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雙減”政策落地以來,中小學課程設置更加合理,學生學習活動更多元化。在“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的號召下,讓學生有效獲取知識的基本方法就是建設書香班級,打造書香校園。建設書香班級,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樹立閱讀生活化、讀書終身化的理念,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文章從三個角度探討了打造書香班級的班級文化建設思路,以期培育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培育新時代的美德少年。
關鍵詞:“雙減”政策" 書香班級" 實踐研究
為深入貫徹“雙減”政策,保證學生知識儲備充實,實現(xiàn)減負增質,學校積極推進書香校園建設,每年開展經典誦讀考級活動,考級內容有古代經典篇目背誦,有現(xiàn)代詩、唐詩背誦,還有課外讀物內容介紹??技壸C書分童生、秀才、舉人、貢士、進士、探花、榜眼、狀元七個級別。同時為學生推薦各年級段閱讀書目,設計閱讀存折和成長手冊,指導家長培養(yǎng)孩子閱讀興趣和養(yǎng)成孩子良好閱讀習慣。
班級是學校的細胞,書香班級的建設關系到書香校園建設的大局。在班級建設過程中書香班級建設應成為重點。我從事小學班級管理工作多年,一直致力于打造以書香為特色的班級文化,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班級文化建設經驗,現(xiàn)分享如下。
一、營造氛圍,書香迷人
魯迅先生說過:“讀書,須如采蜜一樣,采集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打造富有書香特色的閱讀班級,讓閱讀觸手可及,有賴于濃郁書香的創(chuàng)造。
(一)班級文化建設
班級文化是一門潛在的課程,往往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教室是學生在一天當中所處時間最長的一個場所,班級內任何一處場景的布置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在班級環(huán)境的布置上,我都盡量呈現(xiàn)一種濃郁的書香氣息,如利用班級黑板分享與閱讀有關的名言警句,喚醒學生熱愛閱讀的興趣。同時,充分利用班級宣傳欄進行宣傳,每日學生輪流填寫或者粘貼格言,潛移默化地促進大家學習。
一書一世界,一角一班級。班級閱讀角的建設,有利于學生課間的品讀。閱讀角是全體師生精心打造的閱讀空間,通過老師提供、學生捐助、閱覽室借閱等方式,不斷豐富班級閱讀角的藏書。每年的四月和十月,我們在班級舉行“圖書跳蚤市場”,義賣所得的資金用來購買新書,以擴大學生閱讀范圍,確保閱讀角的新鮮度和吸引力,讓學生有更多好書可讀。
建立完善的借閱制度。為提高書籍的利用率,每本書都貼有相應的數字標簽,創(chuàng)建“圖書登記冊”。建立“班級圖書借閱公約”,讓學生養(yǎng)成文明借書,愛護書籍的好習慣。設置“圖書管理員”,輪流當值,確保圖書正常借閱,并在“圖書借閱表”上及時記錄借閱情況,降低圖書的遺失率。
(二)教師示范和引領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無限相信書籍的教育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一個真正的教師,一定是讀書愛好者;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更是一個對書有著獨特感情的讀書人。
作為班主任,我首先以身作則,帶頭讀書,利用課余時間靜心閱讀,除了閱讀專業(yè)書籍提升教學能力,還閱讀文學著作、人文百科和歷史類書籍。周末時間,我會帶上一兩本書籍家訪,對象通常是留守兒童或學困生,我把它稱為“圖書來探班”。
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不高,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學會選書,正確讀書。學校一樓設有閱覽室,里面藏書豐富,我充分利用閱讀課和延時課的時間,帶領學生去閱覽室讀書,并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指明讀書的方向。
漸漸地,在老師的榜樣示范和引領下,學生的課余生活變得充盈,學生對閱讀產生濃厚興趣。學生養(yǎng)成了早上進班書聲瑯瑯,中午進班沉浸式閱讀的閱讀習慣。與此同時,學生紛紛走進書店、圖書館,家里的藏書量越來越多。
(三)制訂閱讀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币氡U祥喿x活動的順利開展,制度與計劃要先行。
每學期一開始,我班會依據本學期教學內容,統(tǒng)計進度,綜合教研室推薦書目,擬訂切實可行的學期閱讀計劃。其中有對應的必讀書目、選讀書目以及特色閱讀活動。將其及時發(fā)送至家長群,使每一位學生和家長在開學初,便對本學期閱讀任務做到心中有數,為接下來活動的開展打下基礎。
