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病質
- 胃癌術后惡病質的危險因素及對預后的影響
體重下降,甚至惡病質[1]。惡病質是指復雜的代謝紊亂引起體重減輕、骨骼肌質量持續(xù)下降、萎縮的多因素綜合征,無法通過常規(guī)的營養(yǎng)支持完全逆轉,最終可能導致進行性功能損害。惡病質常伴有多種臨床表現(xiàn),如食欲不振、厭食、疲勞、耐力下降、平衡力不佳、貧血、水腫和低白蛋白血癥,使抵抗力減弱、對治療依從性降低,甚至對遠期預后造成不良影響[2]。本研究探討胃癌術后惡病質的高危因素,分析其對遠期預后的影響。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2015 年1 月至2017 年8
中國醫(yī)藥科學 2023年16期2023-09-26
- 復方守宮散治療癌癥惡病質52例臨床療效觀察*
230031惡病質是以肌肉、骨骼肌和脂肪的消耗為特征,其主要表現(xiàn)為體重下降、食欲不振、肌肉萎縮、貧血等癥狀,影響能量代謝、炎性因子的相關過程[1],無論腫瘤部位如何,惡病質引起的癌癥患者的發(fā)病率與死亡率均處于較高水平。據(jù)統(tǒng)計,超出一半的癌癥患者具有惡病質發(fā)生的潛能,大約20%癌癥患者的死因是惡病質[2-3]。目前,主要治療癌癥惡病質的營養(yǎng)支持模式傳統(tǒng)且單一,很難逆轉癌癥惡病質狀態(tài),且藥物治療所導致的肝腎功能損害等副作用不容小覷[4]。眾多研究表明,中醫(yī)藥
中醫(yī)藥臨床雜志 2023年4期2023-05-27
- 肌肉減少癥與惡病質
肉減少被稱為“惡病質”,其通常有脂肪和肌肉含量共同減少。在目前老年癌癥患者的管理背景下,患有癌癥的老年患者可通過以下兩種不同的機制增加肌肉損失的風險:肌肉減少癥和(或)惡病質。有證據(jù)表明肌少癥的存在會增加老年癌癥患者化療毒性作用、術后并發(fā)癥及死亡的風險〔1〕。惡病質使患者對治療反應改變、生活質量下降、體力受損、心理痛苦和死亡率增加,其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因此,了解二者的病因、臨床表現(xiàn)及治療對于臨床工作中鑒別癌癥患者肌肉損失至關重要。本研究對肌少癥和惡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22年4期2022-12-29
- 肺癌患者惡病質的藥物治療與營養(yǎng)支持研究進展
利 尹崇高腫瘤惡病質是一種以持續(xù)性的骨骼肌肉丟失,伴或不伴脂肪組織丟失為特征的代謝綜合征[1]。腫瘤惡病質的病理生理學機制復雜,由炎癥反應、營養(yǎng)物質代謝紊亂、神經(jīng)激素變化以及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等多種因素作用導致。腫瘤惡病質在肺癌患者中的發(fā)生率為36%-76%[2],多見于晚期肺癌患者,22%的肺癌患者最終因惡病質而死亡[3]。惡病質會降低肺癌患者的生存質量,限制治療計劃,縮短肺癌患者的總生存期,是造成肺癌患者不良預后的因素之一[4,5]。通過對專門針對肺
中國肺癌雜志 2022年6期2022-12-07
- 四君子湯改善C57小鼠惡病質狀態(tài)肌肉消耗的療效及機制研究
袁國興 吳潔惡病質是各種惡性腫瘤尤其是晚期患者的主要并發(fā)癥,是造成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質量,預后差[1]。晚期腫瘤患者約50%~80%存在厭食和體重下降等惡病質的表現(xiàn)[2],且進行性的腫瘤惡病質狀態(tài)預后不佳,存活時間短,占所有癌癥死亡的近20%[3]。目前臨床尚缺乏合理的治療策略,尚無單一性、特異性的療效確切的藥物[4]。中醫(yī)學雖無惡病質病名,但其以納呆食少、倦怠乏力、消瘦等一系列臟腑虛損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屬于中醫(yī)“虛勞”范疇
環(huán)球中醫(yī)藥 2022年5期2022-05-10
- 淫羊藿治療腫瘤惡病質肌肉減少癥臨床觀察
瘤患者發(fā)生腫瘤惡病質的幾率較高,超過80%進展期癌癥患者均容易有癌性惡病質,以肌肉減少為主要表現(xiàn)[1]。惡病質為癌癥患者所具備的復雜表現(xiàn)綜合征,以慢性、進行性、不知不覺體質量下降為主要特點,甚至會并發(fā)飽腹感、厭食與乏力等表現(xiàn),而且對于營養(yǎng)治療并不敏感亦或是有部分敏感,會直接影響晚期腫瘤患者的治療效果?,F(xiàn)階段,癌性惡病質肌肉減少尚未形成系統(tǒng)化治療方案,一般選用激素治療。而淫羊藿能夠增加心腦血管的血流量,改善血液流變學,更有利于造血,對機體免疫功能有所調節(jié),具
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 2022年7期2022-04-19
- 劉沈林教授治療癌癥惡病質經(jīng)驗
0029)癌癥惡病質被定義為一種復雜的多因素綜合征,以骨骼肌質量進行性降低、傳統(tǒng)營養(yǎng)支持不可完全逆轉以及進行性功能障礙為特征[1]。癌癥惡病質的發(fā)病率較高,是晚期惡性腫瘤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除骨骼肌、內臟的肌肉消耗外,臨床常伴有體質量下降、肌肉萎縮、食欲減退、飽脹感、乏力、貧血、水腫等多種癥狀[2]。癌癥惡病質常導致患者抗癌治療耐受性降低[3],并降低存活率[4]。 劉沈林教授是首屆全國名中醫(yī),中醫(yī)消化病學術帶頭人,全國第四、五、六批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jīng)驗繼承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22年7期2022-03-24
