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南英
摘要根據(jù)建構主義認知理論和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的觀點,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成功地運用英語電影欣賞課堂互動活動將非常有利于構建和諧高效的大學英語課堂,從而實現(xiàn)教學的最佳效果。本文探討了在多媒體環(huán)境下在英語電影欣賞課堂中應使用哪些互動活動;在教學中又該如何有效實施這些活動以此全面促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英文電影欣賞;和諧課堂;互動活動;聽說能力
一、引言
當前,構建和諧社會是時代的主題。建設和諧文化,發(fā)展和諧教育,構建和諧高效的大學英語課堂,是大學英語教師肩負的歷史責任。根據(jù)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大學英語教學是在外語教學理論指導下,以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學習策略和跨文化交際為主要內(nèi)容,遵循語言教學和習得的客觀規(guī)律,集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為一體的語言教學體系。大學英語應特別重視培養(yǎng)學生英語實際應用和交際能力,尤其是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入,各校在和諧課堂建設和提高學生聽說能力這兩方面已經(jīng)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著諸多不和諧現(xiàn)象,仍然存在重閱讀忽視聽說的傳統(tǒng)。筆者將就在英語電影欣賞課堂中應使用哪些互動活動,在教學中又該如何實施這些活動談一下粗淺的體會。以期借此實現(xiàn)課堂各要素的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成功構建和諧高效的大學英語課堂從而實現(xiàn)教學的最佳效果,培養(yǎng)出具有聽說實際應用能力的外語人才。
二、和諧高效的大學英語課堂的內(nèi)涵
“和諧課堂”強調(diào)的是在一個開放的、民主的、動態(tài)的、人格化的課堂里教師注重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教學的統(tǒng)一;注重以人為本;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注重教學目標、教學情感、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以及教學效果評價的統(tǒng)一。運用各種教學硬件基礎設施和軟件教學媒介通過協(xié)調(diào)、有序的溝通、交流、合作,促進大學生在“和諧的課堂”中不僅“學會英語”“會學英語”,更要感受愉悅,體驗成功。
三、英語電影課堂互動活動的理論依據(jù)
1.建構主義認知理論
建構主義是認知心理學派中的一個分支。建構主義理論的核心在于以學生為中心,強調(diào)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xiàn)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者,而非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教師應該成為學生主動建構知識意義的管理者、組織者、促進者、指導者、征詢者,建構知識的幫助者和督導者等多種身份而非知識的灌輸者。學習過程的核心是學生,強調(diào)的是主動地“學”。學生、教師、任務和環(huán)境是整個過程的主要構件。由于英語電影圖文聲像并茂、語境逼真、學生不僅親耳聽到人們在各種場合進行的交際言語,而且還能親眼看到各種具有文化特征的場景,如表情,手勢等。這些信息為學生提供了必要的背景線索,加深了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避免了以往在教學中常見的煩躁、走神、被動等現(xiàn)象,易于激發(fā)其主動實踐、模仿的熱情。只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正確的任務設置和必要的互動活動的開展,學生就能在和諧的電影課堂環(huán)境中感受快樂,實現(xiàn)主動學習。其課堂教學效果也必將事半功倍。
2.第二語言習得理論
Krashen的輸入假設論認為:可理解性輸入是語言習得的必要條件和關鍵??衫斫庑暂斎霃娬{(diào)語言輸入的意義必須為學生所理解,而輸入的語言形式或功能則應超出現(xiàn)有水平。英語電影的語言對白都比較簡單、隨意、真實、口語化,容易為學生所理解、掌握,為可理解輸入提供了前提條件。Swain認為:“除了必要的理解性輸入外,學習者必須有機會使用所學語言,這樣才可能達到流利,類似母語的水平?!闭f明語言的輸出對語言習得具有同樣重要的作用,輸入和輸出不可分割。Long的互動假設強調(diào)通過對話調(diào)整的形式及雙向交流增強可理解性輸入的效果。Eills認為交互式輸入比單純的輸入更有效的角度也強調(diào)指出:“學習者只能習得其所參與的交際情境中的語言形式”(Johnson,2000),可見除了合適的可理解性輸入,學習者的積極參與及可理解性輸出對語言習得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英語電影欣賞過程中的一系列互動活動,教師更易使用情景交際教學法和任務教學法實現(xiàn)成功教學。從而使課堂里學生不再是被動的聽眾和觀眾,他們會積極調(diào)動視覺,聽覺和大腦解碼能力以獲得語言輸入,并且針對影片發(fā)表意見和感想進行有效的語言輸出。而這些活動都對構建和諧高效的大學英語課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英語電影欣賞的課堂互動活動的有效形式
(一)影片導入階段
1.新聞發(fā)布會
教師讓學生預覽影片,閱讀相關的材料,上網(wǎng)搜索影片的信息,歷史文化背景,劇中明星簡介等或提前清楚內(nèi)容。在影片放映之前以新聞發(fā)布會的方式讓其他的學生采訪并提問題。學生可以是結對子的采訪,也可以是小組之間的采訪。此活動的目的是通過學生對影片的課余自主學習和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補充有關影片的信息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聽說能力。
2.頭腦風暴
