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樸
- 白樸《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對陳鴻《長恨歌傳》的改編研究
引發(fā)的深刻思考。白樸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以下簡稱《梧桐雨》)作為元雜劇重要代表作品,在講述李、楊愛情故事的同時也描繪了安史之亂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并認為這段愛情是國家禍亂的重要導火索之一,具有歷史深刻性和一定現(xiàn)實意義,寄寓了作者的親身經(jīng)歷及對國破家亡的切膚之痛和悲愴之情。二文在故事情節(jié)與敘寫內(nèi)容等方面相似,但也有不同。據(jù)譚正璧、譚尋合著的《唐人傳奇與后代戲劇》①可知,陳鴻所作《長恨歌傳》現(xiàn)存有三個版本:一是《太平廣記》第四百八十六卷文,除《長恨歌傳》,還包括
名作欣賞 2023年20期2023-09-28
- 《天凈沙·秋》與《天凈沙·秋思》對比賞析
容摘要:關(guān)漢卿、白樸、鄭光祖、馬致遠被譽為“元曲四大家”。其中白樸和馬致遠都曾寫過一首關(guān)于主題為“秋”的小令,本文將從創(chuàng)作背景、意象分析、音韻結(jié)構(gòu)、意境表達等四個方面去對比賞析這兩首小令。關(guān)鍵詞:白樸 天凈沙 馬致遠 對比賞析關(guān)漢卿、白樸、鄭光祖、馬致遠被譽為“元曲四大家”。其中白樸和馬致遠都曾寫過一首關(guān)于主題為“秋”的小令,本文將從創(chuàng)作背景、意象分析、音韻結(jié)構(gòu)、意境表達等四個方面去對比賞析這兩首小令。一.創(chuàng)作背景白樸,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樸,字太素,號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3年4期2023-06-12
- 白樸,在南京寫出傳世名著
名文學家、雜劇家白樸曾定居金陵(今南京)城南信府河。在幽靜、安頓的日子里,精于度曲的白樸,先后創(chuàng)作出十六部雜劇,尤以《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簡稱《梧桐雨》)、《裴少俊墻頭馬上》(簡稱《墻頭馬上》)而名世。白樸1226年出生于一個官僚士大夫家庭,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樸,號蘭谷。他的父親白華為金宣宗貞祐進士,官至樞密院判。出生在這樣的家庭,白樸本應(yīng)錦衣玉食,優(yōu)游閑適,讀書問學,以便將來博取功名??伤挠啄昶瓯鸟R亂,只得同家人在驚恐惶惑中四處奔波,苦度光陰。
莫愁·時代人物 2022年5期2022-05-14
- 東坡詞接受視域下的白樸詞題序研究
曲四大家”之一,白樸并不限于雜劇創(chuàng)作,而是詞曲兼善,并留有一本詞集——《天籟集》。清代浙西詞派開創(chuàng)者朱彝尊在《<天籟集>跋》中稱:“蘭谷詞源出蘇、辛,而絕無叫囂之氣,自是名家?!盵1]211《四庫全書總目》在談到元代詞人張翥仿效白樸體作《沁園春》(客汝之乎)一詞時也指出:“蓋白樸所宗者,多東坡、稼軒之變調(diào)?!盵2]可見,白樸詞與東坡詞存在一定的淵源關(guān)系,這一點已為前人所認識。然而,目前學術(shù)界對于這一問題尚無具體的論證。作為蘇軾大力倡導并作為其“以詩為詞”重
樂山師范學院學報 2022年6期2022-03-18
- 《欽定詞譜》之《燭影搖紅》《秋色橫空》辨誤
零一字,見于元代白樸的《天籟集》,所列詞范本即為白樸詞;其二則為詞調(diào)《燭影搖紅》的別名,《詞譜》在《燭影搖紅》調(diào)下注云:“宋吳曾《能改齋漫錄》:王都尉(詵)有《憶故人》詞,徽宗喜其詞意,猶以不豐容宛轉(zhuǎn)為恨,乃令大晟樂府別撰腔,周邦彥增益其詞,而以首句為名,謂之《燭影搖紅》。……元好問詞更名《秋色橫空》”,稱“秋色橫空”作為《燭影搖紅》調(diào)的別名,系元好問作詞時另立——這種一個詞調(diào)的本調(diào)名與另一個詞調(diào)的別名重合的現(xiàn)象并不少見,如“思越人”是《鷓鴣天》一調(diào)的別名
古典文學知識 2021年6期2021-11-24
- “節(jié)日之美”
——以白樸雜劇出現(xiàn)的節(jié)日摭談白樸藝術(shù)人生
思想,本文即通過白樸雜劇《墻頭馬上》來分析白樸本人對于其創(chuàng)作的“節(jié)日”的定義,從白樸的詩酒人生、《墻頭馬上》的上巳佳節(jié)兩方面來分析白樸的節(jié)日內(nèi)涵。一、詩酒優(yōu)游,鵬摶九霄——白樸之藝術(shù)人生白樸,字仁甫,號蘭谷,1232 年,蒙古軍破金,戰(zhàn)亂中年僅七歲的白樸失去了自己的母親,自此他由元好問躬親撫養(yǎng),父親白華曾為金樞密院判官,金亡后投降蒙古,戰(zhàn)亂給白樸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極大的創(chuàng)傷,因此他終生不仕,放浪于江湖之間。白樸是元雜劇中有著“尚真”思想之本的劇作家,他具有開