- 脂肪組織棕色化在惡病質脂肪消耗中的作用*
250014)惡病質(cachexia)是一種以體重減輕、肌肉萎縮和脂肪組織功能障礙為特征,伴有代謝紊亂、全身炎癥和胰島素抵抗的多因素綜合征[1]。惡病質通常與一些潛在的慢性退行性疾病有關,如癌癥、終末期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腎功能衰竭等。肌肉丟失長期以來主導著惡病質的研究而我們對患者脂肪流失的原因卻知之甚少。脂肪組織也是惡病質不可忽視的參與者,它不僅為機體儲存能量,而且是一個異質的、代謝活躍的器官,在全身具有重要的內分泌和旁分泌作用[2]。越來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2021年12期2021-12-30
- 消化系統(tǒng)腫瘤惡病質患者主觀全面營養(yǎng)評估簡略表評分與營養(yǎng)代謝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430060)惡病質為一種特殊類型的營養(yǎng)不良,根據(jù)歐洲臨床營養(yǎng)和代謝學會(ESPEN)的定義,是指伴有炎癥的慢性疾病相關性營養(yǎng)不良[1]。其病理生理特征為攝食減少,代謝異常等因素綜合作用引起的蛋白質及能量負平衡[2]。營養(yǎng)不良、惡病質、肌肉減少癥等是腫瘤患者常見的營養(yǎng)相關狀況,發(fā)生于晚期胃腸道惡性腫瘤可伴有厭食、炎癥、水腫和多臟器衰竭等癥狀[3]。惡病質可導致腫瘤患者生活質量下降和醫(yī)療費用增加,也是腫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20%的腫瘤患者死于
重慶醫(yī)學 2021年22期2021-12-09
- JAK/STAT3介導腫瘤惡病質肌肉萎縮及藥物干預研究進展
0046)腫瘤惡病質是一種以體重減輕和肌肉萎縮為主要特征,伴隨或不伴隨脂肪減少,并且營養(yǎng)支持不能完全逆轉,生理機能減退和功能出現(xiàn)障礙為主要特征的綜合征[1],這與機體代謝紊亂密切相關,至今尚無有效的藥物干預措施可完全逆轉惡病質狀態(tài)[2-4]。惡病質的公認診斷標準以體重和體重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BMI)為主要觀察指標,即6個月內腫瘤患者非意愿性體重降低>5%;或BMI<20 kg/m2伴體重降低>2%:或者四肢骨骼 肌質量指數(shù)(append
中國比較醫(yī)學雜志 2021年7期2021-08-21
- 欖香烯對腫瘤惡病質小鼠細胞因子TNF-ɑ IL-6和骨骼肌UPP信號通路的調節(jié)作用*
宏林 姚娓腫瘤惡病質(cancer cachexia,CC)是腫瘤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其主要表現(xiàn)為不可逆的體質量下降,伴隨骨骼肌萎縮。腫瘤惡病質的臨床診斷標準為腫瘤患者的體質量下降超過5%、身體質量指數(shù)(BMI)<20 kg/m2的患者體重下降超過2%[1]。據(jù)估計,在病程后期,60%~80%的腫瘤患者會有惡病質的表現(xiàn)[2],至少20%腫瘤患者的直接死亡原因是腫瘤引起的惡病質[3]。骨骼肌萎縮是腫瘤惡病質的核心癥狀,骨骼肌質量下降和腫瘤患者生存質量下降明顯相
中國腫瘤臨床 2021年9期2021-05-28
- 黃芪地黃湯聯(lián)合艾灸治療晚期腫瘤惡病質臨床觀察及 對腫瘤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ASCO)癌癥惡病質最新指南中,將癌性惡病質定義為晚期惡性腫瘤屬于多因素代謝障礙綜合征,其主要特征為食欲減退、體重及骨骼肌減少、消瘦、乏力等,可能伴隨脂肪組織丟失,進行性功能障礙。既往臨床諸多研究證實,營養(yǎng)缺失、代謝障礙與晚期腫瘤患者死亡風險有著較高相關性[1]。因此針對晚期腫瘤惡病質治療,臨床主要采用營養(yǎng)、藥物、運動等干預措施,適度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但是晚期腫瘤惡病質患者處于高度代謝障礙,無法改善營養(yǎng)狀態(tài)的終末期狀態(tài),干預措施禁忌較多,臨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21年25期2021-05-13
- 華蟾素片對CT26結腸腺癌誘導惡病質小鼠肌肉萎縮的影響
失與消耗是癌性惡病質(cancer cachexia,CC)最典型、最復雜的特征[1]。它常常導致患者的體重下降、活動能力減退等,最終導致免疫功能低下,治療耐受力下降,縮短了總生存時間[2]。研究表明,腫瘤誘導的肌蛋白降解密切相關的是泛素蛋白連接酶E3,而其中最重要的標記物是肌萎縮F-box蛋白(muscle atrophy F-box,MAFbx)和肌肉環(huán)指蛋白-1(muscle ring finger 1,MuRF-1)[3]。該實驗建立CT26結腸腺
中外醫(yī)療 2021年4期2021-04-17
- 基于“陰毒”理論論治腫瘤惡病質*
10208腫瘤惡病質是惡性腫瘤并發(fā)的多因素復雜綜合征,多以食欲減退、體重下降、肌肉萎縮、虛弱、貧血、水腫、低蛋白血癥等為臨床表現(xiàn)[1],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縮短生存時間?,F(xiàn)代醫(yī)學目前對惡病質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療手段,采取常規(guī)營養(yǎng)支持治療通常不能逆轉多臟器功能衰竭的過程。中醫(yī)中藥在臨床治療中,運用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的原則,充分利用中藥多機制、多靶點優(yōu)勢,對于改善患者癥狀、提高生存質量和延長生存期限具有重要的價值[2]。王好古是元代著名醫(yī)家,既繼承了傷寒學