同時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每學期開學初都安排五或六本書閱讀,讓學生沉浸閱讀,享受閱讀。組織學生讀“經典的書”和“完整的書”,相比較段落閱讀和單篇閱讀,整本書閱讀更為復雜,意義更豐富,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閱讀時空,為他們成為終身閱讀者打下良好基礎。
(四)優(yōu)秀讀物推薦
小學生對教師有種崇拜的心理,愛模仿老師的行為,因此,我經常根據教學的內容給學生推薦優(yōu)秀的課外書籍,結合學校的國學教育和勞動實踐教育辦學特色,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多閱讀勞動、國學方面的專業(yè)書籍,培養(yǎng)其良好的勞動素養(yǎng),還利用晨讀時間給學生朗讀經典片段,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同時在漫長的寒暑假期,為讓學生與書香為伴,結合小學生熱愛戶外的特點,我推薦與大自然相關的閱讀書單,讓學生閱讀自然、走進自然、親近自然。
二、構建平臺,書香襲人
(一)保證閱讀時間
規(guī)定學生每天至少攜帶一本優(yōu)質書籍,引導學生利用課間、延時課等碎片化的時間進行閱讀,并且鼓勵學生進行晚間的閱讀,設置名著閱讀周期打卡任務。鼓勵學生每天晚上在完成作業(yè)以后,主動地去閱讀課外的書籍,時間不少于30分鐘,而且還要學會和家長一起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有了時間的保證,學生的閱讀效果不言而喻。
(二)多形式導讀
建立學生與書本之間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內心深處的閱讀興趣,導讀顯得尤為重要。我積極利用美篇或者微信公眾號進行閱讀的推薦和引導。
另外,每學期我們全班共讀兩本書,我會精心地設計導讀課,提供導讀單。導讀課上,或設置懸念,或教給他們閱讀方法,或預測下文,或分享精彩的片段。同時,有效地甄選“閱讀支架”,利用語文專家精心挑選的名著版本、原著書籍、經典的影視作品、《百家講壇》、喜馬拉雅等多媒體資源,從視聽結合等多種角度,激發(fā)學生對名著的閱讀熱情,讓書本像磁石一樣牢牢地吸引著學生的心,讓學生帶著好奇和期待,去開啟一場愉快的閱讀之旅。
(三)創(chuàng)新讀書筆記
“不動筆墨不讀書”,學生讀書一定要留痕,定期完成閱讀記錄表,并結合具體的任務驅動情況去完成相應的成果展示。
例如,在學習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走進中國古典名著”時,我開設了“建設古典名著文化墻”的項目式閱讀活動。結合學校的書香校園活動,在教室開辟一面古典名著文化墻,讓學生把最優(yōu)秀的閱讀成果展示出來,全年級一起來分享。
根據“快樂讀書吧”中的推薦活動,鼓勵學生在閱讀四大名著時,邊讀邊記錄重要的信息和內容。學生嘗試繪制西游取經路線圖、用多種形式展播西游的故事,設計三國的人物名片、繪制三國戰(zhàn)爭圖譜,撰寫水滸英雄頒獎詞、創(chuàng)設水滸人物連環(huán)畫,做紅樓經典詩詞卡、探究紅樓中的文化等,圖文并茂地展示個性,展示自己獨特的讀書成果。
這些與眾不同的方式,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對人物有了全新的認識,同時收獲了不少閱讀整本書的好方法,提高了閱讀能力。
(四)組建“名著沙龍之我的文化圈”
讓學生根據興趣,三三兩兩地組建“名著文化圈”:
(1)定期地討論并確定閱讀的書籍,以及研究的方向;
(2)在課下自行地查找資料并進行書籍的閱讀;
(3)利用延時或者周末的時間碰頭,進行溝通和討論,完成相應的成果展示。
(4)在每周的閱讀課上進行成果的匯報。
如此一來,既能減輕學生的閱讀壓力,又可以提高其閱讀興趣,促進其思想的碰撞及心靈的溝通。
(五)開展豐富的讀書活動
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的閱讀量,更要關注閱讀效果。高效學習離不開活動助力,多彩多樣的讀書活動讓閱讀變得更有效。
1.開展多種形式的比賽活動
每月舉行一次圍繞閱讀主題的經典誦讀比賽、演講比賽、書簽制作以及課本劇表演等活動。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更讓傳統(tǒng)美德根植于學生幼小心靈,豐富了學校教育內容,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2.巧用課前三分鐘
課前三分鐘的舞臺上,精彩紛呈。學生提前一周在班級公告群里接龍報名,然后輪流登臺,或聲情并茂地朗誦詩歌,或把自己新學的詞唱給大家聽,或自信大方地分享書籍。通過每天課前三分鐘的展示,學生不僅提高了膽量,也增加了閱讀積累,更形成主動閱讀的積極性。
3.開展以“讀書”為主題的班隊會
日常的主題班隊會是良好的契機,在班隊會上,我結合大隊部規(guī)定的相應主題,尋找合適的閱讀內容,通過班隊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國家大政方針,了解革命先輩們的紅色故事,緬懷革命先烈,繼承革命精神,從小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懷。