戲劇之家 2021年30期2021-11-14
- 《梧桐雨》對《長恨歌》的接受與發(fā)展
恨歌》與金元之交白樸的雜劇《唐明皇秋夜梧桐雨》都是流傳后世的名篇。從文學的前后相承與接受的角度看,后者對前者有很大程度的接受與發(fā)展,但在接受的同時他們亦各具藝術(shù)內(nèi)涵。關(guān)鍵詞:白居易 《長恨歌》 白樸 《梧桐雨》 接受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故事是中國古代政治舞臺上常見的皇帝因?qū)檺奂у鴮е峦鰢膮柺肥录?。前期的唐明皇是歷史公認的明君治世,且風流倜儻、儒雅蓋世;楊玉環(huán)亦有傾國傾城的美貌與絕美的舞技才藝,他們的故事理應(yīng)是完滿的??烧峭隄M的搭配使得玄宗不再“旰食宵衣”
文學教育 2021年10期2021-11-05
- 談馬嵬事變中楊貴妃的行動差異
唐明皇 洪昇 白樸李隆基和楊玉環(huán)的姻緣往事,于民間廣為流傳,以此作為創(chuàng)作題材的戲曲劇目不在少數(shù),白樸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以下簡稱《梧桐雨》)和洪升的《長生殿》,皆能稱之為李楊故事的經(jīng)典代表作。兩劇講述了同一段帝妃故事,唐明皇與楊玉環(huán)特定的身份與身處環(huán)境,必然決定了人物關(guān)系的特殊性,李楊愛情之中所摻雜的政治因素,直接導致了他們悲劇性的命運結(jié)果,不僅使這段愛情關(guān)系最終走向破裂,更使國家陷入了危難的境地之中。馬嵬事變是歷史的轉(zhuǎn)折點,也是李楊愛情的轉(zhuǎn)折點,即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1年8期2021-08-27
- 語文小錦囊
家一般指關(guān)漢卿、白樸、鄭光祖、馬致遠四位元代雜劇作家,他們的代表作分別是關(guān)漢卿的《竇娥冤》、白樸的《梧桐雨》、馬致遠的《漢宮秋》和鄭光祖的《倩女離魂》。我國戲曲藝術(shù)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孕育過程,到宋金時期漸趨成熟,元代雜劇興盛,成為我國戲曲史上的黃金時代。當時有姓名記載的雜劇作家就有八十余人,關(guān)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四位元代雜劇作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時期、不同流派的雜劇創(chuàng)作成就,因此后人稱他們?yōu)椤霸拇蠹摇?。小小考場小明同學說話喜歡引經(jīng)據(jù)典,在下面幾種情境
作文與考試·初中版 2020年36期2020-12-11
- 做官這件事,我拒絕了無數(shù)次
劉仔白樸“元曲四大家”之一,著名雜劇作家終身未仕,拒絕當官的心無比堅定創(chuàng)作,才是宣泄內(nèi)心情感的正確方式放浪形骸的啃老族,卻始終關(guān)注現(xiàn)實,以詩詞曲控訴統(tǒng)治者不務(wù)正業(yè)啃老族元世祖中統(tǒng)二年,36歲的白樸正在家里無所事事。對一個出生官宦家庭的“官二代”來說,未能在朝廷謀得一官半職,也該拿著父上大人的啟動資金,在真定這座大城市里創(chuàng)創(chuàng)業(yè),過上吃喝不愁的富家子弟生活??扇绻阋獑?span id="0u0iwuk" class="hl">白樸最近在哪兒高就?恐怕他只會兩手輕輕一揮,滿不在乎地告訴你:“家里蹲,啃老中……”白樸的父
課堂內(nèi)外(初中版) 2020年2期2020-05-11
- 淺析元雜劇《梧桐雨》的悲劇性
雨》)為元代作家白樸的雜劇代表作,主要描寫了在唐代安史之亂背景下唐明皇與楊貴妃愛情的悲歡離合,本劇不單單描寫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也描寫了比之愛情更為深邃的歷史。《梧桐雨》拋棄了中國戲曲中傳統(tǒng)的大團圓結(jié)局,以悲劇作為結(jié)尾,這種寫作思路與作者自身境遇及所處時代背景有很大的聯(lián)系。關(guān)鍵詞:《梧桐雨》? ?愛情悲劇? ?歷史悲劇? ?白樸中圖分類號:J9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
藝術(shù)評鑒 2020年2期2020-03-23
- 納涼
亭披襟散發(fā)。——白樸《得勝樂·夏》有時還有冰涼的甜點可享受哦!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白樸《天凈沙·夏》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沉李浮瓜冰雪涼。——李重元《憶王孫·夏詞》雖然只是井水冰過的西瓜、李子,可也不亞于我們冰箱帶來的清涼呀!更有趣的是,還有人靠“耳朵”來納涼呢!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愇氖觥断娜针s詩》真是“心靜自然涼”啊!看來,古人納涼的手段都很樸實嘛!