中醫(yī)藥臨床雜志 2021年11期2021-04-17
- 消癌解毒方治療晚期腫瘤惡病質臨床研究*
221000惡病質是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常見合并證之一,是一種以持續(xù)性脂肪組織減少,且不能被傳統(tǒng)營養(yǎng)治療逆轉的多因子綜合征,往往可造成機體器官進展性功能衰竭[1],嚴重影響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亦是導致晚期惡性腫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2]。目前,營養(yǎng)支持治療仍是晚期腫瘤惡病質患者的主要治療方法,但存在一定局限性,且療效有限。中醫(yī)從“虛勞”立論,辨證施治,對改善惡病質患者生活質量,延長生存周期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筆者采用消癌解毒方治療晚期惡性腫瘤
河南中醫(yī) 2021年1期2021-01-30
- 線粒體介導骨骼肌重塑在運動抵御癌癥惡病質中的作用研究進展
200241)惡病質是一種復雜的多因素綜合征,以進行性體質量下降及肌肉減少伴或不伴脂肪減少為特點,可導致進行性多器官功能損害,其中癌癥惡病質最為常見,是20%腫瘤患者死亡的原因?,F(xiàn)代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破壞人們“離不開身體活動”的遺傳天性,因此,肥胖、2 型糖尿病、腫瘤等代謝性疾病相繼出現(xiàn)[1]。腫瘤惡病質以能量耗損、炎癥、肌量流失為主要特征。運動可能彌補了現(xiàn)代生活“身體活動不足”的缺陷,使能量消耗水平與遺傳基因匹配,同時阻止肌量流失,抑制癌癥惡病質發(fā)生、發(fā)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2021年1期2021-01-22
- 中藥圣和散聯(lián)合輸血治療癌癥惡病質臨床觀察*
華 夏躍勝癌癥惡病質是以糖類、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異常為特征的臨床綜合征,主要表現(xiàn)為體質量減輕、食欲下降、貧血、虛弱等。癌癥惡病質發(fā)病率高,多見于晚期癌癥患者,其確切的發(fā)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認為免疫狀態(tài)、炎癥因子以及氧化應激在惡病質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惡病質伴發(fā)重度貧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時間及生活質量,通過輸血能暫時糾正癌性重度貧血,而改善腫瘤患者惡病質狀態(tài)才是根本治療措施[1,2]。但目前臨床還沒有治療癌癥惡病質的特效藥物。圣和散是夏躍勝教授多年
光明中醫(yī) 2020年23期2021-01-04
- 基于“干血勞”理論探討活血化瘀法在癌癥惡病質中應用的研究進展
迪,王華慶癌癥惡病質是一種多因素綜合征,其特征是體重降低、厭食、骨骼肌萎縮、全身炎癥、胰島素抵抗,導致疲勞,功能受損,治療相關毒性增加,生活質量差,高額的醫(yī)療保健成本,生存率降低[1-3]。在晚期患者中,惡病質影響50%~80%的患者,并導致20%的癌癥相關死亡[3-4]。對患者生活質量、癥狀負擔、經(jīng)濟負擔和患者的尊嚴感都有深遠的影響,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并發(fā)癥。惡病質中醫(yī)稱為虛勞,虛勞多由積漸成,大抵病久體羸叫“虛”,久虛不復叫“損”,損極不復謂“勞”。早在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外科雜志 2021年5期2021-01-02
- 圍術期癌癥惡病質的評估及營養(yǎng)干預策略
200025)惡病質在癌癥病人中并不少見,但相當一部分病人未獲得及時識別和有效干預。對于外科癌癥病人而言,無論是醫(yī)師還是病人及其家屬,出于各自的立場和認知,都急于手術治療而可能忽略病人的營養(yǎng)診治或延遲干預,這種現(xiàn)象國內、外都有所見。為改變這一現(xiàn)象,國內、外臨床和營養(yǎng)學專家一直呼吁,對臨床醫(yī)護等人員通過各類培訓填補匱乏的營養(yǎng)知識,更新傳統(tǒng)觀念。本文旨在促進對外科癌癥相關惡病質病人圍術期營養(yǎng)干預的重視和管理,在實踐中探索切實可行且有效的干預和管理策略,使病人獲
外科理論與實踐 2020年2期2020-12-28
- 重癥惡性腫瘤患者如何進行營養(yǎng)支持
加,末期常發(fā)生惡病質和肌肉減少癥,加重病情。因此,應為每例首次確診惡性腫瘤的患者進行營養(yǎng)狀態(tài)評估。營養(yǎng)狀態(tài)評估通常涉及多個維度,包括體重和食欲變化、胃腸道問題、合并癥和疾病嚴重程度。目前,常用的工具包括營養(yǎng)不良篩查工具(malnutrition screening tool,MST)、癌癥患者的營養(yǎng)不良篩查工具(malnutritionscreening toolfor cancer patients,MSTC)、患者整體營養(yǎng)狀況主觀評估(patientg
癌癥進展 2020年21期2020-12-26
- 胰腺癌惡病質的營養(yǎng)支持治療進展