4.學科融合,探尋搜集名著痕跡
整合美術、信息技術、綜合實踐等學科,如學習剪紙,呈現(xiàn)學生最喜歡的名著故事或者人物形象,并鼓勵學生在課下,利用網絡,去圖書館、歷史勝地,搜集更多的名著的痕跡,并且鼓勵有能力的學生關注人物的形象,改寫名著人物的結局,培養(yǎng)其創(chuàng)造能力及思維能力。
5.線上家庭閱讀交流
教師還要鼓勵家長成為書香班級建設活動的支持者、參與者,倡導親子共讀,營造家庭讀書氛圍。
每周末組織學生和家人舉行家庭閱讀交流會,利用釘釘、喜馬拉雅等軟件線上開展講故事、課本劇、名著,人物模仿等趣味的讀書展示活動,組織家委會評選“家庭讀書之星”“家庭優(yōu)秀閱讀推廣人”等。這大大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也使家庭讀書氛圍更加濃郁。
6.定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將學生讀書行動與紅色教育、科學探究、實踐體驗、志愿服務等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引導廣大學生既讀有字書又讀“無字書”,每學期安排學生有效利用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等社會公共資源開展實踐活動,帶學生去消防大隊、污水處理廠、生姜養(yǎng)殖基地、敬老院等場所參觀學習。引導學生親身體驗,將讀書與實踐結合,學用相長,知行合一,全面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社會是一本大書,越早去接觸,越能拓寬學生的思想境界和視野。
閱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不必拘泥于形式、花樣,閱讀的方法有很多,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閱讀經典名著,萬花不會迷人眼,輕松愉悅的氛圍可以讓學生更加熱愛閱讀。
三、班級爭先,書香醉人
對于在閱讀活動中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給予適當獎勵,從而鼓勵更多學生積極參與讀書活動,提高學生閱讀積極性。
(一)閱讀評價體系的建構
閱讀評價主要分為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
其中過程性評價,我們以閱讀計劃單、閱讀記錄表、閱讀摘記、課前閱讀分享、任務驅動完成情況以及成果展示等過程性的資料,去記錄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典型表現(xiàn)。
評價基于語文學科素養(yǎng),以學生為主。我在班級內建立“明星小組爭奪賽”的閱讀評價體系,以小組和個人雙軌并進的形式進行積分。通過日評、周評、月評,從學生個人、小組、教師和家長等多個角度對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評價。
(二)讀書活動激勵機制的建立
積極開展評比活動,建立讀書活動的激勵機制,激發(fā)學生“悅讀”的動力。
結合學生平時的讀書表現(xiàn),開展評比和兌換活動,讓學生真正地通過平常的積累,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快樂地進步和閱讀。在一周當中,排名第一的小組獲得“明星小組”的稱號,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小組獲得“潛力小組”稱號。周評后,為這些小組頒發(fā)獎狀和獎品,并在班級圈進行展示?!懊餍切〗M”將與班級學生合照,合照將被設為班班通屏保展示一周。
同時,針對學生個人的讀書情況進行星級評比,師生在班級內共同評選出“閱讀明星”“金牌編劇”“故事大王”“優(yōu)秀小作家”等閱讀先進個人獎。還可以舉辦班級的“集印章活動”活動,學生集得足夠的印章就可以找老師進行相應的獎勵兌換。
(三)儀式借力,巧增效
利用教室的學樂園,展示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讀書筆記,獎勵優(yōu)秀學生學雅幣。其作品在“讀書文化墻”進行展示,同時本人被推選為“名著文化傳承人”。
在大家的掌聲中,學生找到了更多的自信,對閱讀也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當他們走上講臺,領回一張張獎狀,其心中不僅充滿著無限的歡欣鼓舞,更收獲了閱讀帶來的美好的童年回憶。
閱讀啟智,書香致遠,以書為友,一生受益。書香班級的創(chuàng)建,可謂是“路漫漫其修遠兮”,但“吾將上下而求索”,堅持一路耕耘,不斷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徑。
參考文獻:
[1]高玉滿.書香班級的“一路耕耘”[J].鄭州教育科研,2023(4).
[2]丁品嵐.營造書香班級,共享“悅讀”人生——班級“悅讀”文化建設的思考[J].小學教學參考,2017(30):9.
責任編輯:黃大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