小朋友·聰明學堂 2020年8期2020-02-24
- 白樸遺民心態(tài)的繼承與新變
趙彥軍摘 要:白樸作為由金入元的遺民,他的遺民心態(tài)是在失母之痛、父執(zhí)元好問隱居不仕及父親白華歷仕三朝的影響下形成的,表現(xiàn)為興亡慨嘆、隱逸避仕與放浪形骸的人生姿態(tài)。后來的人生經(jīng)歷造成白樸遺民心態(tài)產(chǎn)生新變,對儒家傳統(tǒng)的反叛使他從書齋走向市井,在詞曲兩種文體間自由來去,形成獨特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風格。關(guān)鍵詞:白樸 遺民形態(tài) 雜劇創(chuàng)作“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樸,不僅擅作雜劇,同時精于填詞,能在雅俗兩種文體之間游刃有余,在元曲作家中實屬少有,這與白樸的人生經(jīng)歷以及遺民心態(tài)息息
名作欣賞·學術(shù)版 2020年12期2020-02-04
- 墻頭馬上,井底銀瓶
上》;悲劇色彩;白樸白樸的雜劇《墻頭馬上》富有其一貫的清麗瀟灑、淡雅俊秀之風,該部劇作感于“如捻青梅窺少俊,似騎紅杏出墻頭”,發(fā)于“墻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卻止于“淫奔”,足見其匠心獨運。全篇看似勾勒出一幅花好月圓人團圓的美好景象,實則從時代、社會、個人等多角度抨擊現(xiàn)實的殘酷,體現(xiàn)自己同樣囿于泥沼的困惑和憤懣。以喜襯悲,喜不再喜,然悲更悲。一、墻頭馬上,乍見之喜男主角裴少俊是工部尚書之子,女主角是皇室親族之女,小字是千金。裴少俊領(lǐng)父命買花栽子,恰
大觀 2020年10期2020-01-25
- 論《墻頭馬上》所體現(xiàn)的人情世故
《墻頭馬上》中,白樸對李千金這個形象傾注的筆墨最多,從多方面展現(xiàn)了她的性格特點。一方面,李千金具有勇于打破封建藩籬,主動追求愛情的可貴品質(zhì)。她常年困守深閨,十八歲仍待字閨中,這不得不引起她的愁悶,尤其是在春天這樣生機勃勃的時節(jié)。在后花園中看到裴少俊后,她主動求愛,寫信約會,深夜委身,被嬤嬤識破之后,她一會兒下跪求情,一會兒撒賴放潑,軟硬兼施;在嬤嬤提出的兩種選擇當中,她毫不猶豫地表示“只是走的好”。李千金把愛情放在了至高地位,當愛情到來時,她勇敢地抓住機會
散文百家 2019年6期2019-11-15
- 以《天凈沙·秋》為例談元曲教學
四大元曲家之一的白樸。這少之又少的元曲,僅僅只是讓學生停留在“知道”的層面上嗎?還是停留在“初步感知”的層面?還是讓學生成為白樸的知音呢?我自己也不知道讀了多少遍,漸漸地,一幅“秋日夕陽風景圖”慢慢地浮現(xiàn)在我眼前,且越來越明朗,教學思路也逐漸清晰起來?!短靸羯场で铩愤@首元曲,畫面有靜有動,語言淺顯易懂,易于學生理解。如何讓一首只有28個字的小令變得豐滿且有內(nèi)涵呢?于是,語文教學所倡導的“濃”與“淡”、“胖”與“瘦”的辯證關(guān)系成了我本課的設(shè)計理念。一、借“元
小學語文教學·園地 2019年1期2019-09-10
- 論《墻頭馬上》所體現(xiàn)的人情世故
摘 要:白樸的《墻頭馬上》被譽為元代四大愛情劇之一,但內(nèi)容卻不僅限于敘述愛情。劇中的人物,上從李千金這類官宦子女,下到普通仆人院公、張千,無不是既閃現(xiàn)著人性美好的一面,又顯露出人性的自私與功利。而《墻頭馬上》中所體現(xiàn)的這些人性的矛盾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白樸對復(fù)雜人性和現(xiàn)實社會的深刻認識。關(guān)鍵詞:《墻頭馬上》;白樸;人性一、李千金思想的進步性與現(xiàn)實性在《墻頭馬上》中,白樸對李千金這個形象傾注的筆墨最多,從多方面展現(xiàn)了她的性格特點。一方面,李千金具有勇于打破封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6期2019-06-03
- 元雜?。阂磺M天下事
《梧桐雨》,作者白樸;《漢宮秋》,作者馬致遠;《趙氏孤兒》,作者紀君祥。四大愛情?。骸栋菰峦ぁ?,作者關(guān)漢卿;《西廂記》,作者王實甫;《墻頭馬上》,作者白樸;《倩女離魂》,作者鄭光祖。你讀過元曲嗎?找來一首試著背誦其中段落。(加入讀者QQ群123406105,參與討論。)北雜劇元雜劇又被人們稱作“北雜劇”,因為它的曲調(diào)以北方樂曲為主。元雜劇主線清晰,人物個性非常鮮明,反映了元朝百姓的生活。它歌頌美好的品德,揭露丑惡的事物,是中國戲曲史上非常輝煌的一段篇章。南
幽默大師(漫話國學) 2019年5期2019-05-10
- 論《梧桐雨》和《長生殿》在創(chuàng)作中的異同
但現(xiàn)存可見的僅有白樸的《梧桐雨》,其余均亡佚了;及至明清,出現(xiàn)了許多與之相關(guān)的傳奇劇,其中被搬上舞臺表演次數(shù)最多的是清代洪升的《長生殿》?!段嗤┯辍泛汀堕L生殿》是李楊戲中流傳最廣、成就最高的兩部劇目,它們在戲曲史上分別被譽為“元曲冠冕”[2]16和“千百年來曲中巨擘”[3]406。這兩部劇作均取材于李楊戲,經(jīng)由白樸和洪升的敷演和藝術(shù)加工,成為家喻戶曉的名作。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兩劇具有一脈相承的發(fā)展關(guān)系,洪升曾有覽元人《秋雨梧桐》劇之言,由此可知洪升在撰寫《長生殿