要】 胰腺癌與惡病質之間關系密切,惡病質顯著影響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質量。積極地營養(yǎng)支持是治療胰腺癌惡病質的重要手段,可使多數(shù)患者獲益。胰腺癌惡性程度高,預后差,常用的治療手段有手術、化療、放療及免疫治療等。對于腫瘤局限于胰腺的早期胰腺癌患者,手術治療往往可取得較好的效果;但大部分患者在明確診斷時已發(fā)生浸潤轉移、甚至伴有惡病質狀態(tài),因此總體治療效果不佳,10年生存率不足1%[1]。惡病質是指因持續(xù)地骨骼肌重量減少及脂肪萎縮引起的以無意識性體重下降(6個月內體
中華胰腺病雜志 2020年4期2020-12-10
- 因子分析方法探討大腸癌惡病質辨證要點
0024)癌癥惡病質綜合征特征表現(xiàn)為食欲不振,體質量明顯下降,體質虛弱及多種器官功能喪失[1]。目前,中國大腸癌發(fā)病率、死亡率均逐年增加,大腸癌晚期合并惡病質成為主要死因[2]。西醫(yī)認為,癌癥惡病質與腫瘤消耗過多能量,身體汲取養(yǎng)分不足及代謝失常有關,目前沒有特效藥及有效的治療手段。中醫(yī)藥雖在抵抗癌癥惡病質方面有一定的治療經(jīng)驗,但惡病質病因病機復雜,中醫(yī)辨證論治研究方面的報道較少。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大腸癌惡病質的中醫(yī)證型辨證要點。1 研究資料選取200
中國民間療法 2020年13期2020-07-29
- 心原性惡病質的藥物治療進展
惡病質是一種以體質量減輕為特征的、與多種疾病相關的復雜的消耗性代謝綜合征,多伴有厭食、虛弱、組織消耗及器官功能障礙,可見于惡性腫瘤晚期、肝臟疾病終末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嚴重感染等[1]。心原性惡病質是在慢性心力衰竭基礎上出現(xiàn)的嚴重代謝紊亂,表現(xiàn)為進行性的體質量下降,肌肉、骨骼及脂肪組織減少,人體組分改變和全身多個器官的功能紊亂。2016年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心力衰竭指南指出:在既往6~12個月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非意愿、非水腫性體質量減輕≥6%總體質
國際心血管病雜志 2020年1期2020-03-02
- 癌癥惡病質中醫(yī)證治探討
0014)癌癥惡病質(cancer cachexia,CC)是中晚期惡性腫瘤患者最常見的病證,并出現(xiàn)于少數(shù)早期腫瘤患者,是以持續(xù)性的骨骼肌消耗為特征,伴或不伴脂肪量減少,且不能被常規(guī)營養(yǎng)支持治療完全緩解,逐步導致多器官功能損傷的多因素臨床綜合征[1]。臨床表現(xiàn)為體質量減輕、肌肉含量減少、食欲不振、乏力、炎癥反應等?,F(xiàn)代醫(yī)學對癌癥惡病質的發(fā)生機制尚不明確,認為其與腫瘤自身和機體對腫瘤的反應有關。數(shù)據(jù)顯示,50%~80%的癌癥患者會出現(xiàn)惡病質[2]。癌癥惡病質
中國民間療法 2020年21期2020-01-12
- 運動結合補充亮氨酸通過抑制炎性反應促進C26荷瘤小鼠骨骼肌蛋白質沉積研究
充亮氨酸對癌性惡病質骨骼肌蛋白質沉積的影響及機制。方法:4周齡雄性BALB/c小鼠24只,根據(jù)體重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C組)、荷瘤組(T組)及運動結合補充亮氨酸干預組(TEL組),其中T組與TEL組小鼠進行荷瘤處理。C組與T組小鼠進食添加3.4%比例丙氨酸飼料,TEL組飼料中則添加5%比例亮氨酸,實驗期每日稱量計算采食量。TEL組小鼠每周一、三、五進行無負重游泳運動30 min,二、四、六進行10組抗阻運動(每組30 s,組間間歇1 min),末次運動間隔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9年5期2019-10-18
- 腸黏膜緊密連接蛋白變化與癌性惡病質患者細菌易位相關性研究
佳歡,王勇癌癥惡病質可能引起患者基礎代謝水平升高,并增加機體對常規(guī)營養(yǎng)支持干預的抵抗。細菌易位(bacterial translocation,BT)指本處于腸腔之中的細菌,滲透腸黏膜屏障,進入人體腸系膜淋巴結以及門靜脈系統(tǒng),最終進入體循環(huán)系統(tǒng)與肝脾肺等部位的過程。多項研究指出,大部分危重患者感染均因腸源性微生物所致,腸黏膜屏障損傷以及免疫力低下為引起B(yǎng)T發(fā)生主要條件[1-3]。亦有報道稱,BT可能會促進癌癥惡病質發(fā)生以及發(fā)展[4]。BT被認為是人體腸道定
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 2019年9期2019-10-17
- 癌癥惡病質的中西醫(yī)概況
要】癌癥相關惡病質是一個復雜的綜合征,在80%以上的進展期癌癥患者中出現(xiàn),它帶來的不良后果包括對身體和治療的不利影響,是癌癥晚期主要的致死因素。目前認為,癌性惡病質是機體、腫瘤以及它們相互作用而導致代謝紊亂綜合征。癌性惡病質的治療應該是多方面的綜合治療。本文針對癌性惡病質中西醫(yī)現(xiàn)狀及研究進展作一綜述?!娟P鍵詞】癌癥;惡病質;中西醫(yī);概況【基金項目】上海市金山區(qū)后備重點??平ㄔO(中西醫(yī)結合腫瘤科)項目(JSZK2015H06)【中圖分類號】R730.5 【
人人健康 2019年10期2019-10-14
- 大腸癌惡病質診斷標準的研究
01)目前癌癥惡病質診斷標準缺乏統(tǒng)一性,有學者在探索肺癌惡病質中醫(yī)辨證分型中,提出惡病質診斷標準[1]:①3個月來漸進性消瘦,體質量較原始體質量(診斷時)下降≥7.5%;或IBM指標<80%[注:IBM=實際體質量/理想體質量×100%;理想體質量(kg)=身高(c m)-105]。②伴食欲不振(食欲差,食量比健康時減少1/3)、乏力者。③總蛋白<55 g/L;白蛋白<35 g/L;前白蛋白<250 mg/L。符合①②兩項及③中兩項標準者,可診斷為惡病質。
中國民間療法 2019年7期2019-05-17
