的交流中了解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對方式方法的接受情況,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各種信息及時調整教學手段和進程。
在教學的全過程中,教師更像一位協(xié)助者,學生是真正的主角,學生的主人翁地位在學習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在全程參與中,學生通過主動設問或探究,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獲取知識和各種體驗,從中學會對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斷,使學生不僅獲取知識而且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便是“研究性學習”的核心內容。
可以說“研究性學習”的深入實施,讓美術課煥發(fā)了勃勃生機,喜歡美術,愛上美術課的人越來越多,同學們在課堂上的熱情參與也增加了我熱心教改的決心和信心。
收稿日期:2008-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