昭通學院學報 2019年4期2019-02-21
- 元好問《梅花引》本事旁證及“墻頭”母題
石川先生在其研究白樸的著作中,曾提到元好問《江梅引》詞的本事問題,這引起了我探究的興趣。元好問《梅花引》詞曰:“墻頭紅杏粉光勻。宋東鄰,見郎頻。腸斷城南,消息未全真。拾得楊花雙淚落,江水闊,年年燕語新。見說金娘埋恨處,蒺蘺沙草不知春。離魂一只鴛鴦去,寂寞誰親?惟有因風委露托清塵。月下哀歌宮殿古,暮云合,遙山入翠顰。”這似乎只是一首歌頌?zāi)信異矍榈男≡~,并沒有什么特別的,還不如其《雁丘詞》有名。不過該詞有一篇很長的序很值得玩味:泰和中,西州士人家女阿金,姿色絕
名作欣賞 2019年22期2019-01-28
- 品詩賞詞
天凈沙·春(元)白樸小貼士①和風:多指春季的微風。②闌干:欄桿。③簾櫳:窗戶上的簾子。④啼鶯舞燕:黃鶯在歌唱,春燕在飛舞。⑤飛紅:花瓣飛舞,指落花。小解釋桃紅柳綠的春天,煦暖的陽光照耀,和柔的東風吹拂,樓閣上高卷起簾子,倚欄桿遠望,楊柳垂條,秋千輕晃,院子里靜悄悄的。院外黃鶯啼鳴,燕子飛舞,小橋之下流水漂滿落花。小檔案本 名:白樸字 號:字仁甫,號蘭谷祖 籍:山西主要作品:《梧桐雨》《墻頭馬上》《東墻記》等主要成就:“元曲四大家”之一
學生天地 2018年9期2018-09-06
- 曲韻流長
成就了元曲四大家白樸的元曲藝術(shù)之路,也形成了當?shù)匚禐閴延^的元曲藝術(shù)創(chuàng)作群落。本文對正定的元曲藝術(shù)的歷史淵源、作家脈絡(luò)進行了梳理,力圖展示正定元曲文化的歷史淵源和繁榮昌盛,以此來證明元曲成為正定文化品牌的可能性。關(guān)鍵詞:正定;元曲;白樸一、正定于元曲的豐厚土壤古城正定又名正定,文化歷史源遠流長,是一座具有豐厚積淀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查閱史料就會發(fā)現(xiàn)正定有著7000年的人文史、2700多年的建制史、2200多年的置縣史、1600多年的建城史。以其歷史悠久、文
北方文學 2018年9期2018-07-16
- 品詩賞詞
天凈沙·春(元)白樸春chūn山shān暖nuǎn日rì和hé風fēnɡ,闌lán干ɡān樓lóu閣ɡé簾lián櫳lónɡ,楊yánɡ柳liǔ秋qiū千qiān院yuàn中zhōnɡ。啼tí鶯yīnɡ舞wǔ燕yàn,小xiǎo橋qiáo流liú水shuǐ飛fēi紅hónɡ。小貼士①和風:多指春季的微風。②闌干:欄桿。③簾櫳:窗戶上的簾子。④啼鶯舞燕:黃鶯在歌唱,春燕在飛舞。⑤飛紅:花瓣飛舞,指落花。小解釋桃紅柳綠的春天,煦暖的陽光照耀,和柔的東風吹拂,樓
學生天地·小學低年級版 2018年3期2018-05-17
- 從《墻頭馬上》李千金的形象看元代女性意識的覺醒
“元曲四大家”中白樸創(chuàng)作的元雜劇《裴少俊墻頭馬上》倍受大家喜愛。劇中生動刻畫了李千金這一具有反叛精神的女性形象,在封建社會“三從”“四德”等思想禁錮之下,她以大膽潑辣、果敢堅定的個性特征和敢于挑戰(zhàn)封建禮教、捍衛(wèi)女性尊嚴的精神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李千金個性形象的成功刻畫,與白樸對封建女性的同情和女性意識的覺醒、元代蒙古族統(tǒng)治者淡薄的貞節(jié)觀念、蒙古族女性主體意識的影響存在一定關(guān)系,劇中的李千金形象已經(jīng)成為元代女性意識覺醒的代言人,值得學界去研究探討。1 白樸與《
宿州學院學報 2018年5期2018-04-03
- 金元易代白華、白樸的政治態(tài)度與內(nèi)心世界
仕宦不絕,并出了白樸這樣的文學巨匠。*關(guān)于隩州白氏的世系可參胡世厚:《白樸世系考》,收入《白樸論考》,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版;及《白樸與〈白氏宗譜〉》,《文學遺產(chǎn)》 2002年第5期。20世紀80年代以來,學者對白氏家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白樸,相關(guān)論文超過六十篇,包括文集整理、生平考證、政治態(tài)度、處世心態(tài)和文學成就等方面,白樸的雜劇、散曲與詞更成為研究的熱點。*參見胡世厚:《二十世紀的白樸研究》,《東南大學學報》 1999年第3期;李修生、查洪德:《20世
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年4期2018-01-13
- 天凈沙.秋
白樸孤ɡū村cūn落luò日rì殘cán霞xiá,輕qīnɡ煙yān老lǎo樹shù寒hán鴉yā,一yì點diǎn飛fēi鴻hónɡ影yǐnɡ下xià。青qīnɡ山shān綠lǜ水shuǐ,白bái草cǎo紅hónɡ葉yè黃huánɡ花huā?;ü嵌湎﹃栁飨?,天邊的晚霞逐漸消散,只殘留有幾分黯淡的色彩,映照著遠處安靜的村莊。這是多么的孤寂。霧氣升起,幾只烏鴉落在樹枝頭,遠處的一只大雁劃過天際,飛掠而下。霜白的小草、火紅的楓葉、金黃的花朵,在風中搖曳著,顏