- 試從肺脾腎三臟論癌性惡病質
艷 陳武進癌性惡病質是因癌癥的發(fā)生及發(fā)展過程中因各種因素造成的機體衰竭,以體質量下降、厭食及衰竭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因癌性惡病質發(fā)病率高,成為癌癥的主要致死因素之一。癌癥的形成有多種因素,但其基本病機為正氣內虛,氣滯、血瘀、痰結、濕聚、熱毒等相互糾結,日久積滯而形成有形腫塊。中晚期由于癌瘤耗傷人體氣血津液,多出現(xiàn)氣血虧虛、陰陽失衡等,邪勝正衰,本虛標實,錯綜復雜,疾病日益嚴重,終成氣血陰陽俱虛。結合患者臨床表現(xiàn),癌性惡病質當屬中醫(yī)“虛勞”范疇。癌癥發(fā)生發(fā)展過程
光明中醫(yī) 2019年21期2019-03-18
- 基于“癌毒致虛”理論探討腫瘤惡病質的中醫(yī)藥治療
410026)惡病質是以持續(xù)性骨骼肌丟失(伴或不伴脂肪組織丟失)為特征,不能被常規(guī)營養(yǎng)治療逆轉,逐步導致機體功能損傷的多因素綜合征[1]。腫瘤惡病質(Cancer Cachexia,以下簡稱CC)的臨床表現(xiàn)有:肌肉組織萎縮和分解、厭食、進行性體重減輕、貧血等[2]。其在晚期腫瘤中的發(fā)生率達50%~80%,近20%的晚期腫瘤患者直接死于CC。惡病質導致的機體功能損傷、抗腫瘤治療不耐受及促腫瘤轉移,是腫瘤晚期患者生活質量低下、治療效果欠佳、預后極差的主要原因。
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 2019年10期2019-02-25
- 癌癥惡病質的中西醫(yī)概況*
1501)1.惡病質的診斷標準癌性惡病質是一個復雜的綜合征,表現(xiàn)為肌肉和脂肪組織消耗、體重減輕、食欲減退、早飽、乏力、貧血、高脂血癥、系統(tǒng)炎癥反應、高代謝狀態(tài)。且可以進一步導致機體多器官功能障礙,患者這種營養(yǎng)不良很難通過腸內或腸外營養(yǎng)糾正。目前國際共識惡病質的診斷標準是:6個月內體重下降>5%或BMI<20 kg/m2者出現(xiàn)體重下降>2%,或四肢骨骼肌指數(shù)與少肌癥相符(男性<7. 26 kg/m2,女性<5.45 kg/m2)者出現(xiàn)體重下降>2%。中醫(yī)標準
人人健康 2019年19期2019-01-12
- 脾腎雙補法中藥對Ⅳ期非小細胞肺癌伴惡病質患者細胞因子和營養(yǎng)狀態(tài)的影響
非小細胞肺癌伴惡病質患者療效及對細胞因子和營養(yǎng)狀態(tài)的影響。方法 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集Ⅳ期非小細胞肺癌伴惡病質患者84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2例給予甲地孕酮片口服,治療組42例給予脾腎雙補法為組方原則的中藥湯劑口服,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14 d和28 d的血清中惡病質相關細胞因子(白介素-1、白介素-6和腫瘤壞死因子-α)變化,并同期觀察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變化,包括體重指數(shù)、血清白蛋白、食欲和進食量、KPS評分、中醫(yī)臨床證候積分。 結果 組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 2019年32期2019-01-06
- 癌癥惡病質的中西醫(yī)診治現(xiàn)狀
00000癌癥惡病質是癌癥病人較為常見且復雜的并發(fā)癥,主要表現(xiàn)為厭食、早飽、嚴重的體力和體質量下降、虛弱、貧血、水腫等虛弱癥狀。其發(fā)病率和致死率均較高,據(jù)統(tǒng)計,超過50%的癌癥病人可能會發(fā)生惡病質,20%以上的癌癥病人可能直接死于惡病質[1-2]。癌癥惡病質并非僅僅發(fā)生在癌癥晚期,許多早期的癌癥患者可能也存在惡病質,惡病質降低了機體對藥物、射線等抗腫瘤治療反應的敏感性與耐受性;直接影響腫瘤治療效果,增加并發(fā)癥,降低病人的生存質量,也縮短癌癥患者的生存期。因
中醫(yī)腫瘤學雜志 2019年5期2019-01-05
- 淺析張錫純治“虛勞”思路在腫瘤惡病質治療中的應用
50006腫瘤惡病質是一種機體代謝紊亂綜合征,臨床表現(xiàn)包括食欲減退、消瘦,免疫系統(tǒng)受損和代謝功能障礙等。60%至80%的腫瘤患者會發(fā)生惡病質綜合癥[1],其顯著影響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抗腫瘤治療的耐受性和反應性[2]。目前認為腫瘤惡病質綜合征的出現(xiàn)是導致生存期縮短的獨立預測因子[3]?,F(xiàn)代醫(yī)學沒有很有效的治療方法,而中醫(yī)中藥在治療腫瘤惡病質方面,以整體觀念為原則,發(fā)揮中藥多機制、多靶點優(yōu)勢,對改善腫瘤惡病質患者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張錫純(1860~193
中醫(yī)腫瘤學雜志 2019年3期2019-01-05
- 益氣養(yǎng)陰湯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惡病質臨床療效觀察
療非小細胞肺癌惡病質臨床療效觀察朱治法 匡唐洪? 羅穎目的 探討益氣養(yǎng)陰湯對非小細胞肺癌惡病質的治療效果。方法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55例,隨機分為觀察組(28例)和對照組(27例),其中觀察組采用自擬方益氣養(yǎng)陰湯聯(lián)合醋酸甲地孕酮片,對照組單純用醋酸甲地孕酮片,觀察1個療程(28d)后,比較兩組患者體重、食欲、KPS評分、血清白蛋白值的變化。結果 觀察組提高患者食欲、KPS評分、血清白蛋白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改善患者體重方面與對照組
