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作表達是小學生語文四個核心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隨文小練筆是小學作文教學的基礎。對小學生進行隨文小練筆時,要把握好練的時機,練在語文教學中練,練在閱讀理解的深入面,練時讓學生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練時要有主題的升華……精妙開掘訓練 “切入點”。讓學生“心動情”,而后“筆動情”,結(jié)合經(jīng)典段落找到恰當?shù)木毠P起點,從而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練筆欲望。
關鍵詞:小學語文" "小練筆" "教學實踐
一、在“情感噴薄點”練——順勢延伸,情動辭發(fā)
如:教學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窮人》這課時,學生感受到了桑娜一家在經(jīng)濟上很窮困,但并不是窮得一無所有,他們還擁有善良、樂觀、勤勞的品質(zhì),學生們被文中的人物感動著,所以文章結(jié)尾當桑娜的丈夫回來,同意收留西蒙的兩個孩子后,如此貧窮的一家人在又多了兩個孩子后,還會遇到什么困難呢?一家人又是怎樣克服困難的?這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我順勢讓學生進行了練筆訓練。學生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想象,設想他們一家人所遇到的各種不可預知的困難,但這些困難又被這些積極樂觀向上的人克服了。
如:精讀《慈母情深》第33自然段時,文中的“我”鼻子酸了,攥著錢奔跑出去……“我”的思緒是五味雜陳的,那么,作者究竟在心里會想些什么呢?此時,學生跟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的同時,讓孩子們想象自己在那一刻,心中是如何想的,把心中所想寫成一個片段。
片段: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此時,我內(nèi)心是多么的復雜,想想再來這個地方之前,我吃飯時挑剔飯菜不好吃,穿衣時,總覺得衣服款式太舊,而自己的母親,在我的心目中母親就是一個鋼筋鐵骨的人,干活不知道累,沒糧食時不知道餓,生病時不知道痛……我是多么的自責呀,我是多么的不知道母親的辛苦呀,我是男子漢,從這兒以后,我一定要幫母親分擔家務。
二、在“結(jié)構(gòu)相似處” 練——利用文本,激出興趣
(一)典型課文結(jié)構(gòu)仿寫法
如:《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這篇文章典型的結(jié)構(gòu)就是“總分總”結(jié)構(gòu),在“分”寫時又采用的是一年四季的寫作方法,是一篇很好的寫景習作的范文。于是,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模仿此文的結(jié)構(gòu)寫寫家鄉(xiāng),他們便按此種結(jié)構(gòu)寫了校園、東湖山公園、菜園、家鄉(xiāng)的田野等,效果很好。
(二)抓住特點仿寫法
如:教學動物主題篇,描寫一種小動物。提前給學生布置觀察任務,并溫馨提示要求。觀察有順序,細心觀察喜歡的小動物的外貌、特點、生活習性等方面。課堂閱讀時,結(jié)合文本描寫方法,指導學法,進行小練筆訓練。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力。
片段:我家有一只特別的小狗,最喜歡啃骨頭。當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小狗就守在桌子的旁邊,時不時用它的嘴蹭我的腿。于是,我就把啃過的骨頭立即扔到門外。它一溜煙跑到門外,坐在地上,叼起那根骨頭,兩只前腳抱著骨頭,狼吞虎咽地啃起來,吃得那叫一個香。
三、利用改寫古詩詞練——根據(jù)材料、合理構(gòu)思
學了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把這首詩改編成故事。方法:合理構(gòu)思,大膽想象,恰當運用,情感表達。
片段:春天來了,喚醒了一大片一大片的綠,讓人心曠神怡。杜甫出門踏青,經(jīng)過黃四娘家,聞到清新的花香味。抬頭一看,黃四娘家院墻上的花兒已競相開放。那一簇簇的花朵數(shù)不勝數(shù),它們長在一條條的藤蔓上,把滕蔓都壓低了??烧媸且环汗鉅€漫的畫面。調(diào)皮的蝴蝶在花間嬉戲,翩翩起舞。嬌貴的黃鶯飛了過來,停在枝丫上,唱起了歌兒,蝶兒舞了起來。杜甫有感而發(fā),瀟灑地作出這首詩來。
四、利用縮寫經(jīng)典片段練——立足原作、刪繁就簡
如:教學《武松打虎》一文后,讓學生抓住武松打虎的主要動作 “三閃”,進行縮寫,學會抓住文章重點,進而在習作時也能抓住重點。
片段:武松喝完酒后,沒有聽從店家的勸阻,提起哨棒上山了。走到坡上一片茂盛的樹林中間,武松酒力發(fā)作,想睡一覺。不料從樹林竄出一只白額大蟲來。大蟲一躍,半空中朝武松撲去,武松一閃,躲開了。大蟲又一掀腰胯,武松又閃在一邊。這時大蟲使用了第三招。武松再閃。大蟲的力氣泄了一半。這時,武松揮起大棒,打在樹枝上,哨棒成為兩截。大蟲反撲,正好在武松面前,武松就勢揪住大蟲的頭頂花皮按定,又打又踢,五六十拳后,大蟲終于死了。
總之,隨文小練筆,教師要把握訓練的點,激發(fā)小學生的寫作興趣,持之以恒地進行訓練。教師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學以致用。