作文周刊·小學一年級版 2018年36期2018-01-03
- 可憐公子不思凡
紀言臻我喜歡白樸以《天凈沙》為曲牌所作的四時小令,每每讀起總能聯(lián)想到他的生平,生出無限唏噓。白樸生于官宦之家,本該讀書問學以博取功名。怎料戰(zhàn)亂頻仍,尚是幼童的他過上了朝不保夕的生活,在疲于奔命中苦熬歲月。他的父親忠于朝廷,整日為金朝的存亡奔忙,無暇顧及妻兒。年幼的白樸極少感受到父親的關(guān)懷。隨后的流亡生涯中,他又與母親失散了。雖然后來他與姐姐被父親的好友元好問所救,也在四年之后與父親團聚。然而他經(jīng)歷了太久的顛沛流離,見多了生離死別,再難拂去歲月賦予的塵埃。光
傳奇故事(上旬) 2017年11期2017-11-30
- 可憐公子不思凡
文/紀言臻我喜歡白樸以《天凈沙》為曲牌所作的四時小令,每每讀起總能聯(lián)想到他的生平,生出無限唏噓。白樸生于官宦之家,本該讀書問學以博取功名。怎料戰(zhàn)亂頻仍,尚是幼童的他過上了朝不保夕的生活,在疲于奔命中苦熬歲月。他的父親忠于朝廷,整日為金朝的存亡奔忙,無暇顧及妻兒。年幼的白樸極少感受到父親的關(guān)懷。隨后的流亡生涯中,他又與母親失散了。雖然后來他與姐姐被父親的好友元好問所救,也在四年之后與父親團聚。然而他經(jīng)歷了太久的顛沛流離,見多了生離死別,再難拂去歲月賦予的塵埃
傳奇故事(破繭成蝶) 2017年11期2017-11-25
- 近十年白樸研究綜述
1116)近十年白樸研究綜述吉曉凡(江蘇師范大學 敬文書院,江蘇 徐州 221116)“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樸是元代雜劇作家中的重要人物,其雜劇、散曲、詞等方面的成果在文學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筆者對近十年的白樸研究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整理,認為有總結(jié)的必要。本文分別從白樸的生平研究、雜劇研究、散曲及詞作研究等幾個角度將相關(guān)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分類和說明,最后提出了關(guān)于白樸研究之展望,以期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參考。白樸;雜劇;散曲;詞作;綜述元代享有盛名的白樸在
戲劇之家 2017年15期2017-11-16
- 可憐公子不思凡
文/紀言臻我喜歡白樸以《天凈沙》為曲牌所作的四時小令,每每讀起總能聯(lián)想到他的生平,生出無限唏噓。白樸生于官宦之家,本該讀書問學以博取功名。怎料戰(zhàn)亂頻仍,尚是幼童的他過上了朝不保夕的生活,在疲于奔命中苦熬歲月。他的父親忠于朝廷,整日為金朝的存亡奔忙,無暇顧及妻兒。年幼的白樸極少感受到父親的關(guān)懷。隨后的流亡生涯中,他又與母親失散了。雖然后來他與姐姐被父親的好友元好問所救,也在四年之后與父親團聚。然而他經(jīng)歷了太久的顛沛流離,見多了生離死別,再難拂去歲月賦予的塵埃
戀戀中國風 2017年11期2017-11-14
- 元曲·正定 盛放在中國戲劇的第一個春天里
以南第一名城。以白樸為首,當時的真定出現(xiàn)了元曲創(chuàng)作的七位著名作家,被稱作『真定七子』 。當時的真定,不僅是元曲的創(chuàng)作中心,也是演出中心。元滅金、宋后,大批元曲演員來到真定,作品創(chuàng)作出來,就能第一時間得到演出和傳播。由此,造就了元曲在真定一帶的繁榮和發(fā)展。對于正定的元曲成就,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曾做過這樣的評價:在研究中國早期戲劇的時候,正定就是一個避不開的地方。正定元雜劇把中國戲劇的第一個輝煌的春天裝扮得非常美麗。蒙古汗國時代的真定元曲的發(fā)祥之地正定元曲博物
河北畫報 2017年8期2017-09-29
- 繁榮的元代戲劇
關(guān)漢卿、鄭德輝、白樸、馬致遠被譽為“元曲四大家”。關(guān)漢卿的喜劇輕松、風趣、幽默,那些貌似強大的壞人,在機智勇敢的對手面前,一個個被弄得如泄了氣的皮球一樣。他的代表作有《竇娥冤》《單刀會》《望江亭》等。鄭光祖則為人正直剛烈,寫出了《倩女離魂》這樣反抗封建禮教,歌頌個性解放的劇作,這部劇作至今仍在上演。鄭光祖一生貧困潦倒,死后是由唱戲的戲子們將他火葬于杭州靈隱寺。馬致遠在朝為官,晚年隱居田園,給自己取名叫“東籬”,他的作品以反映退隱山林的田園題材為多,比如《漢
小學閱讀指南·高年級版 2017年8期2017-09-12
- 家族期望與人生選擇沖突中的白樸
——白樸之父白華《示恒》詩解讀