浙江臨床醫(yī)學 2017年9期2017-11-01
- 癌癥惡病質藥物治療模式的研究
經(jīng)驗交流·癌癥惡病質藥物治療模式的研究吳曉東1,王春華2,李麗梅1,齊萍華1,謝 鑫1,林東寧1目的通過研究比較不同藥物對Ⅰ期和Ⅱ期癌癥惡病質患者的治療,探索出最佳治療模式。方法將2年收治服務的患者150例,依據(jù)就診時間隨機分為3個治療組(每組50例),分別為甲氧氯普胺組、甲地孕酮組及糖皮質激素組。治療前后分別以患者的食欲改善情況、體重增加情況及卡氏評分(KPS)綜合評估,隨訪12周后評估治療結果。結果治療前后的食欲、體重、KPS評分均比對照組明顯改善,有
寧夏醫(yī)學雜志 2017年8期2017-09-15
- 血清抵抗素與胃癌惡病質的關系
清抵抗素與胃癌惡病質的關系趙理想1陳思曾2王結實1閆保功1鄭方閣1目的觀察血清抵抗素與胃癌及胃癌惡病質的關系,并初步探討胃癌惡病質中抵抗素與白介素?6相關性。方法選取胃癌并惡病質患者23例為胃癌惡病質組,胃癌患者23例為胃癌組、健康成人23例為對照組。記錄患者性別、年齡、BMI及腫瘤分期。采用ELISA法測定血清抵抗素和白介素?6水平(IL?6)。結果Ⅲ、Ⅳ期胃癌較Ⅰ、Ⅱ期胃癌更易發(fā)生惡病質(P<0.05),與健康成人相比血清抵抗素、白介素?6在胃癌及胃癌
嶺南現(xiàn)代臨床外科 2017年4期2017-08-28
- 癌癥惡病質的研究進展
日新月異,癌癥惡病質的防治也成為惡性腫瘤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1],國內外醫(yī)學領域對于癌癥惡病質的研究愈來愈重視[2]。癌癥惡病質定義為進行性骨骼肌量減少,伴或不伴脂肪量減少,常規(guī)營養(yǎng)治療無法完全逆轉,伴多器官功能障礙的綜合癥,病理生理特點為高代謝導致的負氮及負能量平衡[3]。癌癥惡病質的發(fā)生常因術后臟器解剖位置改變、放化療毒性反應、疾病及治療的精神壓力等導致進食困難,中晚期疼痛干擾、臟器功能紊亂也是重要原因,研究發(fā)現(xiàn)50%~80%的患者最終會發(fā)展為惡病
臨床醫(y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17年74期2017-03-09
- 癌癥惡病質與脂肪流失
0050)癌癥惡病質與脂肪流失劉棟,陳淑珍Δ(中國醫(yī)學科學院 醫(y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北京 100050)癌癥惡病質是癌癥晚期的高消耗狀態(tài),其主要特征是體質量下降,肌肉和脂肪的流失。脂肪流失比肌肉更加顯著,并且先于肌肉發(fā)生。脂質降解、脂肪酸氧化和白色脂肪組織褐變增強、脂質生成、脂質存儲和脂肪細胞減少是引起脂肪流失的重要因素。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鋅-α
中國生化藥物雜志 2016年6期2016-07-24
- 養(yǎng)正消積膠囊改善癌癥惡病質研究
積膠囊改善癌癥惡病質研究畢俊芳1,李雪松1,邊莉1,畢朝霞2,張立欣1(1. 河北省石家莊市中醫(yī)院,河北 石家莊 050051;2. 河北省陽原縣中醫(yī)院,河北 陽原 075800)[摘要]目的觀察養(yǎng)正消積膠囊改善癌癥惡病質的近期療效。方法將80例癌癥惡病質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0例,均給予飲食指導及一般營養(yǎng)支持治療,在此基礎上,治療組予養(yǎng)正消積膠囊,對照組予醋酸甲地孕酮片。2組治療周期為1個月,觀察2組治療前后體質量,并對中醫(yī)癥狀及卡氏功能狀態(tài)進行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6年12期2016-05-31
- 藥物建立大鼠心衰惡病質模型
物建立大鼠心衰惡病質模型●張玲1張昕2目的:是通過異丙腎上腺素建立能夠代表心衰惡病質特征的大鼠模型。方法:100只雄性SD大鼠隨機分成異丙腎上腺素(ISO)組和對照組,ISO組大鼠共30只注射ISO(250mg/kg·d),隔日一次,共2次;對照組(n=10),注射等體積9g/L·d生理鹽水。4周后超聲心動圖檢測存活大鼠的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結果:ISO組模型成功率60%;(2)超聲心動
保健文匯 2016年7期2016-05-24
- 消化道癥狀為主的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1例報告
;假性腸梗阻;惡病質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類導致多器官系統(tǒng)損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器官受累是其一大特點。近年來,SLE累及消化系統(tǒng)的相關特征逐漸引起臨床醫(yī)師的重視,尤其是以假性腸梗阻(intestinal pseudo-obstruction,IPO)等消化系統(tǒng)病變?yōu)槭装l(fā)或主要表現(xiàn)的SLE,極易誤診,進而延誤治療甚至惡化預后。本文報告1例以消化道癥狀為主的SLE,并復習相關文獻。1 臨床資料患
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 2016年7期2016-02-01
- 生長激素釋放肽在惡病質中的應用研究進展Δ