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jù)將要欣賞的電影的片名讓學生盡可能地發(fā)揮聯(lián)想并將與之相關的詞匯,句子、表達法等寫出來。然后在小組之間開展競賽。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看誰寫得最多。這個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利用現(xiàn)有知識圖式,激活已有英語詞匯,培養(yǎng)同學互教的習慣。此活動的目的是利用影片的片名鞏固所學詞匯,促進小組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學生與影片的互動。
3.基礎知識競賽搶答
教師提前印發(fā)影片中所涉及的俚語、習語、生詞、經(jīng)典句式等資料給學生,讓學生熟悉它們的用法t在影片觀看之前要求學生就這些內(nèi)容進行限時搶答。此活動的目的是提高學生對影片新詞、新句的掌握能力為下一步的觀賞活動掃清障礙。
4.圍繞主題思想的小組討論法
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的形式在影片放映前根據(jù)影片題目或簡介討論預測一下影片的主題思想。此活動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推測,口語會話和把握主題的能力。
5.設問質(zhì)疑法
教師將預先準備好的有關影片的一些全篇理解性問題和具體的細節(jié)問題向?qū)W生提出,之后可將影片整段或分段播映,學生邊看邊尋找問題的答案。此活動是教學中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下通過電影精彩的內(nèi)容、蒙太奇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逼真的語言環(huán)境,去體會、思考。此活動的目的是通過對問題的設置引導讓學生帶著任務去聽英語電影,避免課堂成為簡單的影片觀賞課。同時學生在眼、耳、鼻、腦的刺激協(xié)調(diào)下更容易培養(yǎng)鍛煉聽力和思維。
(二)課堂影片教學階段
1.原聲跟讀模仿秀法
在觀看英語電影的時候,教師可以反復播放某一片段,讓學生不斷模仿、跟讀原聲電影中的對白,注意其中
的連讀、弱化、失去爆破等特別的語音現(xiàn)象。此活動的目的是糾正學生錯誤和不連貫的發(fā)音,使其語音、語調(diào)更加標準、地道。
2.聽寫比賽法
教師在放映電影的過程中可以消去中英文字幕,然后讓學生把其中的中英文旁白和對話內(nèi)容寫出來再與原版相比較。此項活動有利于鍛煉學生對句子和場景的細節(jié)感知能力相當于精聽。
3.復述故事比賽法
學生看完一段故事后,教師按下暫停鍵不急于重復觀看同一部分有聲錄像,盡可能讓學生運用英語“看圖說話”復述故事。或者讓學生盡情發(fā)揮自主配音,此活動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
4.即時腳本人物模仿秀
教師把影片定位到一具體的交際會話場景讓學生回憶電影中給他們留有深刻印象或反復出現(xiàn)的一些口語表達方式。在學生思考和討論之后收集他們提供的答案并將這些單句逐一寫在黑板上,在這個過程中適當糾正學生的錯誤,同時鼓勵他們模仿電影中的人物的語音語調(diào)達到惟妙惟肖。收集到足夠多的表達后通常在20-30句把學生分成小組,讓每個小組從黑板上提供的句子中選出十個左右進行排序,并以排好的順序句子為基礎編排一個微型話劇。給定五分鐘左右的排練時間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將話劇在課堂上表演出來。這種口語交際練習相比教師在課堂上給出題目學生進行討論要活潑、有趣得多,而且這種活動可以加快學生學習的步伐,記憶單詞與句型的能力也會隨之提高,在真實生活中的口語交際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5.設置懸念法
教師可以在一個關鍵的環(huán)節(jié);一個動作未完成的地方按下暫停鍵,讓學生猜測下一步劇情該如何發(fā)展下去并讓學生即興表達出來。這種方法會吸引不同水平的學生參與教學。使學生興趣盎然的加以模仿,做到了有話可說,有話要說和有話會說,從而完成了聽說技能的轉(zhuǎn)換和提高。
6.不同話題的分組討論法
教師可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就影片中出現(xiàn)的文化現(xiàn)象或者就各個專題如故事情節(jié)、主題音樂、某個人物甚至某句給人印象深刻的臺詞等進行自由評說、討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提醒學生注意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此活動難度較大,但因各組接受的任務是不同的話題,因此討論會更集中、更深入。也更利于學生的口語能力和小組協(xié)作能力的培養(yǎng)。
(三)影片觀賞后的課堂互動活動
1.根據(jù)關鍵詞猜測影片的游戲
一個學期后,布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任選一部本期看過的電影,給出一組能夠概括影片精髓的關鍵詞(但是不能包含影片名、角色名、演員的名字和影片所涉及的地名)。每個小組給出關鍵詞讓其他人猜測同這些關鍵詞相吻合的影片名。此活動便于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
2.電影演員角色選秀
選擇一部看過的影片,先讓學生回憶片中的角色。然后告訴他們,好萊塢要重拍這部電影,但為了節(jié)約成本導演決定從學生中挑選演員。先以小組討論的方式,由大家決定哪個人更適合扮演哪個角色,課堂上經(jīng)過辯論和現(xiàn)場PK推出一個最佳演員陣容。此活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和跨文化語言交際能力。
五、結語
實踐證明,只要教師巧妙地把英語電影欣賞中的課堂互動活動如游戲、競賽、角色扮演、模仿秀等活動引進課堂,就能實現(xiàn)既活躍課堂氣氛又訓練聽力和表達能力的初衷。英語電影互動活動可以使教學內(nèi)容生動、直觀、具體;使學生在較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用英語思維學習語言的意識而且能感受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文化習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同時又能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促進大學生在“和諧的課堂”中不僅“學會英語”“會學英語”,更要感受愉悅,體驗成功。英語電影互動活動為成功構建和諧高效的大學英語課堂從而實現(xiàn)教學的最佳效果,培養(yǎng)出具有聽說實際應用能力的外語人才找到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