人生選擇沖突中的白樸 ——白樸之父白華《示恒》詩解讀甄颯颯(山東省藝術(shù)研究院,山東 濟南 250100)白樸出身書香門第,父白華與弟白恪皆求進于仕途。白樸卻醉心于元曲創(chuàng)作,甘愿逍遙江湖。白華有《示恒》詩三首,通過對詩歌的解讀,可以看出白樸年少時即對仕途學問不甚在意,而喜好律賦之學,喜好游冶玩樂,走上了與父親的期望截然相反的道路。白樸的選擇與他年少時飽經(jīng)離亂有著極大的關(guān)系,他雖然辜負了家族的期望,卻為元曲的發(fā)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為后人留下了流光溢彩的華章?!?/div>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17年1期2017-03-08
- 白樸行跡考
【文化藝術(shù)研究】白樸行跡考都劉平(山東大學 文學院,濟南 250100)南宋江州守將呂師夔于至元十二年(1275)降蒙元軍隊,白樸在次年即至九江結(jié)識呂氏,自此兩人過從甚密,若如故人重逢再遇。一為北人,一為南人;一則文士,一則武將。對于這種常情不好理解之處,前輩學者多有指出,或就其緣由進一步做出自己的推測,即白樸可能曾隨侵宋的蒙元軍隊一道南下。這些意見很有啟發(fā),根據(jù)已有的各種文獻材料,綜合排比考證可以認為,白樸在至元十年左右正是在南下攻宋的蒙元軍中,其至襄陽唐都學刊 2017年5期2017-01-28
- 為什么真定人愛看戲
史天澤史樟父子、白樸、李文蔚、戴善甫、侯正卿、尚仲賢等?!胺恺埲稀笔墙鹪獣r期的詩人和名宦,三人關(guān)系密切?!叭稀敝械脑?、李二人在真定路所轄封龍書院授徒講學,白樸、李文蔚等是其學生,侯克中、史樟等亦與之交?!叭稀迸c真定路及當時北方許多軍政大員來往密切,這為他們身邊學生進入仕途、得交顯宦創(chuàng)造了條件。真定元曲作家較少怨世、憤世之作,便與他們交往的人物和生活的環(huán)境大有關(guān)系。戲曲史料《錄鬼簿》中在散曲作家中列有史天澤,史天澤對真定元曲的繁榮可謂是至關(guān)重要。史天澤大眾文藝 2017年7期2017-01-27
- 寂寞梧桐聽雨聲
草紅葉黃花?!?span id="qoki0c0" class="hl">白樸《天凈沙·秋》初秋時節(jié),如血殘陽灑滿天邊,漫過蕭瑟原野,離離荒草在風中飄搖。遠處山腳下,炊煙淡淡升起,晚歸的烏鴉凄厲鳴叫,盤旋著飛落樹梢。暮色中走來了元朝散曲家白樸,他面容憔悴神形疲憊,一襲粗布衣衫,遮不住瘦弱身軀。停下腳步時,他目光深邃地望向遠方,輕聲吟道:“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多少離愁,盡在不言中。公元1261年,不肯入仕的白樸懷著落寂的心情離家南游,然而再美的風景也撫不平他心底的悲傷傳奇故事(破繭成蝶) 2016年9期2016-11-26
- 寂寞梧桐聽雨聲
白草紅葉黃花?!?span id="ismeeko" class="hl">白樸《天凈沙·秋》初秋時節(jié),如血殘陽灑滿天邊,漫過蕭瑟原野,離離荒草在風中飄搖。遠處山腳下,炊煙淡淡升起,晚歸的烏鴉凄厲鳴叫,盤旋著飛落樹梢。暮色中走來了元朝散曲家白樸,他面容憔悴神形疲憊,一襲粗布衣衫,遮不住瘦弱身軀。停下腳步時,他目光深邃地望向遠方,輕聲吟道:“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多少離愁,盡在不言中。公元1261年,不肯入仕的白樸懷著落寂的心情離家南游,然而再美的風景也撫不平他心底的悲傷傳奇故事(上旬) 2016年9期2016-10-25
- 《墻頭馬上》對《井底引銀瓶》思想的批判性發(fā)展
任恣嫻摘要:元代白樸的雜劇《墻頭馬上》改編于唐代白居易的詩作《井底引銀瓶》,但是兩部作品存在著較大差異,都有各自的時代烙印。白樸將白居易的詩創(chuàng)作成一部生動的雜劇作品,在繼承詩歌故事情節(jié)的基礎(chǔ)上,又表現(xiàn)出一種反抗禮教的思想傾向,體現(xiàn)出特有的時代精神和問題特點,成為文學史上光輝的一頁。關(guān)鍵詞:白樸;白居易;《墻頭馬上》;《井底引銀瓶》;發(fā)展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003-01元代白樸的雜劇《墻頭馬上》改人間 2016年6期2016-09-22
- “爛醉華清,驚魂破夢”——《梧桐雨》的虛幻藝術(shù)
梧桐雨》既被認作白樸的代表作,歷來評價頗高。洪昇的論斷有“文人相輕”的嫌疑,在明清時代文學理論已經(jīng)日趨進步的情況下,文史之分已然十分明確,其《長生殿》也兼有浪漫主義的筆法,作此論斷實在是有失公允。清代李調(diào)元《雨村詩話》謂:“元人詠馬嵬事,無慮數(shù)十家,白仁甫《秋雨梧桐樹》劇為最”;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白仁甫《秋葉梧桐雨》劇,沈雄悲壯,為元曲之冠冕”。宏觀來看,《梧桐雨》被列為元代四大悲劇之一,其作者白樸被列為元劇四大家之一。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稱華夏文化 2016年1期2016-04-21
- 把語文磨成生命的圖騰