長激素釋放肽在惡病質中的應用研究進展Δ陳福欣1*,文 和2,龔 頻2#(1.西安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西安 710054;2.陜西科技大學生命與工程學院,西安 710021)目的:了解生長激素釋放肽(Ghrelin)在惡病質中的應用情況,以期為研發(fā)惡病質的治療藥物提供參考。方法:查閱近年來國外相關文獻,對Ghrelin在惡病質中的應用研究進行歸納和總結。結果與結論:Ghrelin是促生產激素釋放因子的內源性配體,其生理作用包括促進生長激素釋放、調節(jié)食欲和
中國藥房 2016年35期2016-02-01
- 溫腎健脾法治療晚期腫瘤惡病質的臨床研究*
法治療晚期腫瘤惡病質的臨床研究*劉 娜 孟令占△劉 勇 鄭衛(wèi)琴 程 俊 張 瓊 鄒文娟重慶市中醫(yī)醫(yī)院腫瘤科(重慶400011)目的:探討溫腎健脾法治療晚期腫瘤惡病質的療效。方法:將晚期腫瘤惡病質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1例。治療組給予溫腎健脾湯口服,每日1劑,分2次服,對照組給予醋酸甲羥孕酮分散片250mg/次,1d1次。兩組均以30d為1療程。結果:治療組在臨床療效、證侯積分、KPS評論分、食欲改善、生活質量等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且未見不良反應
陜西中醫(yī) 2015年6期2015-03-22
- 癌癥惡病質的診斷及藥物治療進展
者·編者·癌癥惡病質的診斷及藥物治療進展癌癥惡病質是惡性腫瘤并發(fā)的較為復雜的癥狀,多以厭食、早期的飽脹、嚴重的體力下降、虛弱、貧血、水腫為臨床表現(xiàn),由多因素引起的一系列虛弱癥狀為臨床表現(xiàn)的綜合征。癌癥惡病質有著較高的發(fā)病率和致死率,超過50%的癌癥患者可能會發(fā)生惡病質。20%以上的患者可能直接死于惡病質。且許多早期的惡性腫瘤患者可能也存在惡病質,降低了機體對藥物反應的敏感性與耐受性;惡病質也縮短了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存期。因此,癌癥惡病質越來越多的引起了關注。
中國腫瘤臨床 2014年14期2014-01-24
- 心衰所致腸道血流減少或促進惡病質發(fā)生
終階段為心源性惡病質,而惡病質是一種嚴重的并發(fā)癥,提示預后不良。越來越多證據(jù)表明胃腸道在慢性心力衰竭營養(yǎng)失調和惡病質中扮演著重要的病理生理角色,研究表明慢性心衰患者腸道形態(tài)和功能均發(fā)生顯著變化,而腸道血流受限或許可以解釋上述變化。但是尚無研究分析惡病質和無惡病質心衰患者腸道血流以及胃腸道綜合征之間的關系。為此,來自德國柏林Charité醫(yī)學院的Sandek博士等提出假設——心衰患者腸道動脈血流減少,并可能與胃腸道綜合征和心源性惡病質的發(fā)生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心衰
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志 2014年5期2014-01-22
- PPARα、PPARγ 在左卡尼汀改善結腸癌小鼠惡病質中的作用*
科2 病理科3惡病質是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病死率高達80%,目前認為全身慢性炎癥和代謝紊亂在惡病質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重要作用。左卡尼汀(LC)是人體細胞的一種基本成分,是脂肪酸代謝必需的輔助因子。有研究[1,2]結果顯示,腫瘤惡病質患者體內血清LC 含量嚴重不足,補充外源性LC 可改善惡病質狀態(tài)。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PPAR)具有調節(jié)機體脂質代謝等的生物學功能。本研究通過補充外源性LC 干預結腸癌小鼠惡病質模型,并觀察肝臟PPARα、PPA
胃腸病學 2013年5期2013-11-08
- 薯蕷丸膏方輔助治療肝癌惡病質40例臨床療效分析
方輔助治療肝癌惡病質40例臨床療效分析歐陽欽1,2,吳春明2(1.浙江中醫(yī)藥大學,浙江杭州311300;2.溫州市中醫(yī)院,浙江溫州325000)目的:探討經(jīng)方薯蕷丸制成膏方后對肝癌惡病質患者的療效。方法:對照組40例肝癌惡病質患者,在甘利欣、還原型谷胱甘肽、思美泰等護肝降酶退黃及補充白蛋白等綜合治療基礎上,不與中藥治療;治療組40例肝癌惡病質患者,在以上綜合治療基礎上,與中藥薯蕷丸膏方口服,每次25g,每日2次,1個月為一療程。療程結束后,觀察治療前后兩組
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 2012年6期2012-11-07
- 補腎健脾法治療癌癥惡病質30例臨床療效觀察
28200癌癥惡病質是指伴發(fā)惡性腫瘤的惡病質,是有食欲不振、消瘦、衰竭及全身代謝改變等表現(xiàn)的綜合征,以短期內體重下降,脂肪及肌肉消耗為臨床特征。它的本質是宿主與腫瘤之間相互作用產生的一種異常代謝狀態(tài)。約有70%的癌癥病人在疾病終末期出現(xiàn)惡病質,是腫瘤病人晚期常見的并發(fā)癥,也是5%~23%終末期癌癥患者的直接死因[1]。臨床和實驗研究表明,中醫(yī)藥能夠改善惡病質狀態(tài)、提高生存質量、抑制細胞因子、增強免疫力,具有整體調節(jié)、副作用小、療效確切的優(yōu)勢[2]。我們應用
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 2012年8期2012-10-15
- 吉西他濱致輕度胰腺癌相關惡病質模型的建立
至出現(xiàn)腫瘤相關惡病質(cancer-related cachexia),為嚴重影響患者預后和生存質量的重要因素[1]。Evans等[2]根據(jù)癌癥患者體質量下降程度將惡病質分為輕度(>5%)、中度(>10%)和重度(>15%),但迄今未見胰腺癌相關惡病質模型的研究報道。在大劑量吉西他濱(gemcitabine,100mg/kg)化療致重度胰腺癌惡病質模型和實驗治療的前期研究基礎上[3],本文通過分析不同劑量吉西他濱化療對胰腺癌模型體質量、營養(yǎng)狀況和進食量的影