拿起六年級教材里白樸的這首《天凈沙·秋》,腦子里就會情不自禁地浮現(xiàn)出馬致遠的那首堪稱千古絕唱的《天凈沙·秋思》。盡管這首《天凈沙·秋思》被編在七年級,但是一樣的風景,有不一樣的情緒,一樣的格律,有不一樣的曲調(diào),一樣的境界,有不一樣的境地,兩首曲子就像人的左右心房,理應(yīng)惺惺相惜,就像人的左右大腦,確有靈犀一點通,就像伯牙與子期,如高山流水應(yīng)和知音。于是,面對如此語文,學段便不是距離,難易也不是問題,課堂容量更不足為奇,我在心底里就將它們作為一個整體,用心打磨小學語文教學·人物版 2016年2期2016-03-11
- 讓詩意撥動心弦
就有一位劇作家叫白樸,面對這一幅迷人的秋天的美景,寫下了元曲小令《天凈沙·秋》。(板書:《天凈沙·秋》)那么面對眼前的這一幅迷人的秋景,白樸是怎樣的心情呢?讓我們感受一下。同學們,看著畫面,聽著老師的朗讀,我們一起走進秋天,走進白樸的感覺。(師配樂讀《天凈沙·秋》)師:感受到白樸的心情了嗎?白樸在這個秋天的心情是怎樣的?不要說,帶著你的感覺,自己輕聲地讀幾遍,試著將你的感覺讀出來。(生自由讀《天凈沙·秋》)師:誰來讀?(生讀)師:真好。孤村落日殘霞,一種輕小學語文教學·人物版 2016年2期2016-03-11
- “瓶沉簪折”的愛情悲劇 ——論白樸《墻頭馬上》對白居易《井底引銀瓶》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愛情悲劇 ——論白樸《墻頭馬上》對白居易《井底引銀瓶》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高揚勵(山西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研究院,山西 臨汾 041000)白樸的雜劇《墻頭馬上》是由白居易的《井底引銀瓶》詩演變而來的。由一首篇幅簡短的詩歌到一部情節(jié)完整、人物形象豐滿的雜劇作品,白樸從故事發(fā)展順序、情節(jié)的設(shè)置、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作品的主題等方面進行了改造。不僅如此,白樸將原詩“止淫奔”的主旨進行了升華,為我們演繹了一出“瓶沉簪折”的愛情悲劇。白樸;《墻頭馬上》;白居易;《井底引銀瓶》《戲劇之家 2015年24期2016-01-12
- 近十年《梧桐雨》與《長生殿》比較研究述略
研究述略元曲大家白樸取材于天寶遺事的戲曲作品有兩部,然而流傳至今的只有一部,便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朝代更迭,清代洪昇同樣取材于此事,創(chuàng)作了戲曲史上重要的作品《長生殿》。洪昇的《長生殿》深受元代白樸《梧桐雨》的影響。洪昇在《自序》中說:“余覽白樂天《長恨歌》及元人《秋雨梧桐》劇,輒作數(shù)日惡?!币蜃x《長恨歌》、《梧桐雨》兩部作品,觸發(fā)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靈感。洪昇的《長生殿》基本繼承了《梧桐雨》的劇情框架,但兩部作品具有完全不同的特色。這一現(xiàn)象,受到學者們的關(guān)注,戲劇之家 2015年6期2015-05-13
- 千古是非心 一夕漁樵話
云山滄桑中的清醒白樸出身于官宦世家,更是文學世家。其父白華與元好問是至交好友。金滅亡時,汴京城破,白華與妻兒失散,蒙古兵進城大肆劫掠,白樸同姐姐與母親分離,幸而元好問及時趕到,救下白樸姐弟二人,并帶著他們四處奔逃,生活極為艱辛。元好問在白樸身染瘟疫、生命垂危之際對他悉心呵護。因此,對于這位雖無血,緣關(guān)系卻勝似生父的男人,白樸始終銘記在心,無論在品行上還是文學上,均受到了他的熏陶。而元好問見白樸如此聰穎靈秀,更是對他喜愛非常,在讀書、為人處世上都格外用心地培醒獅國學 2014年9期2015-04-17
- 板凳甘坐三十二年冷 新見卓識海峽兩岸知——讀評《白樸著作生平論考》
凳,一門心思研究白樸,由于他把白樸研究的基礎(chǔ)夯得很扎實,又思想解放,敢于和善于發(fā)表新見卓識,他在白樸研究中取得的成果,終于成了海峽兩岸學術(shù)界的共識。2014年10月,臺灣的“國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36.5 萬字的著作《白樸著作生平論考》。這位學者,便是年近84歲的胡世厚先生。白樸是我國元曲四大家(一說是“關(guān)(漢卿)、王(實甫)、白(樸)、馬(致遠)”;一說是“關(guān)、白、鄭(光祖)、馬”)之一。自從白樸逝世后,評說和研究他的論著不絕。胡世厚先生于1980年決定河南社會科學 2015年6期2015-03-26
- 寂寂梧桐落颯颯秋雨寒
: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樸所著的《梧桐雨》千百年來以其濃郁的悲劇色彩打動了一代代人,劇中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深入人心。本文就《梧桐雨》全劇的主題展開了初步的探究。關(guān)鍵詞:白樸梧桐雨主題李楊愛情悲劇中圖分類號:I20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4)02-0000-02《梧桐雨》全稱《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其著者是位列于極富盛名的元曲四大家之中的雜劇作家白樸。一代國學大師王國維曾經(jīng)稱贊其曲詞“高華雄渾,情深文明”、“不失為第一流”,對于劍南文學 2014年2期2014-08-26
- 笑中有淚 樂中有悲——淺析白樸《墻頭馬上》之悲情蘊涵
元劇四大家之一的白樸,在其雜劇中所渲染的更多的是國破家亡所產(chǎn)生的世事難料、興亡無定、人生命運難以把握的悲慨和怨嘆,以及知音難覓、好夢難圓的失落感和幻滅感。不管是悲傷蒼涼的分離,還是傷情歡喜的團圓,白樸心中的滄桑感,細細流入戲劇舞臺。一、傷情的《墻頭馬上》《墻頭馬上》是白樸的代表作之一,與關(guān)漢卿的《拜月亭》、王實甫的《西廂記》、鄭光祖的《倩女離魂》并稱為“元曲四大愛情劇”。劇作取材于唐代白居易的樂府詩《井底引銀瓶》,白居易詩作“妾弄青梅憑短墻,君騎白馬傍垂楊名作欣賞 2014年12期2014-07-14
- 白樸《墻頭馬上》裴少俊形象略論
010021)白樸的《墻頭馬上》是一本具有濃厚喜劇色彩的“旦本”戲,與關(guān)漢卿的《拜月亭》、王實甫的《西廂記》、鄭光祖的《倩女離魂》被合稱為元雜劇中的四大愛情劇。《墻頭馬上》雖然脫胎于白居易的新樂府詩《井底引銀瓶》,不同的是白樸換以大團圓的形式改變了原詩“止淫奔”的旨趣,具有濃厚的時代色彩。一般來說,學界對《墻頭馬上》的研究多集中在其表現(xiàn)的反封建性和女性角色李千金形象的塑造上,而對劇中的男性角色裴少俊則較少進行專門性研究。研究者多將其定位為一個怯懦屈從、優(yōu)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 2014年9期2014-04-10
- 試論白樸雜劇語言風格的二重性
00433)試論白樸雜劇語言風格的二重性李良子(復(fù)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上海200433)白樸是元代前期重要作家,有詞、曲、雜劇傳世,其中以雜劇影響最著。從具體作品與前人評述來看,白樸雜劇的語言風格中體現(xiàn)出了兩種不同的審美傾向,即通過精巧意象與絢麗色彩實現(xiàn)的詩詞化的艷麗與藉由大量俗語與口語疊詞運用而產(chǎn)生的通俗化的俊朗。此二種審美傾向的產(chǎn)生與融合與其生平經(jīng)歷、文學創(chuàng)作和戲劇文體的要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白樸;雜??;詩詞化;通俗化白樸,原名恒,字仁甫,一西安航空學院學報 2014年2期2014-01-10
- 楊玉環(huán)在《梧桐雨》與《長生殿》中形象的相異
○ 汪曉希白樸的《梧桐雨》是一部充滿現(xiàn)實主義色彩的文學作品,與之相比,洪昇的《長生殿》則是一部以浪漫主義為主兼有現(xiàn)實主義色彩的作品。這就導致了《梧桐雨》中的楊玉環(huán)比《長生殿》中的楊玉環(huán)更貼近歷史原貌,而《長生殿》中所刻畫的楊玉環(huán)比《梧桐雨》中楊玉環(huán)更加豐滿、立體。一在《梧桐雨》中,白樸先借玄宗之口道出了楊貴妃的來歷:“開元二十八年八月十五日,乃主上圣節(jié),妾身朝賀,圣上見妾貌類嫦娥,住內(nèi)太真宮,賜號太真。天寶四年,冊封為貴妃,寵幸殊甚。”這里白樸毫不避諱地交博覽群書 2013年5期2013-12-05
- 天凈沙秋
畫面,這也許是與白樸的人生態(tài)度有關(guān)。白樸一生都不愿在朝廷謀職,并希望能夠遠離那種蕭瑟、冷清的地方,尋找一片屬于自己的有生機的隱居之地。因此,畫面中的“一點飛鴻”則是暗喻作者本人,而“影下”這片有著青山、綠水,長滿白草、紅葉和黃花的地方,正是作者一直尋求的理想之地??v觀全篇,寫秋卻沒有著一個“秋”字,而且非常巧妙地把“心中之景”與當時的環(huán)境融合在了一起,動靜結(jié)合,產(chǎn)生了強烈的對比效果,含蓄地流露出自己的愛憎之情,真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也讓我們從中看到浙江林業(yè) 2012年10期2012-08-15
- 從《 墻頭馬上》看白樸婚姻愛情觀
術(shù)氛圍里,彰顯著白樸本人對于愛情與婚姻的取舍觀念,這些觀念的形成與當時社會的普遍認知有一定關(guān)系,但與作者本人的生活經(jīng)歷和他的性格更是關(guān)系密切。其間暴露的作者秉性和他的愛情與婚姻觀,讓我們從中認識到元代蒙古族統(tǒng)治下的文人的生存狀態(tài)和他們內(nèi)心糾結(jié)的出仕與歸隱的矛盾。作品通過鮮明的形象和情節(jié)上跌宕起伏,俘獲觀眾的心,矛盾沖突塑造了李千金倔強、果敢、潑辣的性格,與裴少俊自私怯懦的性格形成鮮明對比。情節(jié)上也是一波三折:先是二人相識到相約,正在云雨交歡之時,被不識相的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2年1期2012-04-12
- 白樸行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