重慶醫(yī)學 2012年32期2012-09-27
- 參芪扶正注射液對癌癥惡病質小鼠血脂的影響
正注射液對癌癥惡病質小鼠血脂的影響黃立搜1,王 真2(1.浙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呼吸科,杭州 310005;2.浙江省中醫(yī)院呼吸科,杭州 310006)[目的]觀察參芪扶正注射液對癌癥惡病質小鼠惡病質狀態(tài)的影響,探討參芪扶正注射液治療癌癥惡病質的作用機制。[方法]建立C57小鼠癌癥惡病質模型,觀察參芪扶正注射液對惡病質小鼠的一般狀況,如體質量、攝食量、飲水量的影響;觀察血清中甘油三酯(TG)和膽固醇(CHOL)的水平變化。[結果]參芪扶正注射液能明顯增
天津中醫(yī)藥 2012年3期2012-05-16
- 癌性惡病質模型生活質量評價體系的建立及保元解毒湯的干預作用研究
目的:建立癌性惡病質模型生活質量評價體系,并探討保元解毒湯干預作用。方法:復制Lewis瘤株C57小鼠腋下接種建立癌性惡病質動物模型,隨機分為三組:正常對照組、模型對照組、中藥干預組。定性、定量監(jiān)測保元解毒湯干預前后相關指標,包括一般狀態(tài)、體重、攝食量、飲水量、瘤體積、生存時間等的動態(tài)變化;運用系統(tǒng)生物學研究方法建立癌性惡病質模型生活質量評價體系。結果:(1)一般狀態(tài):保元解毒湯干預后,中藥干預組較模型對照組有明顯改善,正常對照組一般狀態(tài)良好;(2)體重:
微循環(huán)學雜志 2012年2期2012-03-19
- 補康靈對Lewis肺癌小鼠癌性惡病質的改善作用研究Δ
6003)癌癥惡病質(Cancer cachexia)是惡性腫瘤患者晚期常見的臨床綜合征之一,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是導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尋找能夠改善癌性惡病質狀態(tài),且毒性較低的藥物成為醫(yī)學領域中的重要課題。補康靈是南通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的特色制劑(批準文號:蘇藥制字Z04000438),本研究觀察補康靈對Lewis肺癌小鼠癌性惡病質的治療作用,并檢測分析與癌性惡病質發(fā)生、發(fā)展相關的血清細胞因子,探討補康靈改善癌性惡病質的作用機制。1 儀器與材
中國藥房 2011年31期2011-08-07
- 資生丸輔助治療肝癌惡病質30例
醫(yī)院肝病科癌癥惡病質是以食欲不振、體重下降、貧血、乏力和衰竭等為主要表現(xiàn)的臨床綜合征,同時也包括與癌的進行性生長相關的能量和代謝方面的異常,約有50%的晚期癌癥患者主要死于惡病質[1]。腫瘤患者一旦出現(xiàn)惡病質,則不僅對放療、化療反應性差,還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2008年以來,筆者在常規(guī)綜合治療基礎上應用資生丸輔助治療肝癌惡病質30例,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 2008年12月—2010年6月,我科住院及門診的肝癌惡病質患者60
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1年7期2011-08-07
- 腸內免疫營養(yǎng)物對癌性惡病質小鼠營養(yǎng)和免疫狀態(tài)的調控作用
0053)癌性惡病質是癌癥晚期的一個重要并發(fā)癥,60%~80%的晚期腫瘤患者都存在此綜合征,是癌癥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約占50%以上[1]。筆者采用腫瘤特異性腸內免疫營養(yǎng)物supportan治療小鼠癌性惡病質,觀察其生理狀況并對與癌性惡病質相關的血清細胞因子加以分析,探討supportan的治療作用,報道如下。1 材料與方法1.1 動物與試藥清潔級C57小鼠[合格證號為SCXY(滬)2003-0003,中國科學院上海實驗動物中心]40只,雌雄各半,體重18
中國藥業(yè) 2010年1期2010-06-01
- 癌性惡病質的防治對策
上稱之為“癌性惡病質”或“癌性惡液質”。惡病質與癌癥病人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死亡率有重要關聯(lián)。最近研究表明,病人即使是少量體重減輕也會縮短生存期。惡病質的發(fā)生,主要是因為攝入減少。這包括癌癥本身引起的胃腸道障礙,化療及放療引起的惡心嘔吐,味覺改變,食欲不振,口腔潰瘍,以及疾病引起的心理壓抑,煩躁。此外,癌癥病人一般都有血糖、游離脂肪酸、氨基酸濃度改變,這也可造成厭食,體重下降。腫瘤病人的異常代謝可直接影響下丘腦食欲中樞,如可使神經(jīng)介質5羥色胺增加。引起厭食。惡病
祝您健康 1996年12期1996-12-31
- 癌癥惡病質的原因及其營養(yǎng)舉措
呂 群癌癥惡病質是晚期癌癥患者所表現(xiàn)出的高度營養(yǎng)障礙。患者常呈進行性消瘦、無食欲、無力、貧血以及各種代謝異常。處于惡病質狀態(tài)時體內免疫功能幾乎衰竭,因此常反復感染,并可由此而喪失生命。一旦陷入惡病質,即使采用高能量強制性營養(yǎng),也往往難以改善。令人不安的是,不論癌癥患者體內營養(yǎng)如何匱乏,代謝如何異常.癌細胞仍照樣地大量增殖。繼續(xù)消耗著能量,從而使肝糖原貯存減少,肌蛋白的分解持續(xù)亢進,脂肪分解也同步加快,引起代謝紊亂。上述多種原因,可使癌癥患者的營養(yǎng)障礙和惡病
祝您健康 1994年8期199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